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山学派李闽山、杨瑾、李益民等诚挚推荐

任见:老革命家秦穆公的忏悔

01

陕西渭河两岸,土地肥沃,良田千顷,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耕文化发祥地之一,周文王、周武王就是以陕西为基业之肇始,开创大周朝的。

秦国就在这里。据秦人自己研究,他们的祖先就是辅佐大禹治水的伯益。

伯益他爹皋陶是禹的司法部长,黑面鹰鼻,面貌可怖,牵头独角兽,叫獬豸,有分辨曲直、确认罪犯的本领,断案时放出这匹神异的动物,它会用角牴死有罪的人。

皋陶死后,儿子伯益承继乃父遗愿,平治水土,发现了地下水的秘密,发明了凿井之术。其家族功劳巨大,被赐姓为“嬴” ,成了贵族。

在商朝时期,嬴性后裔中曾经出了著名的战斗英雄蜚廉、恶来父子,“蜚廉善走,恶来有力,父子俱以材力事纣王” ,是商辛最为得力的大将。

商王朝亡,大周朝立,蜚廉、恶来的后裔族人,辗转向西迁徙到了渭河流域,建立了秦部落。

周幽王被犬戎杀害,大周镐京陷落,周平王东迁洛阳,当时的秦部落首领秦襄子带兵勤王东送,一程又一程,竟送到了洛阳。

02

周平王穷得响叮当,谢给秦襄子一个空头委任状,让他留守西部打游击,任凭开拓,打出多少地盘就全部封赏给他。

于是秦襄子在陕西招兵买马,扩张军备,攻打西戎,父死子继,慢慢壮大,将秦都雍城建成了西部的政治、经济中心。

公元前659年,秦穆公嗣位时,“凤凰集于岐山,飞鸣过雍” ,大吉大利,雍城有了别名凤翔。

公元前655年,晋献公吹吹打打把闺女嫁给了秦穆公,秦穆公成了申生和重耳的大姐夫。

晋献公结好秦国,是十分正确的,随后二十多年,秦穆公一直帮助岳父家。他前后扶立三个晋君,晋惠公、晋怀公,最后是晋文公重耳

但秦穆公违背“远交近攻”的兵法上策,协助晋国,“近交远攻” ,围打洛阳东边的郑国,为人作嫁。

郑国大嘴老烛武向秦穆公批讲了一番大道理——邻国强了,我们就要弱了,邻国厚了,我们就要薄了,秦穆公茅塞顿开,明白了自己帮着晋国是犯了战略错误,于是连夜退兵。

03

回国以后,秦穆公终于明白几十年帮助晋国全是白痴的干活,应该打晋国才对啊。

“哦!俄犯的是路线错误啊,哪有天天给自己邻国帮忙的啊,应该近攻远交啊!俄要修正邦交政策。”

秦穆公决定走修正主义道路不久,消息传来,老战友、老妹夫、妻弟、女婿晋文公重耳,因病医治无效,在绛城逝世。

哎呀,他死了。扳住指头算算,老一辈革命家都死得差不多了。齐桓公死了十四年了,宋襄公死了九年了,楚成公也死了,晋文公又死了,惟我秦穆公孤独一枝,在西部大地撑着呢。

冲击中原,是时候了!恰好驻郑大使杞子遣心腹密报秦穆公说:“郑国让臣掌管它北门的钥匙,君若派遣大军,前来偷袭郑国,我们作为内应,可以灭掉它了。晋国正在办丧事,不能来救郑国,机不可失。”

先把郑国拿下,是个路子。幸亏俄在郑国留下了兵马使,建立了兵马使馆。

04

通往中原之路的第一条拦路狗,就是他一直呵护栽培的晋国。

晋国,这个他曾经多次帮助的盟友,如今在秦穆公眼中,变得格外丑陋了。

老总理百里奚已经故去,副总理蹇叔老得不像话,秦穆公最大的心病是手下无人,数得着的只有百里奚的儿子孟明了。

秦穆公找来老蹇叔商量东征大事:“蹇叔啊,重耳已经死了,俄想派孟明带兵去中原争霸,取代重耳,实现俄的最高理想,您老高兴吧!”

蹇叔哼哼嗨嗨地说:“高,高兴啊我,但,但是啊您,您,您这么做,晋,晋国人,不,不高兴吧?”

秦穆公说:“晋国如今软得像柿,柿子了,无力经营中原,俄去攻打中原诸侯,他,他管不了。”

蹇叔说:“从此,两国恐怕,就,就翻脸啦。”

“是啊,该翻,就,要翻。一直帮晋国,俄永远也成不了霸主。俄就是要甩开晋国,直接去打郑国,打下来,中原就是俄的啦。”

“劳,劳师袭远,必,必定泄密,千,千里袭人,未有不亡者也!”蹇叔说。

秦穆公说:“俄已经老啦,等不及啦,郑国人民也等不及啦。这兵非出不可,俄已经决定了。”

蹇叔说:“那是不是差人去晋国吊丧,然后拐路到郑国,观察观察,郑国可以攻打否?”

秦穆公说:“那样来来回回,恐怕一年工夫搭进去了。用兵之道,贵在神速,迅雷不及掩耳,即可获胜。您老了,终日疲惫,不理解俄的。”

05

公元前627年新春,料峭寒风之中,兵车齐整,旌旗飘扬,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蹇叔的儿子西乞术和白乙丙,统率着三万军马,剑指中原。

秦穆公交代:“两月之后,郑国北门,里应外合,不得有误!”

蹇叔拄着拐杖,蹒跚地也来到阵前,他哭着说:“儿啊,儿啊,崤,崤山的深谷,阴,阴风很重,你,你们的尸骨,大约,大约我要到那里,去,去收了。”

蹇叔哭师,扰乱军心,秦穆公气急了,斥骂道:“死有什么可怕!你活得还不够长吗?秦国多少人才活你一半岁数,坟上的柳树都合抱粗啦。”

蹇叔不敢甩鼻涕眼泪了:“吾,见师之出,不,见师之入。吾只怕,匹马只轮无还者,也!”

三万秦国将士在隆隆鼓声中出发了,背影越来越远,越来越远,看不见了。

06

秦军一路东下,闯入晋军控制区,晋国内部就如何反应,展开了激烈辩论。

晋军元帅先轸说:“我们先君新崩,秦人就兵进中原,妄图掠我土地。我们应该出击。秦军劳师袭远,实为天赐良机,机不可失,敌不可纵,一朝纵敌,数世之患啊。”

将军栾枝不同意,说:“秦穆公对我们先君有恩。攻打恩人,天理不顺。”

先轸说:“先君尸骨未寒,新君尚在服丧,秦即如此动作,安有恩德可言?崤山地区,西起桃林,东至闻地,全系峻岭绝壁,马不能并行,车不能转身,却是秦军回国的必经之路。我们应该在这里伏击秦军,绝除后患。”

最后,晋国新君晋襄公姬欢决定击秦。

按照先轸的计策,晋军在崤山部署,以逸待劳,只待秦军劳师归还,便将口袋两端扎起,囫囵吃掉。

当此之时,晋襄公给他爹重耳穿着黑孝,为鼓舞士气,也随军出发。

07

公元前627年春天,秦国三万兵马,进入豫西山地,缓慢地向中原移动。

秦军全套盔甲,肩荷武器、粮米,千里奔袭,疲累不堪。更要命的是,他们根本不知道,后路正在被晋国切断。

每走三十里,到达一处传舍,首长们睡房子,班排长睡帐篷,士兵们露宿道旁,数天上的星星,抓身上的虱子。下雨就更遭罪了,泥里水里,脏得要死。

给养运输,根本没指望,而三春季节,田野光秃秃的,什么可吃的也不见,饥一顿饱一顿。

秦军终于进入了洛阳地区。

周礼规定,携带武器的方国部队不能穿行洛阳,否则等同谋反。如果非要穿行,必须脱掉军装,卷起皮甲,向周天子的洛阳城敬礼,然后通过。

可这帮陕西娃,不懂大礼,经过周天子的洛阳城门,只是乱糟糟地跳下战车,脱去青铜头盔,点一下脑袋,然后跳跃上车,奔腾而去。

前后三百辆兵车,多是如此表演。

08

周襄王的孙子,史称“王孙满”的小朋友,从城门缝里观看了秦军的动静,对爷爷发表了一番“观秦师”的感想:“秦师轻而无礼,必败。”

周襄王问其详细,早熟少年姬满说:“周礼上说,过天子门头,必须卷甲束兵,小步快跑。它今天只不过摘一下头盔,这就是轻慢。又急着跳上车,这就是无礼。轻慢的人没脑子,无礼的人少戒备。这样的军队,能不败吗?”

华夏联邦大首领周襄王,目送着远去的秦国兵马,搂着孙子,说:“对啊,对。你说得对,也许它就要败了。世道已经如此,顺乎者为上策。谁胜出,天子慰问谁。即此而已,岂有它哉!”

秦军过了洛阳,继续东行,郑都到了。

秦军偃旗息鼓,不露声色。不料在洛阳以东百来里路的滑国的山路上,一队商人的骡子迎面拦住了他们。

政客对金钱感兴趣,富商对政治感兴趣。迎面而来的郑国商人弦高,就是个热衷于政治的暴发户。

弦高去洛阳跟政府签合同,遭遇了秦军。

09

听说秦军是来攻打自己祖国的,爱国商人弦高先送上四张熟牛皮,又拿十二条牛犒劳秦军,假冒郑国君主郑穆公的名义说:“鄙国作为东道主,已经给你们预备好了洗澡的热水,丰盛的酒食,一直在候着你们呢。”

秦军总司令孟明和两个军长面面相觑,嗯?敢情消息有这么灵便吗?

孟明元帅惊诧地想,郑国人已经知道我们的偷袭计划了,已经有准备了,如此,怎生是好?他犯难了。

孟明想了三圈,就对弦高说:“我们是来修理滑国的,走不到郑国。”

对弦高说了,孟明便真的命令军队偷袭滑国。一袭还真的灭了小小的滑国,得到大批妇女和给养。

弦高赢得了时间,派员把告急情报送回郑国。

郑穆公惶恐不安,赶紧派人侦察秦国驻郑兵马大使馆的动静。

哇噻,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秦国大使馆里的人正在磨砺兵器,收拾辔头,甲胄都已上身了,人人精神,个个抖擞,随时准备武装接应,献出城门,大开杀戒。

郑穆公立即宣布秦国大使杞子是不受欢迎的人,特命交出郑国北门钥匙,驱逐出境。遂将城门大锁赶忙换了。

10

秦国司令孟明听到这个消息,望着郑国的方向,喃喃地说:“卧底的事穿帮了。我宣布,偷袭计划作废。还是按蹇大叔的意思,回家吧。而且越快越好,避免在中原暴露太久,反为失计。”

军长白乙丙和军长西乞术都是蹇叔的儿子,他们巴不得撤兵,赶快说:“是啊,还是不幸被我们老爹说中了,千里袭人不好办。”

古时候打仗,一般是“取用于国,因粮于敌” ,即武器自己制造,粮草在路上抢夺。秦军原计划抢夺郑国的东西,现在,郑国去不了啦,滑国人就更倒霉,让秦军疯狂筹办军需。

滑国复被梳洗一遍,子女、玉帛、珍宝、粮草,又获得不少,装载了,秦军日夜不停,向西疾遁,走近崤山,才放下一颗心。前面不远,就是陕西老家了。

四月初,秦军返回崤山地区,老头子蹇叔预言的鬼门关到了。

11

白乙丙对孟明说:“此去正是崤山险峻之路,我老爹谆谆叮嘱谨慎,主帅不可轻忽。”

孟明说:“我驱驰千里,尚然不惧。过了崤山便是老家秦国之地,家乡门口,有何虑哉!”

西乞术说:“主帅您虽然虎威远扬,但还是谨慎为好。恐怕晋国有埋伏。他卒然攻击,我们紧急中如何防御?”

孟明说:“你俩怕成这样,我走前边,如有伏兵,我抵挡它。”

派遣大将褒蛮子,打着元帅旗号前往开路,孟明紧随其后,西乞术第三队,白乙丙第四队。

千里奔走、长期暴露的军队,到了崤山山谷,再也走不快了。

在他们的头顶上方,为晋文公穿着黑孝服的晋国埋伏军,已经急坏了。

崤山谷,是陕西向东的惟一通道。该谷长一百五十多里,在谷底行走,抬头只看见两侧黑色峭壁与一线纤细蓝天,恍如进入古代书函之中,故名函谷。

这函谷之内,上天梯,堕马崖,绝命岩,落魂涧,鬼愁窟,断云峪,一路都是有名的险处。其东有关隘,谓函谷关,其西有关隘,谓曰潼关。

12

车马过函谷,要大声吆喝,让远在十里外的对面来车听到,别进来,否则狭路相逢,只好彼此商量,让一方退回原处。

军将们过函谷,解了辔索,卸了甲胄,或牵马而行,或扶车而过,一步两跌,备极艰难,七断八续,全无行伍。

当初秦兵东行之日,乘着一股锐气,轻车快马,缓步徐行,任意经过,不觉其苦。今日往来千里,征战之后,人马无不疲困。又掳掠得滑国许多子女金帛,行装重滞,实在难行。

四月十三日,轻率的秦军在孟明、白乙丙和西乞术的带领下,缓缓地全部走进了函谷——这口为他们预备好了的石棺材。

晋国伏兵,趴在高处,蓄势待发。为了避免谁激动得忍不住叫出声来,人人嘴里都含着一枚竹片,两端以小绳扎在脖子后头。

惨剧开演!晋军元帅先轸卡住时机,传令击鼓滚石。瀑布般的巨石雨从函谷两侧滂沱而下。

秦军三万多兵马,三百辆战车,相当于今天五个师的兵力,包括他们掠来的大批兵俘和滑国女子,在巨石瀑布的轰击下,就像三万多只弱不禁风的小虫子,化为满沟的劈柴和肉酱。

13

在暗无天日的函谷狭沟里,秦国子弟兵发出短暂的鬼哭狼嚎。血污溪流,尸横山径,匹马只轮,不曾走漏。很快,一切都被石头掩埋,化做了山脉的一部分。

孟明、西乞术、白乙丙三名元帅躲藏在石崖下,抖抖索索,最后被晋兵牢牢捆缚,带回营中。

山西人,打败了陕西人,折损了秦国东向争霸的锋头。

秦国的征东大军回到函谷,为设伏的晋兵完全击败,片甲不留,三个元帅,孟明、西乞术、白乙丙,藏在石崖下躲命,最后为晋所俘。

晋国领导人晋襄公姬欢的阿姨妈妈——晋文公重耳的第五房太太文嬴女士,身在晋营心在秦,一听说老爹秦穆公的总司令和俩军长给收拾回来了,赶紧向晋襄公求情。

文嬴说:“秦晋累世结好,友谊天长地久,都怪这三个战争贩子,挑拨离间,贪功起衅,导致两国动起干戈。你放他们回去吧,让我爸把他们烹吃了解恨,怎么样?”

晋襄公拿不定主意,文嬴虽说不是他的亲妈,但作为阿姨,对他爹的子女们一直不错,是不是得给些面子啊?

文嬴又说:“从前,你二叔晋惠公被我爹俘虏,我爹以礼相待,请他吃七牢大餐,最后送他回国。你没忘吧?”

14

晋襄公知道“礼尚往来” ,再说孟明他们也不是进攻晋国被俘的,是人家走路,咱去逮回来的,太小气惹阿姨妈妈笑话,就通知释放了孟明等三帅。

崤之战的大功臣先轸将军次日早朝,打听俘虏关哪儿了,什么时候杀,晋襄公说:“俘虏已经走了,先君夫人求情,我放了他们。”

先轸气得朝晋襄公吐了一口唾沫:“呸,你真是个差窍啊,前方将士花了多少力气才捉到他们,她妇人家一句话,你就给释放了,自毁战绩,亡国不远!”

对君主吐唾沫,触及犯上条款,先轸冷静下来,觉得羞愧,就主动辞去了元帅职务。

后来对狄人部落作战,先轸单车冲入敌阵,心想战死算了,谁知狄人仍然打不过他,他脱掉甲胄,赤膊陷敌,最后死于乱箭之下,忠烈之上。

先轸的一口唾沫,使得晋襄公幡然悔悟,立刻吩咐大夫阳处父追赶秦国三名战犯。

阳处父驾着马车向西急追,到黄河边,看见三名秦将逃上了渡船,阳处父急忙解下一匹战马,牵着,诱曰:“三位将军——寡君叫我送马匹给你们呢,快回来牵上马再走吧——”

孟明三人早成了惊弓之鸟,哪里肯信送马之礼,况且只有一匹,一边驾船快逃,一边大声回话:“我们回国接受军法处置,若得幸免,三年后再来拜谢你们晋国!”

15

秦穆公的三军精锐全部葬身崤山函谷,心中愁苦,寝食俱废。听说三位大帅金蝉脱壳,秦穆公方才好受点了。

监察部和司法部的官员请求穆公,以丧军辱师罪杀掉孟明、西乞术和白乙丙。

秦穆公说:“不能怪他们,是俄的战略决策失误,何况咱们秦国,别的也找不出来人啊。”

秦穆公穿着素服,弓着老腰,迎于郊外,在大风中哭道:“俄——嬴任好,不听蹇叔的劝谏,连累你们三个受辱,俄有罪过。是俄的贪心害了你们。孟明啊,俄再给你些兵马,你还当总司令吧,俄不撤你的职。”

秦穆公自己把战败的责任全部扛了起来,照样礼敬元帅孟明。

孟明本来战战兢兢,准备“就戮于秦” ,看见秦穆公对自己这样好,感愧万分,惟图报效。

16

翌年,秦军总司令孟明,伙同他的两个旧军长,以四百乘战车讨伐晋国,欲雪洗函谷之耻辱。

晋国大帅先轸老了,晋国以先轸的儿子先且居为帅,赵衰为副帅,来迎秦兵。

先且居猛擂战鼓,主动出击,前锋骁将狼覃,临阵超常发挥,率少量士卒插入秦军阵中,直至战死。晋国军队大受鼓舞,一拥而上,秦师阵脚慌乱,大败而归。

孟明曾在逃命的船上说“三年后再来拜谢你们晋国” ,因此晋国人把孟明的这次败逃称作“拜谢之师” 。

秦总想报仇,晋国也不闲着,以攻为守,会同宋、陈、郑三国,组织联军,攻入秦国,占领了江邑、彭邑等秦国土地。

作为晋文公的儿子,晋襄公把他爹的事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17

秦国“常败将军”孟明气急了,每日操练军队,把全部家财拿出来奖励士卒,发誓打进晋国去。

准备了几年,年迈的秦穆公亲自率领孟明三军讨伐晋国。

渡过黄河以后,孟明下令捣毁全部渡船,誓死克敌,不留归路。秦军果然厉害了,锋芒所指,攻无不克。

晋国将军先且居主张讲和,赵衰也说:“秦军愤怒已极,锐气不可阻挡,不如暂且回避,使其稍许得志,再图大事。”

既然元帅们意见一致,晋襄公遂命令晋军,向主要关隘收缩,避而不战。

秦军在晋国转了一圈,找不到敌手。秦穆公突然想到崤山函谷之役,乃引军向南,从茅津渡过黄河,到了崤山,到了函谷。

在当年的谷底战场,秦穆公流着眼泪,为死难将士收殓白骨,堆土立标。随后杀牛宰马,举行祭奠。

18

秦穆公身着素服,亲自执酹,上香,哀动三军,鸟兽为之凄恻,将士无不落泪。

为了反省自己当年的战略错误,秦穆公面对大军,再次公开检讨。

同志们!不要喧哗,听俄讲话。俄心里忧愁,时光像流水一样过去,再也不会回来!俄发誓要告诉你们,俄所有言语里面最重要的话!

古人说:听别人的话是幸福的,责备别人是容易的。如果被责备而能虚心接受,从善如流水,那才叫困难呢!

那些有智谋的人,能不顾忌讳,给俄提意见,但俄喜欢顺从俄的人,讨厌不同意见,俄失败了。

现在,俄认识到,应该听那些老年人的、经验丰富的人的话,那样就不会出错了。

头发雪白的善良老人,身体衰弱,俄应当亲近他啊!

威猛的勇士,会驾车射箭,但无法满足俄的欲望。那些花言巧语的人,说话没有根据,却让俄相信了,这样的人不能接近啊!

俄暗暗寻思:如果有这样一位忠臣,忠诚但没有本领,可他心好,能容人说话,人家有本事,就像他有本事一样。别人品德高尚,有本领,心里就高兴,忍不住大加赞扬,这才是能容人的好人啊!

这样的好人,能保护秦国的人民,能为子孙后代造福啊!

19

有的人,人家有本事,就嫉妒厌恶,人家有品德,便要压制人家。这样的人当道,国家就坏了啊!

这样的人保护不了秦国的人民,还会把事情搞糟。

同志们,俄接受教训了。国家有危险,是因为用人不当;国家安宁,是因为有贤臣啊。同志们,接受教训,弘扬正气,争取更大的胜利!

秦穆公的演说,实诚淳朴,激动人心。军队备感鼓舞,回程中,轻轻松松便收复了为晋、宋、陈、郑联军占领的江邑、彭邑等秦国失地。

收益有限,或者甚至谈不上什么收益,进入晋国一趟,也算雪了三年宿恨。

秦穆公扫荡晋国一圈,觉得挺进中原,难度不小,于是,调整战略部署,不再去中原抢摊了,向西拓展。

20

老秦穆公向西开疆,威风立马就张扬起来了。秦以迅雷之势,不到一年时间,灭掉西戎二十余国,西向推进一千多里,控制了甘肃、宁夏大部地区,“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

秦穆公终于在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之后,成为威风八面的春秋霸主,西部豪强!

华夏大首领,大周天子周襄王,差派庞大的代表团,送赐秦穆公圣旨一份、金鼓一面,以示祝贺,以示他的地位得到了洛阳官方的认可。

秦穆公死于其独霸西陲两年后的公元前621年。

秦穆公之死,惹得秦国复古邪气暴为流行,一百七十七名干部,以车姓三兄弟车奄息、车仲行、车针虎为首,感觉领导人死了,再活着也没意思了,便全部自行给秦穆公殉了葬。

秦国本来地处偏僻,民智待启,这么大规模的殉葬,把干部队伍殉完了,秦国从此寂静下来。

1995.11,于瑞欧村

1.多位北大博士推荐:任见先生的“名家漫说”,与众不同的认识价值。

2.后山学派李闽山、杨瑾推荐。

3.后山学派杨鄱阳:任见先生当年有许多思想深邃、辞采优美的散文在海外杂志和报纸发表,有待寻找和整理。

巴黎雷欧:先贤、巨匠、众神联袂展演的古希腊文明奇观【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