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按: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珠江视界》翻译小组每月通过主题词检索,从PubMed与Web of Science等检索引擎,筛选出近期国内麻醉学科所发表的高质量SCI文献与研究成果,进行摘要导读的同时通过《新青年麻醉论坛》珠江视界专栏以每月好文的方式向全国同道推介。

本期《珠江视界-每月好文》节选2024年4月-2024年5月发表的部分文章,研究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麻醉科、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河南省人民医院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等,内容涵盖上转换介导的光遗传学治疗手术诱导的术后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丙泊酚通过GABAA受体β3亚基抑制PVNCRH神经元的过度活跃,减轻与疼痛相关的焦虑样行为、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剂量依赖性痴呆风险降低、通过肽纳米片柔性包载控制罗哌卡因纳米/微粒的尺寸以实现长效镇痛等方面内容(#为第一作者,*为通讯作者)。

每月好文(2024.04.02-2024.05.01)之上

1

1. Linan Zhang#, Yilin Liu#, Gangjian Luo#, Chaojin Chen#, Chaoxun Dou, Jingyi Du, Hanbin Xie, Yu Guan, Jing Yang, Zhendong Ding, Ziyan Huang, Yongming Chen, Ziqing Hei*, Zhen Zhang*, Weifeng Yao*.Upconversion-Mediated Optogenetics for the Treatment of Surgery-Induced Postoperative Neurocognitive Dysfunction.ACS Nano, 2024 Apr 30. PMID: 38630984

【题目】

上转换介导的光遗传学治疗手术诱导的术后神经认知功能障碍

【通讯作者】

黑子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张振 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姚伟锋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第一作者】

张丽楠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麻醉科;

Liu yilin 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罗刚健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麻醉科;

陈潮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科麻醉科;

【摘要】

围手术期神经认知功能障碍(PND)是手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尽管既往研究了诸多预防PND的干预措施,但可用的治疗方法非常有限。因此,深入研究PND的机制,寻找治疗靶点,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本研究发现,顶盖背侧腱(DTT)神经元活动减少与胫骨骨折手术诱导的PND有关,表明神经元的兴奋-抑制(E-I)失衡可能导致PND。而使用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s,能够将808nm的近红外光转换为可见光波长)对DTT脑区进行光遗传学调控,可在DTT脑区域以最小的损伤触发兴奋性神经元的激活,从而改善PND模型中的认知障碍症状。此外,这种调节E–I失衡的非侵入性干预在Morris水迷宫测试中对小鼠行为产生了积极影响,这表明UCNP介导的光遗传学是治疗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的一种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工具。

关键词:上转换纳米粒子;近红外;光遗传学;神经元活动;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兴奋-抑制失衡。

2

2. Le Yu#, Xiaona Zhu#, Kang Peng, Huimin Qin, Kexin Yang, Fang Cai, Ji Hu*, Ye Zhang*.Propofol Alleviates Anxiety-Like Behaviors Associated with Pain by Inhibiting the Hyperactivity of PVNCRHNeurons via GABAAReceptorβ3 Subunits.Adv Sci (Weinh), 2024 Apr 19. PMID: 38639389

【题目】

丙泊酚通过GABAA受体β3亚基抑制PVNCRH神经元的过度活跃,减轻与疼痛相关的焦虑样行为

【通讯作者】

张野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麻醉与围术期医学安徽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

胡霁 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第一作者】

虞乐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麻醉与围术期医学安徽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

朱晓娜 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摘要】

疼痛及其伴随的焦虑样行为,造成了严重的临床、社会和经济负担。最新研究表明,最常用的全身麻醉物丙泊酚可调节心理障碍,然而,其在疼痛相关焦虑中的作用尚未被阐明。本研究探讨了单剂量丙泊酚(100 mg kg- 1)在缓解与疼痛相关的焦虑方面的治疗潜力,并探讨了潜在的神经机制。在急性和慢性疼痛模型中,丙泊酚减少了在高架十字迷宫(EPM)和矿场(OF)测试中的焦虑样行为。丙泊酚还降低了血清中与压力相关的激素水平,包括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和去甲肾上腺素。光纤光度记录显示,丙泊酚处理后,室旁核(PVNCRH)神经元钙信号活性降低。有趣的是,通过化学遗传学人工激活PVNCRH神经元干扰了丙泊酚减少焦虑的作用。电生理记录表明丙泊酚通过增加自发抑制性突触后电流(sIPSCs)来降低PVNCRH神经元的活性。此外,降低PVNCRH神经元中γ-氨基丁酸A型受体β3 (GABAAβ3)亚基的水平降低了丙泊酚缓解焦虑的作用。总之,本研究为使用单剂量丙泊酚治疗疼痛相关焦虑样行为提供了机制和临床前探索。

关键词:GABAA受体;焦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兴奋性-抑制平衡;室旁核;丙泊酚。

3

3. Chang-Qun Yao#, Xing Fang, Qin Ru, Wei Li, Jun Li, Zeinab Mehsein, Kimberley F. Tolias, LingYong Li*.Tiam1-mediated maladaptive plasticity underlying morphine tolerance and hyperalgesia.Brain, 2024 Apr 5. PMID: 38577773

【题目】

Tiam1介导的适应不良可塑性导致吗啡耐受和痛觉过敏

【通讯作者】

李令勇 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麻醉学和围手术期医学系,贝勒医学院神经科学系;

【第一作者】

Yao changqun 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麻醉学和围手术期医学系;

【摘要】

阿片类止痛药物,如吗啡,仍然是治疗严重和慢性疼痛的主要手段。然而,长期使用吗啡会引发疼痛耐受和痛觉过敏(OIH),这些副作用可能会在停止使用吗啡后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吗啡如何诱导这些有害副作用的机制尚不清楚。在这里,我们发现吗啡耐受和OIH是由Tiam1协调的脊髓伤害感知网络中的突触结构和功能可塑性介导的。Tiam1是一种Rac1 GTP酶鸟苷核苷酸交换因子(GEF),可通过调节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动态来促进兴奋性突触生成。我们发现,长期使用吗啡会激活脊髓背角中的Tiam1,并且从脊髓神经元中消除Tiam1会消除吗啡的疼痛耐受和OIH。同时,使用药物阻断Tiam1-Rac1信号能够阻止疼痛耐受和OIH的发展,并保留了已经建立的疼痛耐受和OIH。长期使用吗啡会增加脊髓后角神经元的树突棘密度和突触NMDA受体(NMDAR)活性,这两者都需要Tiam1参与。此外,与Tiam1信号抑制剂NSC23766的联合给药足以消除慢性疼痛管理中的吗啡耐受。这些发现确定了Tiam1介导的脊髓伤害感知网络中的不良适应性变化是吗啡耐受和OIH发展和维持的根本原因,并为降低耐受性和延长吗啡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使用提供了有前景的治疗靶点。

关键词:Tiam1;慢性疼痛管理;阿片类药物耐受性;阿片类药物诱发的痛觉过敏;突触可塑性。

4

4.Ming-Yang Sun#, Wan-Ming Chen, Szu-Yuan Wu*, and Jia-Qiang Zhang*. Metformin in elderly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dose-dependent dementia risk reduction. Brain, 2024 Apr 4;147(4):1474-1482. PMID: 37878862

【题目】

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剂量依赖性痴呆风险降低

【通讯作者】

吴思远,辅仁天主教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研究生院 辅仁天主教大学人工智能发展中心 亚洲大学医学与健康科学学院食品营养与健康生物学系 罗旭医疗基金会罗东宝爱医院大数据中心 罗旭医疗基金会罗东宝爱医院放射肿瘤科 亚洲大学医药卫生学院卫生行政学系 罗旭医疗基金会罗东宝爱医院肿瘤中心 台北市医科大学万方医院区域麻醉与疼痛中心 佛光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系;张加强,河南省人民医院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科

【第一作者】

孙铭阳,河南省人民医院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科

Wan-Ming Chen,辅仁天主教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研究生院 辅仁天主教大学人工智能发展中心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使用二甲双胍与糖尿病相关痴呆之间存在争议的关系,并评估二甲双胍及其使用强度和剂量依赖性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痴呆的潜在保护作用。

该研究使用时间依赖的Cox风险模型来评估二甲双胍对痴呆发病率的影响。病例组为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老年T2DM患者(≥60岁),对照组为随访期间未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老年T2DM患者。

分析显示,使用二甲双胍的老年人患痴呆的风险显著降低,调整后的风险比为0.34(95%置信区间:0.33至0.36)。值得注意的是,与每日剂量<1定义日剂量(DDD)的二甲双胍使用者相比,每日剂量为1定义日剂量(DDD)或更高的二甲双胍使用者患痴呆的风险较低,调整后的风险比(95%置信区间)为0.46(0.22至0.6)。此外,二甲双胍累积定义日剂量(cDDD)的分析显示出剂量-反应关系,与从不使用二甲双胍的人群相比,四分位数的校正风险比逐渐降低(四分位数4,3,2和1分别为0.15,0.21,0.28和0.53)(趋势P < 0.0001)。

老年T2DM患者使用二甲双胍可显著降低痴呆风险。值得注意的是,二甲双胍的保护作用表现出剂量依赖关系,每日剂量和累积剂量越高,痴呆风险降低越明显。

5

5. Jing Liu#, Wei-Wei Wu, Fei Peng, De-Ying Gong, Yi Kang, Yujun Zhang, Cong-Yan Liu, Yun-Cheng Li, Guo-Yan Zhao,Feng Qiu*, Wen-Sheng Zhang*. Size control of ropivacaine nano/micro-particles by soft-coating with peptide nanosheets for long-acting analgesia.Theranostics, 2024 Apr 15. PMID:38646642

【题目】

通过肽纳米片柔性包载控制罗哌卡因纳米/微粒的尺寸以实现长效镇痛

【通讯作者】

邱峰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学转化医学国家级地方联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麻醉与重症医学实验室;张文胜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学转化医学国家级地方联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麻醉与重症医学实验室;

【第一作者】

刘静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学转化医学国家级地方联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麻醉与重症医学实验室;

【摘要】

基本原理:为了满足术后疼痛管理中长效镇痛的需求,局部麻醉药缓释制剂被广泛研究。然而,依然面临以一种简便且成本低廉的方式获得这种制剂的挑战,并且缺乏控制释放速度以达到最佳持续时间的机制。

方法:利用自组装肽形成的纳米片以柔性包裹的方式包载罗哌卡因。通过调整多肽与罗哌卡因的比例,制备出不同尺寸的罗哌卡因颗粒。对不同尺寸颗粒的释放曲线进行了体外和体内研究。在大鼠模型上评价罗哌卡因颗粒尺寸和浓度对有效持续时间和毒性的影响。

结果:药物释放速度随颗粒尺寸的增大而减慢,中等尺寸的颗粒(2.96±0.04 μm)的释放速度适中,并表现最佳的麻醉持续时间。基于这种尺寸,不同罗哌卡因浓度的制剂在大鼠坐骨神经阻滞模型中产生了不同持续时间的麻醉效果,6%的制剂产生了超过35小时的麻醉持续时间。在大鼠全膝关节置换术模型中也证实了该制剂可长达48小时的长效镇痛作用。

结论: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制备不同尺寸罗哌卡因颗粒的简便策略,揭示了颗粒尺寸、释放速率与麻醉持续时间的关系,为开发具有前景的临床应用长效罗哌卡因制剂提供了技术和理论支持。

6

6. Chao-Xiong Liao#, Shu-Hua Luo#, Xiao-Lei Liu, Lina Zhang, Peng-Yun Xie, Wen-Ding Zho, Yue Lu, Han-Hui Zhong, Xue-Di Zhang, Zi-Ying Xiong, Xiao Huang, Gui-Xi Mo*, Da-Qing Ma*, Jing Tang*. Siglec-F+ neutrophils in the spleen induce immunosuppression following acute infection. Theranostics, 2024 Apr 8. PMID: 38646647

【题目】

急性感染后脾脏中的Siglec-F+中性粒细胞诱导免疫抑制

【通讯作者】

莫桂熙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马大青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切尔西和威斯敏斯特医院外科和癌症学系,麻醉,疼痛医学和重症监护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国家儿童健康临床研究中心;唐靖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Chao-Xiong Liao, Shu-Hua Luo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

【摘要】

背景:脓毒症免疫抑制期继发感染死亡率增加的机制尚不清楚。

目的:研究Siglec-F+中性粒细胞在脓毒症免疫抑制期和PICS小鼠继发感染中对脾T淋巴细胞的作用,并阐明其潜在机制。

方法:建立脓毒症诱导免疫抑制小鼠模型,继发感染LPS或大肠杆菌。免疫抑制主要表现为脾T淋巴细胞功能衰竭。在PICS小鼠上使用Treg耗尽试剂Anti-IL-2、IL-10阻断剂Anti-IL-10R、巨噬细胞耗尽试剂脂粒、中性粒细胞耗尽试剂Anti-Ly6G、中性粒细胞迁移抑制剂SB225002、Siglec-F耗尽试剂Anti - Siglec-F。通过过继移植和体外实验研究了中性粒细胞亚群的功能。

结果:与其他器官相比,脾脏中促炎细胞因子的显著减少,伴随着IL-10产生的显着增加,主要是通过浸润中性粒细胞。脓毒症免疫抑制期脾脏中浸润的中性粒细胞在局部微环境中发生表型改变,表现出高表达中性粒细胞生物标志物如Siglec-F、Ly6G和Siglec-E。中性粒细胞耗竭或特异性靶向Siglec-F可增强T淋巴细胞的功能,并显著提高继发感染小鼠的存活率。

结论:我们发现Siglec-F+中性粒细胞是IL-10的主要产生者,其显著促进了T淋巴细胞的抑制,这是一项具有潜在治疗意义的新发现。

7

7. Peiyi Li#, Shuanliang Gao, Yaqiang Wang, RuiHao Zhou, Guo Chen , Weimin Li*, Xuechao Hao*, Tao Zhu*. Utilising intraoperative respiratory dynamic features for developing and validating an explainable machine learning model for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Br J Anaesth, 2024 Jun;132(6):1315-1326. PMID: 38637267.

【题目】

利用术中呼吸动态特征开发和验证可解释的术后肺部并发症机器学习模型

【通讯作者】

李为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

郝学超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

朱 涛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Peiyi Li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

【摘要】

背景:及时发现术后肺并发症(PPCs)的可修正危险因素可为减轻肺损伤的通气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我们试图开发、验证和内部测试使用术中呼吸特征来预测PPCs的机器学习模型。

方法:我们分析了2019年至2023年在一家学术医疗中心就诊的65岁及以上患者的围手术期数据。开发了两个线性和四个非线性学习模型,并与目前的金标准风险评估工具ARISCAT(加泰罗尼亚省手术患者呼吸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比较。利用人工智能Shapley加性解释来解释特征的重要性和相互作用。

结果:10284例患者共10484例手术,获得围手术期资料(平均年龄71岁[65-98]岁;42%为女性)。使用术前变量和术中呼吸变量的优化XGBoost模型在验证队列和前瞻性队列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s)分别为0.878(0.866-0.891)和0.881(0.879-0.883)。这些模型优于ARISCAT(AUROC: 0.496-0.533)。术中呼吸动力系统顺应性、机械功率和驱动压力的动态特征被确定为PPCs的关键可改变因素。基于XGBoost包含20个变量的简化模型在内部测试队列中的AUROC为0.864(0.852-0.875)。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基于网络的工具,用于进一步的外部验证(https://aorm.wchscu.cn/)。

结论: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实时识别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风险有助于个性化术中通气策略,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

8

8. Qun Fu#, Yi-Bao Zhang#, Chang-Xi Shi , Ming Jiang , Kai Lu , Zi-Hui Fu , Jia-Ping Ruan*, Jing Wu* and Xiao-Ping Gu*.GSDMD/Drp1 signaling pathway mediates hippocampal synaptic damage and neural oscillation abnormalities in a mouse model of 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J Neuroinflammation, 2024 Apr 16;21(1):96. PMID: 38627764.

【题目】

GSDMD/Drp1信号通路介导脓毒症相关脑病小鼠模型海马突触损伤和神经振荡异常

【通讯作者】

阮加萍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鼓楼医院麻醉科;

Jing Wu 南京大学医学院江苏省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

顾小萍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鼓楼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Qun Fu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鼓楼医院麻醉科;

Yi-Bao Zhang 郑州大学河南省胸科医院麻醉科

【摘要】

背景:Gasdermin D(GSDMD)介导的焦亡细胞死亡与脓毒症相关脑病 (SAE)认知缺陷的发病机制有关,但其潜在机制仍不清楚。动力相关蛋白1(Drp1)促进线粒体裂变并确保质量控制,以维持感染期间的细胞稳态。本研究旨在探讨GSDMD/Drp1信号通路在SAE小鼠模型认知障碍中的潜在作用。

方法:采用C57BL/6雄性小鼠进行盲肠结扎穿刺(CLP)建立SAE动物模型。在干预研究中,小鼠接受了GSDMD抑制剂 necrosulfonamide(NSA)或Drp1 抑制剂线粒体分裂抑制剂-1(Mdivi-1)治疗。对存活的小鼠进行行为学测试,并在相应时间点采集海马组织进行组织学分析和生化检测。苏木精-伊红染色和TUNEL测定用于评估神经元损伤。高尔基染色用于检测突触树突棘密度。此外,还进行了透射电子显微镜来评估海马体中的线粒体和突触形态。进行局部场电位记录以检测海马体中的网络振荡。

结果:CLP诱导GSDMD激活,Drp1上调,导致相关线粒体损伤、神经炎症以及神经元和突触损伤,从而引起海马体神经振荡减少,导致小鼠显着的学习和记忆缺陷。值得注意的是,用NSA或Mdivi-1治疗可有效预防GSDMD介导的突触损伤和网络振荡异常。

结论:我们的数据表明GSDMD/Drp1信号通路与SAE小鼠模型的认知缺陷有关。抑制GSDMD或Drp1成为一种潜在的治疗策略,可减轻SAE小鼠海马中观察到的突触损伤和网络振荡异常。

9

9. Yidan Tang #, Jiahui Wu #, Changliang Liu, Lu Gan, Hai Chen, Ya-Lan Sun, Jin Liu, Yuan-Xiang Tao*, Tao Zhu*, Chan Chen*.Schwann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promote memory impairment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neuropathic pain.J Neuroinflammation, 2024 Apr 17;21(1):99. doi: 10.1186/s12974-024-03081-z. PMID: PMC11025217.

【题目】

施万细胞源性细胞外囊泡促进与慢性神经性疼痛相关的记忆障碍

【通讯作者】

陶元祥 新泽西州立大学罗格斯分校新泽西医学院麻醉系;

朱 涛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

陈 婵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唐艺丹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

吴佳慧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

【摘要】

背景:记忆障碍是慢性神经性疼痛(CNP)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施万细胞(SC)衍生的细胞外囊泡(EVs)参与远隔器官损伤。本研究表明,在CNP的情况下,SC-EVs可能介导SCs与海马神经元之间的病理通讯。

方法:我们使用一种携带施万细胞特异性启动子Mpz并表达CD63-GFP基因的腺相关病毒来跟踪SC-EVs的运输。EVs的microRNA (miRNA)表达谱以及功能获得和功能丧失调控实验显示,miR-142-5p是SC-EVs的重要载体。接下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表型实验证实了miR-142-5p的直接靶点。

结果:慢性坐骨神经收缩损伤(CCI)大鼠血浆EVs含量和颗粒大小明显高于假手术大鼠。EV抑制剂GW4869可改善大鼠CCI相关的记忆障碍,逆转CCI相关的树突棘损伤。值得注意的是,在CCI应激过程中,SC - EVs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大脑中,并在海马CA1-CA3区富集。miR-142-5p是SC - EVs包裹的重要载体,并介导CCI相关记忆障碍的发展。此外,α-肌动蛋白4 (ACTN4)、ELAV样蛋白4 (ELAVL4)和泛素特异性肽酶9X -linked (USP9X)被证明是miR-142-5p介导的CCI模型海马神经元树突棘损伤调控的重要下游靶基因。

结论:这些发现表明SCs-EVs和或它们的载体miR-142-5p可能是与慢性神经性疼痛相关记忆障碍的潜在治疗靶点。

10

10.Xiang-Li Kong#,Wen-Yuan Lyu#,Xiao-Jie Lin,Chun-Long Lin,Hao Feng,Lin Xu,Kai-Yue Shan,Peng-Hui Wei*,Jian-Jun Li*.Itaconate alleviates anesthesia/surgery-induced cognitive impairment by activating a Nrf2-dependent anti-neuroinflammation and neurogenesis via gut-brain axis.J Neuroinflammation,2024 Apr 24. PMID:38649932

【题目】

衣康酸酯通过肠脑轴激活Nrf2依赖性抗神经炎症和神经发生来缓解麻醉/手术引起的认知障碍

【通讯作者】

李建军,魏彭辉 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麻醉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医院麻醉与脑功能实验室;

【第一作者】

Xiang-Yi Kong, Wen-Yuan Lyu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麻醉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医院麻醉与脑功能实验室;

【摘要】

背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老年人麻醉和手术的常见神经系统并发症。神经炎症已被确定为POCD的标志。然而,仍然缺乏安全有效的POCD治疗方法。衣康酸酯是一种源自三羧酸循环的免疫调节代谢物,通过激活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通路发挥抗炎作用。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研究了细胞渗透性衣康酸酯衍生物4-辛基衣康酸酯(OI)对老年小鼠POCD的影响和潜在机制。

方法:在异氟醚麻醉下对18月龄雄性C57BL/6小鼠进行无菌剖腹手术,同时保持自主呼吸,建立POCD动物模型。手术后将OI腹腔注射到小鼠体内。分离原代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并用脂多糖(LPS)、异氟烷和OI处理。评估认知功能、神经炎症反应以及肠道微生物群及其代谢物的水平。为了确定POCD中OI治疗作用的潜在机制,我们腹腔注射Nrf2拮抗剂ML385。评估认知功能、神经炎症反应、内源性神经发生、神经元凋亡和Nrf2/细胞外信号相关激酶(ERK)信号通路。

结果: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OI治疗显着缓解了麻醉/手术引起的认知障碍,同时降低了神经炎症细胞因子IL-1β和IL-6的水平,并抑制了海马中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同样,OI处理在体外抑制LPS和异氟烷诱导的原代小胶质细胞中IL-1β和IL-6的表达。腹腔内给药OI导致肠道微生物群的改变,并促进与神经发生相关的微生物群衍生代谢物的产生。我们进一步证实,OI促进了老年小鼠海马齿状回的内源性神经发生并抑制了神经元凋亡。从机制上讲,我们在体外和体内观察到海马神经元中Nrf2表达的降低,这被OI治疗逆转。我们发现Nrf2是OI治疗所必需的,以抑制POCD中的神经炎症。OI暴露触发的POCD恢复增强和神经发生的促进至少部分是由Nrf2/ERK信号通路的激活介导的。

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OI可以通过稳定肠道微生物群和激活Nrf2信号来限制神经炎症和促进神经发生,从而减轻麻醉/手术引起的认知障碍。加强内源性衣康酸盐或补充外源性衣康酸酯衍生物可能是治疗POCD新的策略。

11

11.Yu-Jie Wu#,Dong-Hang Zhang#,Jin Liu,Jing-Yao Jiang,Ke-Yu Xie,Lin Wu,Yu Leng,Peng Liang,Tao Zhu,Cheng Zhou*.Activity of the sodium leak channel maintains the excitability of paraventricular thalamus glutamatergic neurons to resist anesthetic effects of sevoflurane in mice.Anesthesiology, 2024 Apr 16. PMID: 38625708

【题目】

钠泄漏通道的活性维持室旁丘脑谷氨酸能神经元的兴奋性以抵抗七氟烷对小鼠的麻醉作用

【通讯作者】

周诚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与重症监护医学实验室;麻醉学转化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第一作者】

吴钰杰,张冬航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

【摘要】

背景:目前已发现刺激室旁丘脑可促进麻醉恢复;然而,全身麻醉剂调节室旁丘脑的潜在分子机制尚不清楚。这里我们旨在检验钠泄漏通道(NALCN)维持脑室旁丘脑神经元活动以抵抗七氟醚对小鼠的麻醉作用的假设。

方法:化学遗传学和光遗传学操作、体内多通道记录和脑电图记录用于研究室旁丘脑神经元活动在七氟烷麻醉中的作用。应用病毒介导的敲低和/或过表达来确定钠泄漏通道如何影响七氟醚下室旁丘脑谷氨酸能神经元的兴奋性。利用病毒示踪剂和局部场电位探索下游途径。

结果:室旁丘脑中的单个神经元尖峰被七氟醚麻醉抑制,并在出现时恢复。室旁丘脑谷氨酸能神经元的光遗传学激活缩短了七氟烷麻醉的出现期,而化学遗传学抑制则具有相反的效果。敲除室旁丘脑钠漏通道可延迟七氟烷麻醉的出现(恢复时间:从24 ± 14至64 ± 19s,P < 0.001;矫正反射恢复浓度:从1.13% ± 1.10%至0.97% ± 0.13%,P < 0.01)。正如预期的那样,钠泄漏通道在室旁丘脑中的过表达产生了相反的效果。在回路水平上,脑室旁丘脑中钠泄漏通道的敲除降低了伏隔核的神经元活性,如局部场电位所示,伏隔核中的单个神经元尖峰减少。此外,通过伏隔核的光学刺激,可以逆转室旁丘脑中钠泄漏通道敲除对七氟烷作用的影响。

结论:钠泄漏通道的活性维持了室旁丘脑谷氨酸能神经元的兴奋性,以抵抗七氟烷对小鼠的麻醉作用。

12

12. Zhen-Hu Liang#,Bo Tang,Yu Chang,Jing Wang,Duan Li,Xiao-Li Li,Chang-Wei Wei*.State-related Electroencephalography Microstate Complexity during Propofol- and Esketamine-induced Unconsciousness.Anesthesiology, 2024 May 1.PMID:38157438

【题目】

丙泊酚和艾司氯胺酮诱导的无意识的状态相关脑电图微观状态复杂性

【通讯作者】

魏昌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梁振虎 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河北省智能康复与神经调控重点实验室;

【摘要】

背景:确定麻醉剂诱导的无意识状态相关的“意识神经相关性”具有挑战性。时空复杂性是研究意识的有前景的工具。作者假设,在由不同麻醉药物(例如丙泊酚和艾司氯胺酮)诱导的无意识状态下,时空复杂性可能作为状态相关但不与药物相关的脑电图(EEG)指标。

方法:作者记录了丙泊酚(n = 10)和艾司氯胺酮(n = 10)诱导的麻醉状态患者的脑电图。分析了常规微观状态参数和微观状态复杂度。通过微观状态序列和复杂度构建时空复杂度。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脑电图微状态复杂性来量化全身麻醉期间脑电图微状态系列的随机性(I型)和复杂性(II型)。

结果:微状态E(前额叶模式)的覆盖率和发生率和微状态B(右额叶模式)的持续时间可以区分两种麻醉剂下诱导前觉醒、无意识和恢复状态。从清醒到无意识状态,基于平均信息增益的I型脑电图微观状态复杂性显著增加(丙泊酚:从平均± SD,1.562 ± 0.059至1.672 ± 0.023,P < 0.001;艾司氯胺酮:1.599 ± 0.051至1.687 ± 0.013,P < 0.001),从无意识状态显着降低(丙泊酚:1.672 ± 0.023至1.537 ± 0.058,P < 0.001;艾司氯胺酮:1.687 ± 0.013至1.608 ± 0.028,P < 0.001)。相比之下,两种药物下无意识状态的II型脑电图波动复杂度显著降低(丙泊酚:从2.291 ± 0.771至0.782 ± 0.163,P < 0.001;艾司氯胺酮:从1.645 ± 0.417至0.647 ± 0.252,P < 0.001),然后在恢复状态下增加(丙泊酚:0.782 ± 0.163至2.446 ± 0.723,P < 0.001; 艾司氯胺酮:0.647 ± 0.252至1.459 ± 0.264,P < 0.001)。

结论:I型和II型脑电图微观状态复杂性都与药物无关。因此,作者提出的脑电图微观状态复杂性测量是很有前景的工具,用于建立与状态相关的意识神经相关性,以量化麻醉剂诱导的无意识状态。

13

13.Mingyang Sun#, Wan-Ming Chen#, Szu-Yuan Wu*, Jiaqiang Zhang*.Risk of Pediatric Bipolar Disorder After General Anesthesia in Infants and Toddlers: A Propensity Score-Matched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Schizophr Bull, 2024, undefined: undefined. PMID: 38641553

【题目】

婴幼儿全身麻醉后患小儿双相情感障碍的风险:一项基于人群的倾向评分匹配队列研究

【通讯作者】

张加强 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吴思远 台湾台北辅仁大学工商管理研究院 台北医科大学万芳医院区域麻醉与疼痛医学中心 亚洲大学医学与健康科学学院食品营养与健康生物技术系 台湾宜兰罗东博爱医院罗许医学基金会大数据中心 台湾宜兰罗东博爱医院罗许医学基金会放射肿瘤科 亚洲大学医学与健康科学学院医疗管理系;

【第一作者】

孙铭阳 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Wan-Ming Chen 台湾台北辅仁大学工商管理研究院;

【摘要】

背景与假设:麻醉作为儿童双相情感障碍(BD)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潜在作用尚不清楚。为解决这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来比较接受全身麻醉和不接受全身麻醉的手术患儿BD发病率。

研究设计:研究对象为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台湾接受至少1次全身麻醉并住院超过1天的0-3岁患者。与未接受全身麻醉的人群进行1∶1匹配,以评估儿童BD发病率。

研究结果:研究队列包括15070名患者,平均分布在全身麻醉组和非全身麻醉组(各7535名)。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与非全身麻醉组相比,全身麻醉组儿童BD的校正风险比(aHRs;95%CIs)为1.26(1.04-1.54;P = 0.021)。此外,全身麻醉组与非全身麻醉组的发生率比(95% CI)为 1.26(1.03-1.53)。

结论:儿童早期接受全身麻醉与儿童BD风险增加显著相关。这扩展了对儿童BD复杂发展的理解,为预防策略提供信息,并有助于改善弱势年轻患者和全球儿科医疗保健的心理健康结果。

14

14.YeTu#, Yan Fang, Guohui Li, Fei Xiong*, Feng Gao*. Glymphatic System Dysfunction Underlying Schizophrenia Is Associated 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 Schizophr Bull, 0(0), 0. PMID: 38581275

【题目】

精神分裂症潜在的淋巴系统功能障碍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

【通讯作者】

高峰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老年麻醉与围术期脑健康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武汉市老年麻醉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熊飞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放射科;

【第一作者】

涂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老年麻醉与围术期脑健康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武汉市老年麻醉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摘要】

背景与假设:尽管精神分裂症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明显变化,但淋巴功能障碍的潜在作用仍未得到充分研究。本研究探讨淋巴系统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功能,利用弥散张量成像(DTI)分析沿血管周围间隙(ALPS)的水扩散,并探讨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

研究设计:对43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08名健康对照者组成的队列进行研究。我们量化了投影和关联纤维中沿x、y和z轴的水扩散指标,以得出 DTI-ALPS 指数,用于代表淋巴活性。采用控制年龄和性别的两因素ANCOVA分析组间 ALPS指数的差异,偏相关分析评估ALPS指数与临床变量之间的关联。

研究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整个大脑和两个半球内的DTI-ALPS指数显著降低(F = 9.001,P =0.011;F = 10.024,P = 0.011;F = 5.927,P = 0.044;错误发现率已校正),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存在淋巴功能障碍。未观察到在ALPS指数上组别与认知表现的交互作用。此外,较低的ALPS指数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特定神经心理学测试中的认知表现较差有关。

结论: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中ALPS指数较低,其与更明显的认知障碍相关。这表明淋巴功能障碍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病理生理学有关,为其潜在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15

15. Wenyan Zhang#, Suwas Bhandari#, Yajun Ding#, Jun Luo, Bo Feng, Yating Jiang, Ting Chen, Jinling Wei, Xiaodong Pan, Haixu Weng, Zhangna Ding, Jie Chen, Xi, Chen, Yuqiang Gong*, Hui Li*, Shengwei Jin*, Yu Hao*.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derived lipid mediator Resolvin D1 alleviates sepsis-induced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via Caspase-1/Gasdermin D pyroptotic pathway. Clin Nutr, 2024, 43: 1372-1383. PMID: 38678822

【题目】

多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的脂质介质Resolvin D1通过Caspase-1/Gasdermin D焦亡途径减轻脓毒症诱导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通讯作者】

Hui Li,金胜威,Yu Hao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麻醉与重症监护科;温州医科大学小儿麻醉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龚裕强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麻醉与重症监护科

【第一作者】

Wenyan Zhang,Suwas Bhandari,Yajun Ding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麻醉与重症监护科;温州医科大学小儿麻醉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

【摘要】

背景及目的:脓毒症诱导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特征是严重感染导致的异常凝血,导致脓毒症的器官功能障碍。Resolvin D1(RvD1)是一种内源性脂质介质,由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通过15-LOX和5-LOX的酶促过程合成。RvD1被认为具有抵抗各种炎症的保护特性。本研究旨在探讨其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调节潜力,并评估脓毒症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

方法:采用腹腔注射LPS(20 mg/kg)或盲肠结扎穿刺(CLP)后注射RvD1(10 ug/kg)或生理盐水建立脓毒症模型。通过凝血时间和凝血指标如TAT、D-二聚体、PAI-1、纤维蛋白原来评估RvD1对凝血功能障碍的影响。通过活体显微镜观察小鼠的动态微循环、血小板和凝血酶,观察其体内凝血系统的活性。通过蛋白印迹检测nod样受体蛋白3(NLRP3)、Caspase-1、Caspase-11和Gasdermin D(GSDMD)水平,研究RvD1对细胞焦亡的影响。利用Caspase-1敲除小鼠、GSDMD敲除小鼠和骨髓源性巨噬细胞(BMDMs)来阐明其潜在机制。最后,定量测定脓毒症患者血浆中RvD1的浓度,探讨其与凝血和焦亡的关系。

结果:RvD1显著减轻LPS和CLP诱导的脓毒小鼠凝血功能障碍,抑制脓毒小鼠和骨髓源性巨噬细胞的caspase-1/GSDMD依赖性焦亡。脓毒症患者血浆RvD1浓度与凝血相关指标和GSDMD激活标志物均呈负相关。

结论:RvD1可通过调节Caspase-1/GSDMD焦亡通路来改善脓毒症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此外,脓毒症患者血浆RvD1浓度与预后和DIC的发展有关。RvD1可能是脓毒症所致DIC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治疗替代方案。

检索:唐子元、李慧

翻译:周佳佳、宋亚立

校对:王晋晨、赵伟

指导老师简介:

磨凯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疼痛诊疗亚专业组长、慢性疼痛诊疗中心首席专家

专业特长:从事慢性疼痛诊疗与临床麻醉医教研工作近16年。在疼痛诊疗方面,擅长头痛、三叉神经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四肢骨关节疼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各种周围神经痛、顽固性癌性疼痛以及手术后慢性疼痛综合征等常见和疑难慢性疼痛的诊治,精通超声引导神经阻滞、针刀松解、射频镇痛、臭氧注射、内热针等可视化精准治疗,三叉神经射频/球囊压迫、脊髓电刺激植入及椎管内药物灌注系统置入等各种微创镇痛介入手术。在临床麻醉方面,擅长各类手术麻醉管理,特别是腹腔镜肝切除术低中心静脉麻醉技术、超声引导下各类神经阻滞和血管穿刺技术、老年危重症患者的围术期处理和救治。主持院内4项疼痛相关新技术新业务。

学术任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学分会癌痛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疼痛康复专委会癌痛康复学组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疼痛科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麻醉专家委员会委员。曾留学美国罗格斯大学新泽西医学院麻醉与疼痛中心2年,主持3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卫生健康适宜技术推广推广项目,参与多项国家级,在国际一流期刊(如Nature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和专业顶级期刊(如 Pain, Anesthesiology)上发表研究论文15篇,参与的疼痛研究成果荣获2020年度军队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珠江视界-翻译小组简介】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珠江视界》翻译小组自2020年5月成立以来,主要进行麻醉学及相关学科领域最新进展的翻译推介工作,现推出《每月好文》栏目,与同行分享我国麻醉学科最新研究进展。翻译小组每月第一时间检索最近文献,组织各研究生导师课题组进行翻译和校对,通过小组成员分工审阅并集体讨论定稿后,发布在《新青年麻醉论坛》公众号的《珠江视界》栏目。至此,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全体研究生导师课题组的支持和共同努力下,《珠江视界》文献推送栏目已走过了一千多个日夜。未来,我们将继续分享国内外麻醉学相关学术成果,也欢迎国内外同道对本栏目的内容提出建设性意见。

《珠江视界》,关注专业,追求卓越,与世界同行!

声明

本微信公众号所刊载原创或转载内容不代表新青年麻醉论坛观点或立场。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