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第一王朝,史记给出的答案是夏朝,但现代考古兴起之后,我们却可以发现事情没这么简单。

以史书看,夏朝始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终于公元前1600年。以考古看夏朝早期都城,如今最为流行的观点是在郑州新密新砦遗址,中期之后迁徙到洛阳偃师二里头。

然而,现代考古发现却改写认知,因为与夏朝同时期,考古至少还发现三个极其强大的政权存在。那么,在中国广袤疆域上,夏朝只是占据中原一带的王朝,而在其他地方依然还有其他王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陶寺政权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临汾襄汾,是一个标准的具备成熟礼仪制度的王权都城,极有可能就是“尧都平阳”。该遗址高达300万平米,但周围密布至少75处陶寺类型遗址,其中多数在10万平以上,最大的是作为拱卫陶寺的两座巨城之一的周家庄遗址,面积高达300万平。

现代碳十四检测发现:这个强大的王权都城,始于公元前2300年左右,终于公元前1900年。也就是说,陶寺政权早于夏朝出现,或许就是史书上的虞朝,最终与夏朝并存了大约100年。

需要注意的是,陶寺遗址高达300万平,新砦遗址不超过百万平,似乎夏朝早期不如陶寺政权。虽然从都城遗址判断政权实力并不太科学,但都城面积大小也反映出政权组织能力、生产力水平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石峁政权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榆林神木,面积约425万平方米,是一座史前石筑巨城。如此巨大的面积、成熟的礼仪制度,反映出石峁遗址的背后必然存在一个强大的王权,统治着庞大的疆域。现代学者猜测,石峁主人或是黄帝部族。

近年DNA检测发现,石峁先民是中国人的祖先,不是外来民族,且母系与陶寺遗址关系密切,因此有猜测石峁势力参与攻击陶寺早期政权,掠夺了大量陶寺女性。另外,石峁遗址还有浙江良渚文化因素,也有猜测良渚部分先民北上抵达石峁。

现代碳十四检测发现:石峁遗址始于公元前2300年,终于公元前1800年,即也是早于夏朝出现,最终与夏朝大约并存了200余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夏家店下层政权

红山文化发源于东北西南部,始于六千年前,是与中原仰韶文化交汇产生的多元文化,中华文明重要起源之一,内蒙赤峰敖汉旗境内的红山遗址是其核心区。在红山文化后期,大约5300年前时,进入到了“古国”阶段。位于内蒙赤峰松山区夏家店乡的夏家店下层文化,是红山文化的延续。

夏家店遗址下层,青铜文化高度发达,具有成熟的礼仪制度等,背后必然有一个强大的王权。在英金河沿岸,考古还发现特别现象,就是发现“链条式石磊城堡带”,串起来犹如长城,这种“城堡链”显然具有极强的防御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指出:夏家店下层政权绝不是城邦式的早期国家,而是凌驾于若干早期国家之上称霸一方的“方国”,是曾盛极一时、能与夏王国为伍的大国,也许就是商人所说的“燕亳”。由此也可看到,周初召公所封之燕,当地绝非野蛮原始社会,而是有着悠久又发达的文明基础。

尤为重要的是,夏家店下层文化始于公元前2000年,终于公元前1500年,即与夏朝一直共存,乃至还与商朝共存百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关于本文话题,有四点值得一谈:

首先,如今我们理解的王朝,属于大一统王朝,不能以此标准衡量上古。中国疆域广袤,与夏朝同时共存几个王朝,其实极为正常,只是位于中原的夏朝流传了下来,其他的没能被记录下来,或者记录下来了,但没有被识别出来。

其次,西方叙事中的某些王朝,比如古埃及王朝等,论及有效疆域、人口等,其实与石峁、陶寺差不多。于是,就会出现一个不对等的比较,即相当于中国区域性政权的西方政权被称为王朝,中国的却要求起码统治多个区域的政权才叫王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若以狭义的王朝标准来看,考古证明夏朝之前还有强大的政权,比如石峁遗址、陶寺遗址、山东陵阳河遗址(出土“日月山”符号,该符号广泛分布于山东)、乃至浙江的良渚遗址等,因此“中国第一王朝”之称,可能落不到夏朝头上。

第四,二里头遗址中有石峁、陶寺文化因素,而陶寺终于公元前1900年,石峁终于公元前1800年,两个遗址全都衰亡后,夏政权从新砦遗址迁到二里头,陶寺、石峁衰亡与夏政权有无关系,它们衰亡与夏政权迁都是否存在联系?

参考资料:史记、考古寻根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