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低调线条VS骚气细节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你我所熟知的高性能汽车领域最著名的也许就是“奔驰C 63+大V8自吸”这对组合了。从一切的“原爆点” ——“红猪”300 SEL 6.8 AMG开始,V8就与AMG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种强绑定关系来自于奔驰这些年为我们带来太多辆的V8传奇车型,相信此刻看文章的你一下就能说出好几辆,而这其中以C 63最为人所熟知。所以当有一天你上网冲浪看到“下一代C 63 2.0T 四缸”几个词组合在一起时候,第一反应大多数人可能都会地铁 老人 手机.jpg。以至于往往会忽略奔驰在现阶段大胆创新以外使用了多少“黑科技”去补完性能,使其成为史上最强C 6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话讲,当我第一次看到并开上这台-AMG C 63 S E PERFORMANCE F1 特别版(以下简称新C 63 S)时候,一切都感觉那么不真实。不真实来自于,首先,我确实正在开一台四缸C 63 S;其次,刨去我微不足道的对于V8的执念,这车真XX的快、无缝到不真实!天平的两边,超强的性能VS大排量自吸V8,嗯......这套选择题变得有些意思了。

★ F1 特别版外观低调的线条VS骚到不行的细节设计

如果你熟悉全新C级的外观,那么这台新C 63 S F1 特别版猛一看上去可能并没有那么战斗或者夸张。因为北京的路上我开这台确实是第一辆能上路的车,我原以为相对低调的外形可能不会有人认出来,但是短短两天时间几次看到后视镜里后车追着拿手机拍照(开车请不要玩手机,还是提醒各位一句,不安全),还是能说明这车识别度挺高的,一点儿不低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凶悍的AMG格栅以及红色描边的前后包围以及那些夸张的但是有实际作用的开口套件都预示着这台车特殊的身份。不过现在国内你能买到的仅有这款F1 特别版,且只有一个MANUFAKTUR远峰灰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MG C63 S E PERFORMANCE可能是真正的AMG 55年历史游戏规则改变者。与史上那些著名的AMG车型传统一样,眼前这台车的2.0T 四缸发动机、AMG高性能电池以及储能系统等核心组件都是在总部所在地阿法特巴赫开发的,并且延续“一人一机”手工打造理念,遵循传统。简单介绍下AMG LOGO,咱说回新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DIGITAL LIGHT智能数字大灯造型和造价“双高”,具备“数字流星雨”投影功能。每侧130万像素的智能数字大灯,可实现实时亮度调整、远距照明、地形与弯道自适应照明,以及多种场景模式切换等功能。

2
车身更低趴、更修长

新车的长宽高相比上一代C 63都有所区别,因为发动机更轻了、电机和电池以及双速变速器直接置于后轴位置,使得车辆的整体重心都有所变化。奔驰最终是怎么做到前后接近50:50配重的,咱们往后揭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侧面大量红色元素露出特别符合整车配色调性,对于早年间设计出身的我来说,这种设计细节的恰到好处让我愉悦。毕竟其实你看这台车侧面的设计元素挺多的,怎么做到搭配好看让人不讨厌,挺难的。如果你还不太明白我想表达什么,看看早期那些设计繁琐、元素复杂堆叠的所谓国产性能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MG 高性能电池的终极理念是让你开的更爽,而不是让这台车有更长的纯电续航,做为一台AMG C 63 S车主你也不用去考虑这些。直接冷却的电池单元始终维持在一个最舒适的温度窗口,之前传统手段仅为空气或者间接使用水来降温。而AMG工程师开发了厚度仅几毫米的冷却模块,并且通过14升冷却油液交换热量,通过复杂的回路系统释放到外部空气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就是咱们速览一下这台新 C 63 S外观设计上的一些特点,我觉得整体就是低调的线条搭配骚气的细节,其实我们整体看这台F1 特别版的外观元素非常多。尤其是跳跃的红色描线,前后包围以及轮圈外延都有,如果搭配不好特别容易“汽配城”,但我认为设计师整体搭配的还算不错,挺难得。

3
车里有“块”赛博万国

★ 内饰设计宏观、微观都在线

这台车当你坐进去的感觉,一切都是以驾驶者为中心的,整个T字区都“悄悄”的向驾驶者这边靠拢。整体的用料及设计细节也都更下功夫,车内比车外舍得用碳纤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奔驰EQG】

一个挺有趣的发现,这次北京车展奔驰EQG发布,就是那台蔚蓝蔚蓝的“电G”,那台EDITION ONE版本主色调是蓝,所以内饰使用了蓝色编织碳纤维版。而本次我试驾这台新C 63 S F1特别版是红色点缀,内饰碳板就加入了红色。其实新 C 63 S上面这块红色编织碳纤维饰板很早就用过,2017年奔驰出过一款AMG C 63 S 中国限量版上就使用了一样的饰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奔驰C级AMG 参数 图片 ) 2017款 AMG C 63 S 中国限量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一直非常喜欢奔驰的内饰设计,并且作为重度碳纤维爱好者,大面积的碳纤维饰板比亮黑色饰板更能让我高兴。作为一个前F82 M4车主,我觉得方向盘下方两侧的带显示屏旋钮简直太精致了。但新车默认状态下,因为有多达八种模式,舒适旋钮切换到运动、运动+模式要横跨几个模式,所以默认模式下并不能做到快速切换。

有时候在舒适模式下想超车来一下运动模式,好!旋转好几圈,“嗯?保电模式、经典模式....怎么还不到运动+”终于调到运动+模式,你想超的车可能已经过了。当然我指这是在默认情况下,其实在任何模式下你都能一键瞬间调用“黑科技”帮你超车,这个我们后面再说。你遇到的复杂情况,AMG的工程师可能早就帮你想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国一直跟奔驰有着非常深度的合作,之前上一代奔驰C 63 S上面中控有一块实体万国。这次在新C 63 S上也发现了,不过是一块电子赛博万国,算是个彩蛋吧。

4
性能车你在乎空间么?

看完中控T字区,咱们来看看座椅及空间部分,其实整体内饰部分给我惊喜最大的就是正副驾驶这套第二代AMG Performance运动座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宝马M座椅,特好看,但梆硬】

这套座椅绝对要比M3、M4(G80、G82)上面那个座椅更加舒适,尤其是大腿位置尤其明显。此外两边的侧翼都能提供非常不错的包裹感,唯一的小缺点可能就是宽度对于体型稍胖的朋友不太友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我有个工作失误,给大家道歉。因为文章较长、图多几天都是在家-公司“转场”,头部空间比对图片本来是要单考出来调色,结果乱了误删了两张图,给大家带来不便,对不起。头部空间确实是3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一台性能车,你并不会奢望它有多么过人的空间表现,毕竟标轴+没有加长+传动轴+后轴“挤”进了太多黑科技。可以看到178cm体验者坐进车内的空间表现中规中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后轴上“叠”了太多层科技,电池、电机以及双速变速器整个都被紧密的放在了一起,毫无疑问的侵占了一部分后背厢空间。好在后排座椅可以等比例放倒,放倒后能提升一些整车日常的装载能力。

5
众多F1黑科技加持,确实史上最强

★ 史上最强2.0T 四缸AMG C 63 S

动力部分,由代号为M139的2.0T 四缸发动机领衔搭配一台后电机组成,新车的系统综合功率可达到680马力,综合峰值扭矩为1020N·m,官方0-100km/h加速时间为3.4秒,最高时速可达280千米/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性能补完计划”不可或缺的部分,废气电动涡轮、AMG 高性能电池及直接置于后轴的电机以及双速变速箱都是重要的存在。在这台车上我并不觉得它们是在辅佐内燃机,某些情况下我觉得它们是主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些年从传统性能车到超跑,舒适模式就真的无限接近家用车。在这台新C 63 S上当你启动时候是没有声音的,这点对于生活在小区的性能车车主及其邻居来说都是好消息。

之前我的ZCP套件 宝马M4 ,只要早走一点冷车启动时候的负罪感是非常强的。而在新C 63 S上,启动时为纯电模式,一点声音没有,你不需要担心吵到任何人。可以安安静静的离开,在赛道日疯跑一天享受完再安安静静的停回车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厚度约4厘米的电动机直接安装在涡轮增压器轴上,这使得电动废气涡轮显著改善了从怠速到整个转速范围内的响应。内燃机对油门踏板输入的响应更加积极且无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算下来,AMG为了减小涡轮内燃机迟滞感往这台新C 63 S里面塞进了三个电机,废气电动涡轮一台、启动发电机以及后轴与双速变速器配对的电机。另外,后轴的双速变速器有两挡,车辆在时速140km/h之后才会进入第二挡。

6
驾驶门槛更低了,你心动么?

我对于C 63的最初驾驶感受是“恐惧”,即使当时我已经开过不少性能车,但是在山路里试完507之后我承认我还是有点怂了。直线你摸不到这车的“底”、弯道短期内你克服不了V8自吸+后驱带给你非常不可控的恐惧感。老的C 63挺“坏”,的确需要相当的驾驶门槛,尤其是初接触,你必须怀着对于马力和大排量的敬畏去慢慢熟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毫无疑问,新车的驾驶门槛更低,AMG的工程师们好像是被生活慢慢磨平了棱角的你,现如今特别害怕这代新C 63 S吓到客户。你现在甚至可以在跑山时候玩的更加尽兴,四驱系统搭配电机在出弯深油门那一下“给”的实在是太妙了,妙到你仿佛能看到工程师躲在后面偷笑。如果后轮突然打滑,电动机的动力会通过传动轴和驱动轴传输到前轮,辅助你避险。

后轮转向最大角度为2.5度,100km/h以内(根据AMG DYNAMICS设置而变化)转向与前轮相反,已获得更高的转向灵活性。时速超过100km/h,后轮与前轮同向转动,最大可达0.7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毫无疑问,新C 63 S现在变的更快、门槛更低也更贵了,事实上我十分好奇正在看文章的你们对于这代新C 63 S是怎么看的,如果你看到这里,谢谢你能把文章看完,也希望能够留言跟我聊聊你是怎么看待这代新C 63 S的。其实这台车对于我来说也有太多新技术要去查询去学习,我试图客观的用发展眼光去看待新事物。

AMG的工程师客服了无数的难题及技术壁垒,把F1成熟技术融入到民用量产车,听上去简单实际是个非常复杂、繁琐的过程。新C 63 S无论在技术、操控、油电适配性逻辑方面毫无疑问是卓越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著名短篇科幻小说家阿瑟·克拉克曾在书中说过“任何足够先进的科技都和魔法无异。”这就是我两天短暂试驾这台全新C 63 S之后脑海出浮现出的第一句话。在电车横行的今天,E PERFORMANCE这套混动系统带给你的驾驶感受从内燃机特性角度确实像被是了魔法一样。但这个魔法会为“C 63”金字招牌的畅销加持还是灰姑娘的水晶鞋,我们看市场表现,拭目以待吧。最后再次感谢2024年你能花时间看完长文章。(文/图/摄 汽车之家 王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