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第一辆无人快递车上路

6月19日下午3时许,城阳南疃社区,郭大爷早早地就来到了路口等待,看看无人驾驶的车辆来送快递。这几天,南疃社区的菜鸟驿站门口,成为了一处风景点。

下午3时10分许,远处一辆方方正正的快递车开了过来。这辆车没有驾驶室,四个角上都安装了摄像头。

快到菜鸟驿站门口时,观察到前方有人,车辆就停了下来。随后,它慢慢地停到了门口。菜鸟驿站负责人来到车门前,扫码打开了车厢,里面装满了大大小小的快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扫码打开无人驾驶快递车。

“跟快递员过来差不多,里面已经分类好了,搬下自己的就行。”菜鸟驿站的负责人说,不过,停车的时候比较慢一点,而且距离门口远一些,快递员则会靠得更近一点。

不到5分钟,快件卸完以后关上门,车辆则快速开往下一个站点。据了解,这是青岛第一辆正式上路的无人快递车

手机软件一键操作,后台全程监控

无人快递车如何操作,行驶的过程中如何确保安全?随后,记者来到了青岛圆通正阳路分公司,看到了后台操作的过程。

公司负责人徐新林说,他们后台通过手机一款APP来控制,要送快递的时候,会选择好始发点以及要去的菜鸟驿站,只需要一键确认,就会自动开到仓门附近。

无人驾驶车辆,现在主要负责点对点,就是从网点到菜鸟驿站的运输。装好快件以后,关仓门,车辆就会自动行驶到对应的站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时监控画面

车辆可以分为手机操作以及无人驾驶状态。在路上,车辆通过雷达以及监控录像,来确定行驶是否安全。

“安全肯定是第一位的,我们前期经过了很多的测试。”徐新林说,车辆设定的最高时速就是40公里。行驶的过程中,严格遵守交规。车辆往前行驶的过程中,一旦感应到有障碍物会立即停车。

随后,记者测试了一下。走到正在行驶的无人车之前,距离还有半米左右,车辆停了下来。记者看到,车辆在遇到障碍物以后,会选择停顿一小会,如果障碍物始终存在,车就会改变方向。同时,无人车4个摄像头的监控,实时回传到后台,他们也可以进行人工接管。如果发生碰撞等事故,系统则会自动进行报警。

一天最多送2000件,有望解决用工荒

这辆无人快递车是6月10日正式开始上路送快件的。目前,车辆还处于试运行状态,一天只送两趟,上午和下午各一次。

车辆出行的时间避开了上下班高峰期。上午八点半左右才出发,一般来回行驶20多公里,去七八个站点。下午两点半左右,还会送一趟快件。平均下来,一天两趟能送1000个快件左右。

“送货的速度跟快递员差不多,来回一个半小时左右。”徐新林说,现在处于测试阶段,车辆还没有进入满负荷状态。进入正式运行以后,一天最多能送2000个快件。

快递车试运行了近二十天,状况一直良好。只是在停车的时候,如果最近的车位没有了,或者路人较多的时候,停车的时间会长一点。但是,车辆的系统一直在迭代升级。总体上来说,完全满足了他们公司点对点的快件业务,而且,有望解决快件高峰期的用工荒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新林说,每年的6·18或者双十一大促期间,快件的数量较平时翻倍增长,快递公司都出现运力紧张。临时招一些快递员,一方面缺少工作经验,另外一方面也不大好招人。同时,快递员的工作压力也比较大,许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吃这个苦,导致他们快递公司出现用工荒的问题。

下一步,他们还采购了20台左右这样型号的无人快递车,很快也将上路。同时,根据配送需求,他们还会有型号更大的快递车陆续上路,未来有望彻底解决快递行业用工荒的问题。

同时,快递车辆的使用成本也更具经济性。据介绍,这一款型号的车辆包含5年的技术维护,价格在20万元左右,而即便满负荷运行,一天的充电费用也就20元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未来,更多无人场景将照进现实

今年6月3日,该车辆的运行公司正式通过了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青岛市公安局以及青岛市交通运输局的审核,获准进行“低速无人驾驶车辆”道路测试。同时,这也是青岛第一辆在城市道路上送快递的无人车。

对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青岛一直在大力推进。

早在2023年年底,胶州作为先行先试区域,已经开通首条无人自动驾驶载人示范运行路线。在山东科技大学(青岛校区),青岛顺丰也开始启用了无人驾驶的派件小车。不过,这些都是在相对封闭的场景下进行的应用。

以无人接驳、无人快递为代表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被认为是未来数字经济的重要赛道之一,将会带动多个产业的发展。

在今年3月份,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发布《青岛市低速无人驾驶车辆道路测试与商业示范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明确给予了低速无人车通行的“路权”。

今年6月13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了政策例行吹风会,明确提出大力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以商业化应用为导向,聚焦环卫保洁、物流运输、短途接驳等领域,加速构建智能网联汽车多元化应用场景。未来考虑逐步推广到全域全场景,争取打造中国北方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高地。

未来已来,更多的应用场景将会陆续在现实生活中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