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创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云南种子种业联合实验室联合举办的“水稻优异品种与技术现场展示观摩会”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召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观摩会共展示了37个品种,有“云资粳25号”“云粳55号”等粳型香软米,“云资籼18号”“云资籼19号”“野香优贵禾”等含有地方品种和野生稻血缘的籼型香软米,孔明谷、寿膨谷、瑶香谷等可以直接产业化应用的香软米地方品种,及“云大26”“旱优786”“玉林保矮”等多年生稻、节水抗旱稻、米线加工稻等特殊专用型品种,这些优异品种为稻作产业提供了优质新种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观摩会展示了云南省作物学会首届优质米金奖品种“云资粳25号”全程机械化侧深施肥技术示范。全程机械化侧深施肥技术自2020年以来在西双版纳州已累计推广6万亩以上,其核心是在水稻机械插秧的同时按照一定深度将基肥一次性准确、定量施于秧苗一侧土壤中,可较大程度提高前期的肥料利用率,利于水稻早发和构建理想群体,从而提高产量。该技术减少了人工施基肥的环节,且每亩减施复合肥5千克,并实现平均每亩增产32.7千克,节本增效效果突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会议得到云南种子种业联合实验室-优质粳稻品种选育项目和云南重大科技专项-云南特色稻麦豆重要性状鉴定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支持。来自云南种子种业联合实验室、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省种子协会、西双版纳州农业农村局、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勐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勐海曼香云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武汉双绿源创芯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强稻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勐海西谷农资有限公司等20家单位的60余名代表参会。参会代表对本次会议展示的品种和技术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希望继续组织和搭建展示平台,促进水稻品种产业化,为云南农业提供新质生产力。

云南网记者陈云芬

(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