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武星如)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发现,进入夏季,蛇咬伤的报道逐渐增多。专家提醒,蛇咬伤后要尽早注射抗蛇毒血清。

“蛇咬伤在长江以南的12个省份,如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浙江、福建和安徽高发,常发生在4~10月,尤以6~9月为高峰。这些省份的居民进入夏季后应特别留意蛇类出没。”6月19日,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学科带头人吕传柱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26日,福建福州市连江县公安局琯头派出所抓获一条闯入居民家中的蛇并将其放生。福州晚报 图

2017年,毒蛇咬伤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被忽视的热带病”,应高度重视。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青年学组副组长、海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颜时姣6月19日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介绍,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蛇咬伤的患者未能及时入院接受规范治疗。

吕传柱于2022年5月启动了一项全国多中心研究,对我国10个蛇伤高危省份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蛇咬伤知识的缺乏是蛇伤不良结局(如各种原因的后遗症)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本来蛇咬伤不是一个大问题,但救治不规范、救治时间延迟,蛇咬伤致残致死的情况在基层还是比较普遍。一方面,不少人不了解医院对于蛇咬伤的规范诊疗,迷信民间偏方,导致了进一步的感染;另一方面,人们对于蛇咬伤的危害性认知不足,部分蛇咬伤一开始的伤口很小,患者中毒表现不明显,未能快速引起患者足够的重视和急救,直到出现大面积损伤才就医。”颜时姣说。

“被狗咬伤、猫挠伤,大家都知道要打狂犬疫苗。但是被蛇咬伤,却有不少人不知道要打抗蛇毒血清。”对此现象,颜时姣表示痛心,“人们对于抗蛇毒血清的认知不足,没有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导致终身残疾的现象时有发生。”

世界卫生组织对于蛇咬伤的治疗指南提示,抗蛇毒血清是对抗蛇毒唯一安全有效的药物,抗蛇毒血清遵循“早期足量、同种专一、异种联合”原则。颜时姣介绍,蛇咬伤是一种急症,抗蛇毒血清的启用时间早晚与预后直接相关。早期足量抗蛇毒血清可有效防止蛇毒的后续损害,甚至能够实现零死亡零致残的目标。越早使用,毒蛇对组织造成的损害越小,预后越佳。

颜时姣介绍,毒蛇喜欢生活在温暖遮阴的地方。“夏季到来,农村居民应对房屋周边进行检查,不要堆放大量的杂物、垃圾、木柴等,且尽量将家畜移出人居住的房屋。夜间外出或在灌木丛中行走时,尽量穿防护鞋或靴子、长裤、戴手套,并将裤口和袖口扎紧;夏季炎热,也要尽量避免直接睡在地板上。”

如果不慎被蛇咬伤,在到达医院之前,不要自行使用药理不明的草药处理伤口,不建议对患肢自行做任何捆绑,不能用嘴吸毒液或切开伤口排毒,也不能用任何“偏方”处理伤口。可用盐水、肥皂水、1∶5000高锰酸钾溶液、3%过氧化氢等冲洗伤口,也可用清水简单冲洗伤口。建议限制活动,保持受伤肢体相对低位,取下戒指、手镯、手表和脚链等可能造成压迫的物体,脱下较紧的衣裤、鞋子等,以免因后续的肿胀导致无法取出,加重局部伤害。

“蛇咬伤是一种可预防、可治愈的疾病,如果治疗及时,一般不会产生后遗症。被咬伤后请尽快离开现场,不要试图去寻找并捕杀毒蛇。迅速前往有抗毒血清储备的医院治疗,千万不要等待至出现中毒症状,避免错过急救黄金时间。”颜时姣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