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半月谈》2024年第11期内容

当前,社会上作文培训班红火。 半月谈记者走访多所小学调研了解到,不少学生都参加过此类培训,作文技巧得到一定提升。 然而,技巧永远不可能代替大量的课外阅读和真实的生活体验,在孩子们刚刚学习作文的时候,就让他们在模板化、套路化的写作中丢失真情实感,并不是一件好事。

不是写作文,而是造作文

不少小学语文老师反映,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千文一面”现象比较突出。

“模板作文”。从事小学语文教学10余年的李严说,越来越多的小学生作文带有浓重的范文痕迹,他们不是写作文,而是造作文。比如,有人看到范文开头有题记,觉得很高级,不分题材和要求,上来就写题记,模仿很生硬。曾有媒体报道,我国小学生作文里,“国产”名人中屈原、苏轼和陶渊明的生平事迹写得最多,被称为“套话三巨头”,国际“四大金刚”则是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和爱迪生,孩子变成了模式化的作文组装工。

“假话作文”。小学六年级学生崔宁说,自己明白作文应体现真情实感,可有时为了“效果好”,不得不编造内容。六年级语文老师吕莉莉反映,有些范文已过时,孩子们依然照搬,常有雷同。班里好几个孩子写“公交车玻璃烂了,将玻璃完好处的座位让给老奶奶”。这是几十年前写解放军叔叔让座的范文,如今车窗烂了,公交车很难上路。还有人为了渲染父爱,编造自己晚上突发高烧,爸爸一路背着到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空洞作文”。江苏一位小学语文老师郭珂同样感受到这些年孩子们的作文愈发“华而不实”:结构完整,华丽的句子频出,细看不少都是按照固定的套路铺陈,泛泛而谈,没有细节,更少有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以前的孩子,可能没有条件去很多地方,但他们的作文没有那么多套路,常常能从中看到真实的生活,哪怕是挖了个红薯、捉了条泥鳅,写出来也很感人。”

在江苏省作协副主席汪政看来,过早过多地给孩子们“输入”范文和好词好句,会让他们作文时不联系自己的生活阅历构思,而是去想范文如何写的,这不仅让他们对体验生活失去兴趣,更容易失去自我的主体性和创新创造能力。

单调生活与应试导向

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家长和学校急功近利,小学生没有时间大量阅读课外“无用之书”。同时,现在小学生可以接触许多电子产品,部分孩子觉得虚拟世界更有吸引力,对现实生活的体验能力和观察能力下降,作文与成长出现脱节。

东部一所小学三年级学生徐蕊说,周一到周五晚上常常写作业到近21点,周末有钢琴、舞蹈、国画等兴趣班,暑假还要上英语等辅导班。“如果孩子只经历三季,如何能写出四季之美呢?”采访中一位老师说,现在不少小学生只知道家和学校这两点,上学路上可能也在背单词、做口算,中间经过几条路,路边种了什么树、开了哪些花,孩子都无暇观察。

半月谈记者走访多所小学看到,不少学生都有“范文集”“好词好句本”,多位小学生颇为自豪地说,这是他们作文不扣分或者只扣一两分的“秘诀”。一位曾上过作文辅导班的孩子说,身边不少同学上补习班,辅导老师多是教他们如何套用好词好句。郭珂等老师还反映,部分小学作文教辅内容长期不更新,容易误导孩子“照搬旧文”。家长们为了让孩子得高分、减轻课后作文辅导压力,也常给孩子买多本范文教辅,一些孩子还会借助网络搜索等工具完成作文。

多位受访者认为,不是不能学习范文和写作技巧,但凡事过犹不及,尤其对小学生来说,过于强调技巧和华辞美句,而不是引导他们更多关注日常生活、体验真实世界,容易让他们的写作一开始就走歪了路。

长三角一所小学语文老师田园说,有的老师在教授写作方式上不得其法,只口头强调要写真情实感,却不告诉孩子真情实感来自哪里,如何观察,如何体悟。更为关键的是,作文评价机制也没有形成良好导向。为追求高平均分,一些老师也让孩子多看范文,加之任务繁重,部分老师无暇认真批改每一篇作文,让抄了范文的孩子不断得高分,这种来自老师的不恰当反馈,某种程度上也在助长套路作文的泛滥。

为小学生作文“解套”

“作文空洞、雷同,是因为没有让孩子深入到生活中去。”扬州市作家涂晓晴曾到北京、安徽、江苏等地数十所小学调研。她认为,在教写作文之前,要让孩子多体验生活,拥抱大自然,健全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们在小区里玩耍 解琛 摄

让孩子多到生活中感受。多位受访者表示,目前小学生最大的压力来自家长的过度内卷,压缩了孩子体验生活的时间。涂晓晴认为,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学习之外的广阔空间同样精彩。她建议,家长要少“卷”孩子,多带孩子出去走走、看看。童年生活丰富多彩,写作文自然有话可说,长远来看,也有利于养成健全人格。

提升老师指导作文的能力。汪政认为,要及时组织相关培训,让更多小学语文老师认真领会新课标要求,掌握与生活、成长充分融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孩子们热爱生活,快乐写作。郭珂建议,适当减少应试化作文考试,多组织课外活动,并根据活动特点布置课堂小练笔,不限定字数,让孩子们养成观察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习惯和能力。

整顿作文教辅市场。针对目前网上网下小学语文教辅良莠不齐问题,部分一线教师建议,相关部门应及时开展小学语文教辅书籍监管排查。老师应与家长加强沟通,共同选择优质作文辅助材料,并辅导孩子吸收性使用,而非盲目套用、编造。(文中李严、崔宁、吕莉莉、郭珂、徐蕊、田园为化名)

原 标题《离套路近了,离生活远了

寻回作文里的童真

半月谈记者:刘兆权 陆华东 邱冰清 / 编辑:原碧霞

责编:张子晴 / 校对:秦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