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毒教材”的吹哨人。

他是首位发出“文化入侵”警讯的人。

他耗费16年时间,耗财耗力,起诉出版社22次,次次败诉。

他的名字叫彭帮怀。

他的现状过成了这样。

01

彭帮怀是河南信阳人,他传承了河南人的胆大坚韧能折腾的精神。

路遥就曾在《平凡的世界》中说过:如果出省与出国一样容易的话,全世界都会遍布河南人的足迹。

出生于70年代的彭帮怀,于1988年从师范毕业后从事十几年的小学语文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彭帮怀

他并没有一直吃老本,而是紧跟教育的发展,一边工作,继续学习进修,取得了法学研究生的学历。

然而,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他原本打算用在教学上的坚韧精神,却用在了与“毒教材”的死磕上。

从事了十几年语文教学的她,最后离开了体制内,在郑州开办了一家中小学生作文辅导班。

作为在外开设辅导班的老师,为了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他翻阅了各个版本的教材。

2000年,因为国家实行了“一纲多本”的教材原则,全国中小学根据自身的情况选用不同版本的教材。

当时,小学教材就有12个版本,初中教材有8个版本。

彭帮怀在给学生做辅导的时候,居然在教材中发现了一些错误,而且这样的错误都很低级。

当时,彭帮怀也没有多想,只是觉得这可能是校对上出现的小问题,也在情理之中。

鯎而,在2006年的时候,彭帮怀在给一个学生批改作文时,发现学生作文里将省略号竟然占了四格,一个格里两个点。规范的写法应该是三个点占一格,总共占两个格。

面对这样的问题,他给学生做了纠正,但学生的家长找到他说他辅导错误。他给学生家长解释的时候,学生家长说教材上就是这么教的,是他教的有问题。

当时,为了平息家长的怒火,彭帮怀给家长退了费。

但是,他却以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和一个老师的较真态度,认真的将教材翻了一遍,他发现像这种标点符号的占格错误,竟然超过63处。不少还有病句,错别字,配图不规范。

这让彭帮怀在辅导的过程中很犯难,到底是坚持自己对的,还是应用教材上的错误的给学生教。

还有一次,彭帮怀在初中儿子的语文作业上签字的时候,发现作业“沐浴”两个字是错别字,他立即给儿子指正,儿子却拿出课本,找出“沐浴”二字,反驳他说:没有错,课本上就是这样写的,课本上的“沐浴”二字,木上加了一点,“浴”的三点水也有错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帮怀拿起儿子的语文教材,认真的翻阅了一遍,竟然发现了37处错误,而且都是低级错误。

他不由的脊背发凉。

这时他下定决心,要进行“教材纠错”,不能再让“毒教材”荼毒孩子的认知。

02

彭帮怀开始搜集资料,他将闹面上的语文教材翻了个遍。

他发现郑州金水区使用的苏教版教材与中原区等使用的人教版语文教材相互矛盾。

比如,刘禹锡的《望洞庭湖》的诗句,两个版本的教材就不一致。

苏教版中是”遥望洞庭山水色“,而人教版是”遥望洞庭山水翠“,到底是”色“还是”翠“对。

难不成当年刘禹锡写了两个版本的诗。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教材封面上出现了私立医院的广告植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我们现在进入了经济社会,广告植入存在即合理,但是将广告植入到学生的教材里,是不是就不太合适了。

于是,从2010年始,彭帮怀就开始给教材出版社打电话反馈错误问题,但是从来都打不进去。

他又给出版社写了无数封信,通通都是石沉大海,没有下文。

彭帮怀虽然四处碰壁,但他仍然没有想过要放弃。

他想到是不是自己找错门路了,没有反馈到地方上。

于是在3.15晚会的时候,他将”毒教材“问题反馈给工商部门,好在工商部门将问题反馈给了出版社,出版社迫于压力,出来回应说:出版社就教材上的标点符号规范问题,请教了相关语言专家,符合规范,没有错误,可以使用。

相关语言专家都搬出来了,如此权威,搞得真像自己在这无事生非似的。

彭帮怀见自己的一再反馈,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他开始利用自己学习过法律的专业知识,拿起法律的武哭,为“毒教材”纠错。

之后,彭帮怀用长达16年的时间,开始了22次的诉讼,但是开庭11次,他见到的都是对方的代理律师,他都以证据不足而败诉。

中国新闻网也报道了彭帮怀上诉的事迹。

虽然法律是讲究证据的,彭帮怀多次上诉都以失败而告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次败诉后,彭帮怀都失落的拎着成捆的教材,失落的走出法院的大门。

他的身影,孤独而悲壮。

唯一令他欣慰的是,法院关于他的败诉给出了详细的解释:虽然出版社在法庭上没有承认自己的错误,但是有些出版社却根据彭帮怀指出的错误,悄悄修改了教材上的错误。

另外,彭帮怀的这一举动,受到媒体的关注,一时成为了热点新闻,这也从舆论压力上,倒逼出版社修改了自己的错误,同时也引起了出版社对教材的重视。

彭帮怀败诉还有一个原因,有些出版社修改了教材上的错误,彭帮怀自己也就撤诉了。因为他的初衷并不是告倒出版社,而是让教材上的错误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03

这16年以来,在起诉教材错误的路上,彭帮怀不仅付出了时间和心力,他还放弃了自己的很多爱好。

他原本喜欢唱歌,下棋,运动,但是为了找错纠错,他几乎放弃了这些爱好,而且伴随而来的是各种想都想不到的烦恼。

有人甚至说,彭帮怀上诉出版社的这种行为,是为了培训班利益考虑,是一种自我炒作。

也有人觉得彭帮怀是多管闲事,自己又不是从事出版编校工作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好了,何必那么较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从彭帮怀纠错的问题来看,这些错误确实存在,他并不是胡说八道,胡乱炒作。

另外,没有一个人傻到为了“哗众取宠”,耗费16年的精力和财力,去做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即便随着彭帮怀纠正“毒教材”事件的发酵,对彭帮怀正面的、负面的评价都扑面而来。

但彭帮怀仍然坚守真理,他说:语文教材纠错,往大的说关系着文化建设和文化自信。往小的说,关系我们每一个孩子的命运,我死都不会放弃!

如今彭帮怀仍然在从事着语文教育事业,同时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要用辩证和纠错的眼光学习,不要读死书,死读书。

虽然在“毒教材”的纠错路上,他碰了不少壁,受了不少挫,但是他对社会的贡献是正向的。

至少,他是“毒教材”的吹哨人,他是首位敢于发出“文化入侵”警讯的人。

他的做法,始终警醒着国人,防止文化入侵的警钟应该长鸣。

我为什么要写下彭帮怀这篇文章呢?

我只是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彭帮怀这种精神,以“纠错”的态度去学习,坚持真理,不惧怕权威,对文化入侵说“不”。

文化入侵无处不在,2022年吴勇“毒教材”风波还未平息,2024年“毒试卷”风波又掀起风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我们都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我们明明发现了教材的错误,却不想去指正,或者没有勇气去指正。我们相信权威,害怕权威。

我们不管黑与白,不管错与对,不管正与邪,没有良知,只有利益,我们任凭毒教材,毒试卷,荼毒我们的下一代,结果会怎样?

面对文化入侵,我们不管对错,不论好坏,看不出问题,一味的拿来主义。

我们怎么对得起那些为了坚守正义与真理,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为了今日幸福生活,付出生命的先辈。

鲁迅怒批国人一味的崇洋媚外,学医的他认为国人病的是思想,而不是身体,所以他弃医从文,写下《拿来主义》的文章,怒批面对西方的东西,全盘拿来,背弃了我们的文化根本。

李大钊,为了打倒帝国主义的入侵,推翻封建社会对人民的精神统治,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不惜被处以绞刑。

面对日本亡国灭种的荼毒,多少英雄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为我们筑起了一堵血肉之盾。多少文化知识分子,宁愿被杀,也不愿成为日本人文化入侵的走狗。

在积贫积弱的时代,面对帝国主义的入侵,如果大家都抱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会不会有今日的新中国?我们会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如今的和平年代,我们更需要像彭帮怀这样,为了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对教材问题当抱以严谨和敬畏态度,这关系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文化建设,关系到文化自信,关系到国家的繁荣昌盛,应该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