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近些年,网络上出现了一个热词,祛魅。百度百科的解释是,对于科学和知识的神秘性、神圣性、魅惑力的消解。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站在客观、理性的角度思考问题。

就拿学历来说,有人提出了一个观点,要对学历祛魅。意思是,我们要正确看待学历,而不能认为学历就等于一切,不然就会死读书,读死书。

有的学生,认为学历就等于一切,而缺乏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他们大学毕业后,一出到社会,就无所适从,连赚钱都困难。

有的家长,认为学历就等于一切,而不懂得培养孩子其他的能力,这就导致,孩子长大后,除了成为小镇做题家,而没有其他的道路可走。

学历问题如此,其他的问题也是如此。唯有具备科学理性的“祛魅”思维,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看透这个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在《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一书中,有这样一番话:

“这种祛魅的世界观既是现代科学的依据,又是现代科学产生的先决条件,并几乎被一致认为是科学本身的结果和前提。”

科学为什么会持续发展?就是因为理性的科学家们,都对前人的理论和观点,保持着“祛魅”的思维

在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家哥白尼提出了著名的“日心说”,改变了人们对于自然界的看法,也挑战了教会神学“地心说”的理论。

正是因为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所以人类对于宇宙的理解,才更进一步。如今,人们发现,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宇宙广阔无比,还需要人类不断探索。

探索的前提,就是对于前人理论的“祛魅”。试想,如果科学家就坚持“地心说”,而没有任何的改变,那人类科学又怎么可能进步呢?

可见,“祛魅思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推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谈及科学,相信屏幕前的你,会感觉到无聊,那下边就来谈谈现实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缺乏“祛魅”的思维,他们总是对一些人与物,抱有不切实际的想法和期待。

一个学生,对老师抱有不切实际的想法和期待,认为老师会教他赚钱的本事。

现实的情况是,学生错了,老师也只是帮学校打工而已。如果老师真有赚钱的本事,那他就不会到学校打工,而是去商界七进七出。

圈中有一个金融领域的博主,是某学院的讲师,他讲起创业、金融投资,简直就是大道理连篇,各种专业名词层出不穷,给人一种很厉害的感觉。

但是,我了解他,他是一个炒股亏多赚少的人,甚至前些年还高位接盘,被套住了。

有一次,我们打趣他,你在这方面可写了不少论文啊,怎么这些论文在实际应用中,就不灵了呢?

他也跟我们实话实说,论文什么的,只是完成任务,用来评职称用而已。写是一回事,用是另外一回事,怎么可能混杂在一起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为什么普通人会有严重的“盲信”观念,而缺乏祛魅思维?

我想,最大的原因在于,普通人没有接触过真正的精英,也没有摆脱坐井观天的束缚,自然就不了解现实,而产生了随大流、盲目相信的冲动。

娱乐圈明星,在你眼中,就是男神/女神的存在。但是,这些人会吃喝拉撒,也会打嗝放屁,更会有不堪的一面。

各路大老板,在你眼中,就是精英天才的存在。但是,有的老板是凭借靠山起家的,有的老板是靠踩着前妻上位的,有的老板是通过害人利己发财的。天才,跟他们貌似不沾边。

各领域的专家,在你眼中,就是行业领头羊的存在。但是,不少专家都是通过“拼酒量,讲关系”上去的,以至于不少专家都是“砖家”。而这一切,你没了解过,所以你就不知道。

正是因为不知道,所以我们才会盲目相信一些人,盲目随大流,被人割了韭菜都不知道。这,不就是缺乏祛魅思维的恶果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

真正的祛魅,并不是否定一切,而是以“理性”的视角看待问题。

何谓理性?就是“一加一等于二”,而不是“一加一等于三”。

问题是,在这个纷繁复杂、信息爆炸的年代,无数“一加一等于三”的事件层出不穷。而我们,都会相信“一加一等于三”。

就拿“工作”来说,不少人都认为内卷最重要,哪怕透支身体也在所不惜。

这不就是妥妥的糊涂吗?身体,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重中之重,人们却不重视。而对于“一加一等于三”的透支行为,却无比重视,岂不是轻重不分了吗?

大家都这样说的,未必就是正确的。大家都这样做的,未必就是对的。正确与否,不在于有多少人去做,而在于它是否符合理性、科学,以及逻辑。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