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淮安区发改委紧扣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提升站位、深化认识、把握机遇,务实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全力落实惠企利民政策,不断激活发展动力,释放政策红利。

落在“实”上,信用修复助企业。该委组织信用服务机构为失信企业提供信用修复服务,采用容缺受理机制,简化经营异常名录信用修复流程,将修复时限从5个工作日缩短为即时办结,引导并协助失信市场主体重塑信用。坚持柔性执法、精准执法,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实施包容审慎监管。

落在“细”上,民生实事暖民心。该委组织工作人员深入一线,精准对接政策惠及对象,及时执行“三降费”政策,切实保障民生。持续实施农产品初加工电价政策,建立发改、市监、供电、信用转供电联合巡查工作机制。指导新奥燃气公司严格执行阶梯气价政策,经民政部门确认的低保户、农村“五保户”和市总工会确认的特困职工家庭,每户每月享受天然气优惠8立方米,同时加大对企业违规收费治理力度。

落在“精”上,资金补助促发展。设备更新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既促进经济增长又推动转型,既利于企业又惠及民生。该委积极响应国家和省、市号召,结合实际认真梳理、提前规划、系统研究。创新措施,强化资金支持,为进一步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提供有力支撑。积极争取超长期国债、中央贴息资金和省、市相关专项资金,落实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贴息政策。全面支持制造业、服务业、社会服务领域等更新改造设备优化政策。该委审批窗口全力为文旅、经济开发区、住建、卫健等单位提供业务指导、代办帮办“延时办”及“容缺办”等服务,在最短时间内保障项目完成立项。目前,该委已向上申报超长期国债设备更新项目10余个。(通讯员 赵继云)

(来源:淮安区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