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

烟叶强、烟区美、烟农富,打造烟叶高质量发展贵州样板

贵州:打好发展“组合拳”助力烟农“奔富路”

人民网记者 王秀芳

揭膜、追肥、上厢……当前正值烤烟旺长期,贵州省镇远县金盆烤烟种植基地内,烟叶长势清秀,村民们分工明确、有条不紊,一派热火朝天的农忙景象。

“在4月份的移栽关键期,我们组建了专业服务队,采用井窖式移栽打孔器,每人每天打孔7到8亩。现在,我们利用培土机疏松土壤,优化烟株生长环境。”镇远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副经理蔡翼杨介绍,金盆烤烟种植基地共有140亩,专业服务队使用各类型农机,既提高效率,又减少了用工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镇远县金盆烤烟种植基地内,烟农们正忙着移栽烟苗。人民网记者 王秀芳

通过烟草补贴,指导帮助烟农专业合作社组建育苗、机耕、移栽、植保、采烤、分级等环节专业服务队,分时段、分工种为烟农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保障,确保烤烟增产,烟农增收。这是贵州提升烟叶品质、增加烟农收入的举措之一。

烤烟是贵州重要的农业产业。作为全国重点卷烟工业企业的重要原料基地,贵州始终以高质量发展为统领,紧盯稳产保供、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持续完善产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奋力打造烟叶高质量发展的贵州样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育苗大棚内,烤烟秧苗青翠欲滴。人民网记者 王秀芳摄

设备升级 种植端降本增效

“120亩地,用旋耕机10来天就能耕好,省时省力、省心省钱。”盘州市石桥镇麻玉岗村,村民冯明德驾驶旋耕机在烟田来回穿梭。他的身后,刚翻耕的土地松软又肥沃,一片蓬勃之景。

威宁县秀水镇千亩坝上,三台马力十足的1204拖拉机组装着不同功能的设备在田间作业,捡膜碎土、深翻深松、旋耕起垄,机械所过之处,原本杂乱的土地变成了一行行平整笔直的烟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机检修。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供图

福泉市陆坪镇浪波河烤烟育苗大棚内,烟农们在剪叶机旁忙碌着。“剪叶的目的是控大促小,我们自行设计制造了9台剪叶机。相较人工剪叶,机器的效率提高10倍以上。”福泉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烟叶管理股股长邹敏杰颇为自豪。

农机齐上阵,春耕生产忙。作为全国第二大烟叶产区,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公司)集中政策、产业、科研等资源,创新育苗洗消装播、整地施肥起垄覆膜、烘烤编装卸“三个一体化”机械化作业模式,推动农机装备在“耕、种、管、收”全过程运用。

加速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是推进烟区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针对武陵秦巴山区地形特点,贵州烟区研发生产了一批适宜丘陵山区缓坡小地块自走式采收转运机械,解决部分地区采收环节“无机可用”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烟农利用起垄机进行高标准起垄。张洪霏摄

除自主研发外,贵州还利用补贴购置、“赛马”选型等引进完善现有适配农机。去年8月,一场特殊的钢铁“赛马”大会在遵义市播州区的烟田里拉开帷幕,河南、山东、浙江多家农机厂商携多类烟用机械“同台竞技”,吸引了众多烟农和附近村民参观。

“这种模式好!原先想买烟草农机,周边市场上就那几样。现在‘展销会’开在家门口,农机种类多、功能全,操作效果一目了然。”“赛马”现场,烟农曾康要了好几家厂商的电话,就等赛后入手几样趁手的设备。

探索烟用农机研发改进路径,加大适配农机引进推广力度。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坚持自主研发和引进推广“双轮驱动”,探索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机械化机制和模式,推动烟叶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人机植保飞防。张洪霏摄

绿色防控 管护端稳产提质

病虫害一直是影响烟叶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蚜茧蜂和性诱剂生物联合防控是目前烟草广泛应用的技术。黔东南州烟草专卖局(公司)以施秉县“烟叶生产绿色防控基地”为载体,实现全州烟区蚜茧蜂生物防控、性诱剂物理防治全覆盖。

黔东南州烟草绿色防控试验基地位于施秉县上翁哨村,最初是烟蚜和蚜茧蜂保种点。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16年由黔东南州烟草专卖局(公司)与州农委联合建设,挂牌成为黔东南州烟草绿色防控试验基地,2019年增加蠋蝽养殖。

“蠋蝽是一种捕食范围广、适应能力强的天敌昆虫,可捕食40多种农业害虫,对烟青虫、斜纹夜蛾等有很好的防控功效。”施秉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烟叶管理股副股长谭燕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黔东南州烟草绿色防控试验基地内,正在繁育的蠋蝽和蚜茧蜂。人民网记者 王秀芳摄

走进黔东南州烟草绿色防控试验基地,技术人员正忙着扩繁蠋蝽和蚜茧蜂。这个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绿色防控基地,今年将为全州各烤烟县(市)提供蠋蝽180万头,防控面积6万亩;蚜茧蜂1500万头,防控面积3万亩。

“蠋蝽和蚜茧蜂不仅用于防控烤烟病虫害,还可以运用在蔬菜、水果和水稻、玉米种植上。”谭燕告诉记者,通过天敌昆虫“以虫治虫”,能有效提高农作物的安全性。

生态安全,绿色防控是关键。一直以来,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始终坚持“绿色、生态、低碳、循环”的烟叶发展理念,积极落实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逐步构建了“农业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重点、物理防治为辅助、化学防治为补充”的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为绿色生态优质烟叶生产保驾护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黔东南州镇远县魏家屯烟区大田长势喜人。张洪霏摄

目前,贵州全省蚜茧蜂、蠋蝽等生物防控技术已累计在烟草和大农业上分别推广2200万亩、1340万亩,实现植烟区域全覆盖、防治烟蚜的农药零施用,逐步走出了一条防控减本、提质增效的产业发展之路。

夏日时节,黔中大地满眼皆绿。行走田间,横竖成行的烟叶郁郁葱葱,随风摇曳,一曲“烟叶强、烟区美、烟农富”的动人乐章正徐徐奏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