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秦陵一号铜车马“回家” 秦毅 摄

“考古发掘太不容易了,考古工作人员在厚厚的黄土地上一层层地剥离泥土,才把如此震撼的铜车马最终呈现在世人面前。”近日,山西游客杨女士带着儿子在陕西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铜车马博物馆中,一遍遍地看秦陵铜车马坑模拟考古数字成像,在三维模型数据和多媒体技术的加持下,他们如同置身考古发掘现场,亲历铜车马的考古清理过程。

两乘结构完整、装饰华丽、雕塑精美、工艺精湛的青铜车马一前一后伫立在巨大的玻璃展柜内,逼真地再现了秦始皇帝御用马车的原貌。对于近期前往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游客而言,他们是40多年来首次在秦陵铜车马的出土地点同时饱览两乘铜车马文物原件的幸运参观者。

4月18日,在历时3年精心保养维护后,秦陵博物院将一号铜车马搬迁至秦陵铜车马博物馆并安放在展柜中。这是继2011年之后,两乘秦陵铜车马的原件再度同时向公众展出,也是两乘铜车马首次一并在其出土地点面向公众展出。

1978年,考古人员在对秦始皇帝陵周围区域进行考古勘探时,在封土西侧发现了一个精致的马头上的饰件,后经详细勘探确认了这是一个面积有3000多平方米的陪葬坑。1980年12月,在该陪葬坑Ⅱ区的第一耳室出土了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出土时,两乘铜车马面西前后排列,前面的一乘是立乘车,后面的一乘是坐乘的安车,按照前后顺序分别编号为一号车和二号车。

虽然2000多年深埋地下,木椁全部腐烂,两乘铜车马已被压成了3000余块碎片,但其一出土就被考古学家称为“人类古代文明史上一大奇观”,被誉为“青铜之冠”。“作为青铜铸造史上的代表作品,其铸造技术、彩绘艺术均达到了高峰。铜车马中包含的信息和物化证据,对中国古代车马及相关物质文化的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秦陵博物院相关工作人员说。

为了更好地体现铜车马的重要价值,解决原有展厅面积狭小、不利于全面展示等问题,同时让铜车马回到出土地点,作为202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陕西主会场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秦陵铜车马博物馆建成试开放,两乘铜车马得以有条件离开秦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文物陈列厅”,搬回新家。在二号铜车马开始对外展出时,秦陵博物院开启了对一号铜车马的全面保养维护工作。

铜车马博物馆为全覆土地下建筑,通过序厅、3个主题展厅及观众互动区,全面展示了铜车马的发掘历程、艺术魅力、技术成就以及相关历史文化背景,立体呈现了铜车马的发现、发掘与修复过程,使公众得以深入了解这一中华瑰宝。

“从原先四五百平方米的展示空间搬到建筑面积有8000平方米的新馆,铜车马博物馆的建成开放是对秦陵出土彩绘铜车马展示的改善和提升。”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李岗表示,遵循《威尼斯宪章》“古迹不能与其所见证的历史和其产生的环境分离”的理念,铜车马博物馆选址在秦陵封土西南角,实现了让铜车马回到出土地点。

“当一号铜车马被安全搬到新家,展柜完全封上的那一刻,我们所有参与了文物保养维护工作人员的心才算真正落地。”在两乘铜车马携手亮相迎客之际,秦陵博物院文物保护部副研究馆员刘江卫说。

X光探伤、超景深显微拍照……3年来,文物保护工作者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对一号铜车马进行了系统、全面、科学的保养维护。“此前,我们也对一号铜车马进行过探伤,但没有这次做得全面。”刘江卫表示,利用X光探伤技术,准确地揭示了铜车马的结构、焊接、修复痕迹及早期修复报告中未能体现或描述的细节。通过超景深显微技术,可以更加清晰直观地看到铜车马上彩绘的情况。此外,利用等离子体辉光放电仪可以对早期的一些修复的痕迹进行观察,通过不同修复材料在辉光下产生的不同的光学反应,去分析文物保存状况。

“这次的保养工作,我们有很多收获。我们发现铜车马的制作工艺当中,有一个像现在汽车上的万向节的装置,它可以360度旋转。这对于当时的工艺来说,是非常先进的。这也意味着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我们对铜车马的认识进一步增加,检测的精确度越来越高。”刘江卫说。

“秦始皇帝陵是我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多年来我们一直遵循‘最小干预、真实性、完整性’的原则,对秦陵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发掘、保护、展示和修复工作。”李岗表示,虽然目前对一号铜车马的修复维护暂时告一段落,但研究和养护是没有止境的。今后将进一步加强文物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加大利用数字化技术展示和解读铜车马的内涵价值,擦亮秦陵及兵马俑这张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金名片。

2024年6月20日《中国文化报》

第8版刊发特别报道

两乘秦陵铜车马在出土地列队迎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