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见了我一个高中同学。她们一家四口住在单位的廉租房里,四口是加上帮忙看孩子的公公。

房子一共60平,两个卧室、厨房、客厅、卫生间、阳台一应俱全,被每个部位分割之后,每个地方都很小很小。

廉租房质量很差,哪哪都差,墙成块成块地掉皮,安装窗帘都没法打孔,因为一打,那个地方就碎了,水泥太少,沙土太多,不成形。而且动不动停电,电梯也坏,人被关进去几次。

我说你们把商品房装装呗,住廉租房太影响生活质量了,停水停电,根本就不是正常的生活

你们的新房不装不还得交物业费吗?不如装装趁早搬走。她说没钱。我说我有个同事装修是贷款,好像利息也不高。

她说,不想贷款了,郑州那套房子就是贷款装修的,还有房贷,每月还贷的日子太难过了。

说起来我那个装修贷款的同事,日子也是悲催,当初连3万块钱都没有,每月工资一发,还完房贷,自己什么都不剩了。

房子买在高位的那批人现在是被架起来了,房子已经降了几十万了,但是自己还得按照原来的房价还房贷。

不要吧,前期已经投入大几十万了,继续还吧,觉得自己亏,关键还无处诉说。不是光买在高位的那批人,是那几年买房子的所有人,都被架起来了。

大家都在赌房子重新回到高位,我觉得很难。为啥呢?根本原因是年轻人不玩了,没人接力了,房子完全变成居住性质了,关键贵了年轻人还是不买,宁愿租房。

是“房子=家”的观念变了,95后、00后才不管有没有房子,挣了钱吃喝玩乐体验人生才是最重要的,不愿意把自己的一生绑在房子上了。

他们也想要一套自己的房子,但是前提是不要影响生活质量,你说因为要一套房子,咖啡不敢喝了,衣服不敢买了,火锅不敢吃了,不能出去旅游了,这不行,在能保证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可以买房子,否则免谈。

所以现在进入了拉锯战,价格高,95后说我不买。价格低,土地拿不到,就是现有的房子,原来的成本也太高了。看看最后谁能赢过谁。

我的那些同学们,生活紧巴巴的都是因为买了房子,每月7、8千的房贷,就是被架起来的那批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要供养那套房子,导致消费降级严重,能不花的都不花了,能少华就少华,甚至一些日常必需品都在压缩。

我们为啥比别人轻松一点,是因为我们挣得多?不是,是当年我们没用杠杆把钱套在房子上。我之前一直想换一套160平四室的房子,今年完全没这个念想了,不想再为房子投资一分钱了,我更想把钱花在看世界上面。

年初的时候,有人团购房子,说有内部价,当时还没开卖,我蠢蠢欲动。现在也没信儿了,可能不会开发了,我问了一下我自己,开发了我还会买吗?不会,这个年头,买期房的才是真傻,现房都没人要,别说期房了。

80后、90初这一批人,除非父母有资本有远见,早很多年在城市买了房,买的晚的,几乎都被架起来了,不管在哪座城市。

不是个人决策失误,是摊上了,因为那几年不买房的才是傻子,都在讲求早买早收益,谁能想到会跌得一塌糊涂呢。

我的观点与新一代人是一样的,改善性住房可以换,两个条件:第一,我突然挣了几百万,买一套房如买一套衣服一样。第二,房子降到很低,低到我花钱了也觉得无所谓。

归根结底还是那个标准——不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这些大件物品,一旦影响了生活质量,那就不值得购买。

不知道大家转过这个概念没,现在你住什么房子你开什么车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吃喝玩乐尽情体验生活,就像我转发的李银河老师的那条视频,“这个世界上真正奢侈的是悠闲。人,四处奔走,尽其所能占有各种生活必需品,生活必须得以满足之后,就尽其所能占有各种奢侈品,归根结底,所有的奢侈品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真正的参透,其实是彻底的悠闲,无所事事,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无论做什么,最终均无价值,最终灰飞烟灭,唯一自己能够把握和享用的只有自己的时间。”

我是“活在当下”原则的坚定实践者,这四个字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做到很难,不过,一想到生死,几乎就能瞬间做到了。

时代在变,风云变幻,10年、20年之后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都会发生巨变,居住方式也会发生变化。而且,从80后开始,我们都可能活到110岁。一切都不一样了,原来老一辈看重的东西都被年轻人抛弃了,就是玩的东西不一样了,我觉得这是好事。

如果问我对被房子架起来有什么看法?我的看法是及时止损,享受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