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媒体报道了一种由“食人菌”引起的严重疾病正在日本蔓延。根据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公布的数据,截至6月9日,日本的“食人菌”感染症病例已达1019例(2024年)。有报道称,这种“食人菌”导致的疾病病死率高达30%以上

我国与日本是邻国,有人担心:“食人菌”对我们是否有健康威胁?近期赴日旅游是否存在风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食人菌”的来历和其带来的健康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非新的病原体

并非新的病原体

“食人菌”的病原体是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 GAS),又叫化脓性链球菌这种细菌并不罕见,也不是新出现的类型化脓性链球菌通常引起的疾病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在少数情况下会引起严重败血症,甚至是更致命的疾病。其所引发疾病中最严重的就是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STSS),也就是上文提到的“食人菌”疾病。

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一旦发生,往往进展迅速,可在1~2天内导致患者休克和多器官衰竭,30%~60%的患者可能会因抢救无效而死亡

引起STSS的病原菌,其实可能存在于很多健康人的咽喉和皮肤上。这些人的咽喉和皮肤虽然有细菌,但并没有症状,细菌和人体处于和平共存的状态

可能引发多种疾病

可能引发多种疾病

咽峡炎

化脓性链球菌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通过呼吸道感染这种细菌,很多人可能就会出现急性咽峡炎的症状,比如发热、咽痛、声音嘶哑等。患者很可能有扁桃体红肿,甚至扁桃体上还有黄白色的脓苔。各年龄段人群都可能染病。

猩红热

化脓性链球菌也是引起猩红热的病原体。猩红热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我国以5~6月和11~12月多见,发病年龄以2~15岁的儿童青少年为主,其中5~9岁年龄段儿童更为多见。

猩红热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和全身红色皮疹,患者也可以有扁桃体红肿化脓、草莓舌等表现。更主要的表现是皮肤猩红色皮疹,用手指压之会褪色,患者的皮疹隆起如“鸡皮疙瘩”。

猩红热是我国法定传染病中的乙类传染病。一旦发现猩红热病例,需要按照相关制度进行上报和管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皮肤症状

很多人的皮肤上存在这种细菌,但绝大部分处于无症状携带状态。一旦皮肤破损有伤口,这种化脓性链球菌就可能从伤口进入体内,导致皮肤软组织感染,表现为丹毒、蜂窝织炎等,通常患者会有皮肤局部红肿疼痛的症状。

侵袭性感染导致的疾病

大部分人通过呼吸道或者皮肤感染化脓性链球菌只是引起局部症状,如果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都能顺利康复。但是,少数人会因为细菌进入血液导致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严重的问题。医学上把波及全身的化脓性链球菌感染称为侵袭性感染。侵袭性感染会导致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腹膜炎和脑膜炎。

链球菌中度休克综合征

链球菌中度休克综合征以发展迅速、救治难度大、病死率高而著称。这种疾病虽然会夺人性命,但并不完全是细菌对人体的破坏,而是这种细菌激活了人体过度的免疫反应,使人体免疫系统释放了过度的细胞因子,最终导致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其本质是感染诱发的过度炎症反应。

变态反应疾病

化脓性链球菌感染还会诱发一些变态反应相关疾病,例如风湿热,这种病通常发生在感染化脓性链球菌后的3周左右。而肾小球肾炎多发生在感染后2~3周,反应性关节炎常常发生在感染后10天内。

感染后该如何治疗

感染后该如何治疗

在没有抗生素的时候,化脓性链球菌感染是个严重的问题。不管是儿童的猩红热、成年人的咽峡炎,还是产妇的产褥热,都可能危及生命。还有,意外受伤就能导致局部出血,皮肤软组织感染甚至会发展至败血症。但有了抗生素之后,化脓性链球菌感染就很少出现危及生命的情况了。截至目前,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类抗生素治疗化脓性链球菌感染仍然非常有效

需要强调的是患者一旦确诊,使用抗生素应足量、全程,按照医师的嘱咐完成疗程。很多患者在接受抗生素治疗2~3天后,症状明显好转。提醒大家注意不要过早停药,过早停药会有病情复发的风险,还会增加细菌耐药的风险。

化脓性链球菌感染导致呼吸道或者皮肤软组织感染的患者,只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大部分都能顺利康复。而防治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需要对高风险人群进行宣传教育,力争早识别、早治疗。目前资料分析发现,有以下危险因素的人群可能是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的高风险人群:

年龄大于50岁

糖尿病并且血糖控制欠佳

近期有手术史

有皮肤伤口或者皮肤疾病(水痘或者带状疱疹、皮肤癣、外伤都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静脉吸毒

恶性肿瘤

肥胖

有外周血管疾病等

值得注意是,今年日本报道的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人群中也有部分30~50岁患者,目前尚不清楚这些人发病的风险因素。

“食人菌”会扩散吗

“食人菌”会扩散吗

由于化脓性链球菌本身就在世界各地都很常见,所以目前并不存在范围继续扩大的问题。而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的病例大部分是散发的,多通过皮肤伤口感染,而并非呼吸道感染或者接触感染,所以,我国公民不必过度担忧。赴日旅游只要做好卫生防护,也不需要特别担心。

重要提示

重要提示

今年,我国猩红热病例有所增加, 大家应该对呼吸道感染途径做好防护,同时也要对学龄儿童加强监测和健康宣传。儿童如果出现发热、咽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向老师报告,不要带病上学。

日常生活中,我们皮肤表面和环境中都可能存在化脓性链球菌。如果皮肤有伤口,要及时冲洗干净和消毒,可以用无菌纱布或者创可贴覆盖伤口,减少感染风险。如果伤口出现红肿、化脓、疼痛等感染现象,要及时就医。

作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 李侗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