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6月20日报道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6月18日报道,中国农民在该国最大的沙漠中种植了小麦,他们正在努力将干旱地区变成沃土,并加强粮食安全。

据官方媒体报道,在中国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边缘,400公顷小麦作物的首次收割正在进行。

中国是世界上沙化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官方数据显示,中国近3亿公顷的沙化土地——由于各种因素而退化的土地——影响着4亿多人的生产和生活。

新疆五征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建军表示,该项目的单产超出预期。

他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批小麦容重为825克每升,达到一级小麦标准,亩产量超260公斤。”

王建军说,该公司的目标是通过改进种植技术争取使冬小麦产量突破每亩400公斤。

报道称,近年来,在全球市场动荡、气候变化对粮食来源产生影响以及地缘政治复杂化的背景下,中国加大了保障粮食安全的努力。

这批冬小麦是去年10月在新疆喀什地区麦盖提县种植的。

根据新疆气象部门2021年的统计数据,麦盖提县属于典型的沙漠气候,年平均降雨量为42.3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2349毫米。

王建军说:“在过冬、抗风沙、抗旱等一系列恶劣条件考验后,麦苗成功存活。”

为了在恶劣的条件下种植小麦,王建军的公司在山东省日照市援疆指挥部的支持下,通过技术创新,研发出一套适合沙漠的水肥管理及栽培模式。

“为了让冬小麦在沙漠存活,我们积极增施有机质和固沙保水剂,喷施植物抗菌剂,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水肥的利用率。”王建军说,水肥控制全程通过手机APP操作,实现定时定量施肥,做到节水节肥。

麦盖提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韩勇表示,该团队力争沙漠麦田种植面积在5年内突破3300公顷。

据报道,中国三分之一的盐碱地位于新疆,该地区一直在努力提高农业产量。

2023年,新疆粮食年产量达到创纪录的2120万吨。据称,新疆今年的目标是年粮食总产量不低于2200万吨。

据新华社报道,2023年,该地区的粮食种植面积达到280万公顷。

该地区还将自己定位为全国农牧产品的供应者。

小麦并不是在新疆沙化土地上种植的第一种作物。2018年,中国科研人员在该地区成功收获了超过470公顷的抗旱旱稻,这是他们在戈壁沙漠中培育的一个品种。

据当地媒体报道,这种水稻品种比未经改良的水稻更适合新疆的干旱环境。(编译/胡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3日,在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山普鲁镇依勒达木村的一块麦田里,收割机正在收割成熟的小麦。(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