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正文

近年来,一些不法生产经营者进行制售“特供”“专供”“内供”党政机关和军队酒品的行为,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严重损害党政机关和军队形象。为维护市场经营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全国市场监管系统近期开展了“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制售“特供酒”违法行为。为此,化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特向广大消费者发出如下消费提示,以期引导大家理性消费,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

1认清“特供酒”的本质与危害

“特供酒”是指在酒类商品的标签、说明书、包装、广告、宣传物品上印刷或宣称“特供”“专供”“内供”党政机关和军队等类似标识内容。在很多消费者心中,带有“特供”“专供”“内供”标签的产品,有着获取渠道特殊、独家供应、稀有等特殊属性,但其实“特供酒”“专供酒”“内供酒”等都属于违法商品,此类产品往往是将小酒厂、小作坊生产,成本低廉的白酒,经过包装,进行虚假宣传而成,市场上流通的“特供酒”均为假酒,是不法分子扰乱市场秩序的“工具”,这些产品往往以高价销售,却并无任何特殊品质或价值。其背后隐藏的是不法商贩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和对市场秩序的破坏。购买“特供酒”不仅可能遭受经济损失,还可能因饮用不合格产品而危害身体健康。因此,消费者应认清“特供酒”的本质,切勿盲目追求所谓的“特殊待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百度网图

2警惕“特供酒”的宣传陷阱

不法商贩往往利用消费者对“特供酒”的误解和好奇心理,进行虚假宣传。他们可能通过广告、社交媒体等途径,宣称自己的产品具有某种特殊身份或背景,以此吸引消费者购买。消费者在面对这类宣传时,应保持警惕,不轻信、不盲从。同时,我们也呼吁广告主、广告发布者及相关生产经营者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设计、制作、代理、发布“特供酒”广告和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酒类商品

消费者在购买酒类商品时,应选择正规渠道,如大型超市、专卖店等。这些渠道通常有严格的进货审核和质量控制机制,能够确保所售商品的品质和安全。同时,消费者还应注意查看商品的包装和标签,确保商品信息清晰、准确。对于来源不明或价格异常的酒类商品,消费者应保持警惕,避免购买。

4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消费者在购买酒类商品时,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发现可能存在“特供酒”问题时,应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我们也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到“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中来,共同打击制售“特供酒”的违法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我们再次呼吁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警惕陷阱、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酒类商品,并积极参与到“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中来。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彻底铲除“特供酒”这一市场毒瘤,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安全、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如遇违法行为,请及时拨打12315或12345进行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