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

“一湾酉水穿镇过,两岸风景入画来”。行走在“最美生态公路”迁清公路绿道上,遥看酉水河在摩崖石刻“天开文运”之下缓缓流淌,健身的居民给晨光中静谧的酉水河增添了活力,城市夜生活又带来不一样的“烟火气”……随着“酉水明珠”建设不断推进,如今的迁陵镇已是当地人民心中宜居宜业的理想小城,而最令人心安的是那无处不在的“平安底色”。

近年来,保靖县公安局迁陵派出所主动融入和服务地方发展大局,围绕“酉水明珠”“幸福迁陵”建设蓝图,结合城关镇特殊定位及警情规律,对标“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的主防要求,以“两队一室”警务模式为引擎,推动党建引领的警地融合治理体系,抓好社区、学区、园区“三区”县域风险防控治理重点,走出一条具有迁陵特色和公安特点的“一领二融三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之路。

“两队一室”引领 下好治安防控“先手棋”

迁陵镇总面积374.43平方公里,实有人口10万余人,流动人口较多,治安问题突出。该所积极推动基层警务现代化建设,实行“两队一室”模式,提升辖区社会治安整体掌控力。

综合指挥室改变传统的被动接警模式,深入推进“大情报”全面主导警务战略,整合各类警务资源,迅速研判形势,精准处理每一起警情,对“一人多报、一地多报、多人同报”警情及反馈线索,第一时间组织研判,集中调度后形成治理指令交给两队办理,有效实现“降警情、控发案”。

综合指挥室根据酉溪公园酒吧一条街警情及发案特点进行研判,要求社区民警针对打架斗殴、酒后滋事的问题进行整治。联合迁陵镇政府开展联合检查5次,对经营场所下发整改通知书10份,开展专项巡逻120余次,盘查可疑人员200余人次。经过大力整治,该区域治安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相关违法案件今年以来发案1起,同比下降75%,营造了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

以社区警务队为先锋,结合迁陵镇城区商圈多、楼栋小区多的实际情况,民辅警们每天都下到社区,每周与社区书记、治保会主任、物业经理、网格员等联系见面,随时掌握了解社情民意,摸排违法犯罪线索。目前共采集人口信息97656人,房屋45570户、单位735家,收集各类线索60余条,确保了“底数清、情况明、动态准”,为管理和防范夯实基础。

民生小案已成为影响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只有办好小案才能让群众真真切切受益。案件办理队把破群众关心关切的侵财类案件摆在首位,力争做到快侦、快破、快挽损。去年以来,案件办理队共侦办民生案件40余起,打击处理各类违法人员50余人,为群众挽回财产损失约20余万元。

自“两队一室”运行以来,去年辖区接警率、刑事、行政立案实现了“同期三连降”,受理各类案件同比下降达45%,实现了辖区社会治安秩序良性循环。

推动“警地融合” 布好齐抓共管“一盘棋”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党建引领的警地融合治理体系,推动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社会综合治理“派出所主防”大格局。

警地融合离不开党委、政府的支持。该所借势发力,依靠党委政府统筹推动、协调各方、形成合力。

去年底,按照县平安办安排部署,该所积极推动,迁陵镇人民政府组织党员干部、网格员、“三长”等多方力量参与出租房屋流动人口清理。已清理租住房700套,空置房1237套,自住房3586套,登记流动人口约600人,成功扭转了长期以来公安机关单打独斗的被动局面,高效实现了“以点带面”“以房管人”。

成立“酉情调解室”,聘请1名退休老干部驻所调解矛盾纠纷,让群众有地方“找个说法”。依靠“四源共治”,构建政府主导、综治统筹、派出所预警、人民调解参与的矛盾纠纷多元调处格局。2月27日,杨家村一村民在尚有争议的土地建房导致砖墙被另一村民损坏,民警将情况上报给迁陵镇“四源共治”工作站后,汇集综治、司法、国土、派出所、村委等力量到现场拉尺子、划边界、反复丈量、仔细核算,经多次调解后于3月22日使双方签订了调解协议书,让这场持续多年的土地纠纷得以解决。去年以来,该所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

建立“片区+警网”融合的城乡联勤联防机制。立足警务协作区,建立“1+4”片区警务协作机制,以迁陵所为主体,集合复兴、阳朝、长潭河3所农村所力量实行片区合成化联勤,联动开展“案件联办、应急联处、风险联管、防范联动”4项工作。推进社区(村)警务与网格综治管理一体化融合发展,建立“1+X+N”联勤联防机制。即配备1名社区民警,2名社区辅警(1名村辅警)和若干名社区(村)综治专干、网格员、保安员、片长、组长、邻长、护林员等综治力量加入的城乡警务团队,共同开展巡逻防范、邻里守望、帮扶教育、线索搜集、纠纷调处、隐患治理等警务活动。今年以来,辖区刑事发案同比下降59%,行政发案下降52%,实现了打得好、防得好、管得好、秩序好。

加强“三区”治理 走好风险防范“关键棋”

社区、学区、园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础单位,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迁陵镇社会经济发展和治安稳定,该所将突出“三区”治理作为县域风险防治的重点。

建立健全社区风险常态化排查工作机制,依靠社区“一警两辅”和农村“一村一辅”,加强迁陵镇11个社区、29个行政村的149家治安管理行业场所及重点单位、1000余家街面商铺,9296名从业人员的管控。特别是,对老天桥棚改拆迁区域的闲置院落、空置房屋,老西门口街道巷陌,城乡结合部废弃厂房、采石厂以及农村偏僻区域路段等容易滋生违法犯罪重点场所逐一排查,排查整改各类重大消防隐患21个。

学生安全涉及千家万户,群众十分关切。该所组建3支队伍搭建由内到外的校园安全防线。明确5名所班子担任辖区中小学校、幼儿园法制副校长,围绕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性侵、防溺水、防欺凌、防电信诈骗等多个维度,为学生上好法制安全公开课,筑牢学生自我保护的心理防线。组织8名民警、22名辅警对标属地32所学校,常态化开展校园安全大检查专项行动,指导校园建立内保管理规范,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确保提前发现隐患苗头,第一时间接警处理,织密学校内部防线。组织29名村辅警在学生上下学期间落实“高峰勤务”和“护学岗”,严格排查校园门口及周边可疑人员和车辆,提高校园周边管控率和处置率,维护校园周边治安防线。

此外,还将钟灵山工业园、创新创业园和农村产业园作为防范的主战场。为护航2个园区近百家企业营商环境,该所加强与园区管委会的沟通协作,建立健全了园区重大风险联防联控和案件线索发现移送机制,明确社区民警对点联系,建立园区警务室,定期开展巡逻防控、安全检查、隐患摸排、纠纷调解等工作,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余起。对扁朝油茶茶园,踏梯、普溪百亩柑橘园等4个农村产业园加强警务支援,整合29名村辅警成立一支值勤队伍,聚焦农村道路交通隐患治理、农资纠纷排查化解、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等重点领域,不断做实做细“田间警务”,确保打好护农“组合拳”。(张红军、何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