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汽车智能座舱还能怎么卷?语音助手可以简单操控车内设备、导航已经是初阶玩法了。随着华为、小米、星纪魅族等手机玩家入局,以汽车为中心,将人、车、家打造为智能生态,或以全场景为目标,实现多端互联,提供差异化体验,成为玩家们PK智舱的新方向。

文 |魏冰

编辑 |新言

运营 |土豆

智舱卷向“车手互联”

在大城市开车,和堵车一样令人头痛的,是有些大型商圈的停车场大得像迷宫一样,方向感不好的人,停完车就再也找不到自己的车了。购物一小时,找车半小时,这段子道出多少人的无奈。

遇到这样的用户痛点,汽车智能化便体现出优势来。

“停车之后,手机卡片会显示停车的楼层、车位编号、停车时间等信息。”购物结束,手机会指引你寻车,根据距离指引、方向指引、高度指引等综合能力,快速找到车辆。

这是Flyme Auto(星纪魅族打造的车机系统)的超会寻车功能。6月19日,星纪魅族“智感无界·Flyme AIOS”媒体沟通会上,领克08车主、魅族手机用户刘行,也曾遇到在茫茫车海中找不到车的窘境,有了Flyme Auto后,类似的用车困扰便不再是问题了。刘行分享道,Flyme Auto甚至可以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帮助车主解决找车难题。用户也无需担心手机内存空间承压,每当车主到了下一个停车点,新的照片会自动覆盖旧的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星纪魅族Flyme Auto。图 / 星纪魅族官方微博

当汽车电气化转型来到下半场,智能化成了新的比拼方向。智能座舱作为智能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没有哪个车企甘心落下。

上述案例,正是智能座舱赛道,萌发的新赛点——车手互联

所谓车手互联,即车机和手机的无缝连接。刘行告诉每人Auto,车手互联能为用户带来许多便利,比如要自驾去朋友分享的一个地点,在手机上打开朋友发来的位置,上车之后,不用向车机系统发语音指令,手机上的导航会自动“流转”到车机上,省去了在车机屏幕上搜索、再确认的繁琐步骤。

通过Flyme Auto,能够实现手机与汽车的无感互联。汽车可以与手机实现算力、数据、账户、甚至是全生态共享。好处之一是,手机里的应用软件可以直接在车机系统使用,无需重复下载安装。

“只要手握魅族21 Pro,上了Flyme Auto的车,生态就会完完整整自动连到车上,成为车机的生态,手机的应用完全可以在车上操作。用户会得到一辆更智能、更懂自己的车。”Flyme Auto产品负责人由帅举例,比如,用户正在用魅族手机听音乐,上车的时候系统会自动识别,并将其正在享受的音乐流转到车机上,且过程中不会中断播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手机应用可以自动流转至车机系统。图 / 星纪魅族官方微博

当然,手机解锁上车、导航流转和应用跨界等只是基本功能。当用消费电子能力赋能汽车后,汽车就成了一个可移动的大型智慧终端。除了上述场景,搭载Flyme Auto的智能汽车还可以实现多形态桌面、小窗模式、一镜到底、Smartbar、连续语音交互、多维智能场景等功能。这些场景能够明显提升用户的驾乘体验。比如,在开车导航时,需要使用其他应用,可以打开小窗模式,地图关键信息可自动避让,不用担心导航画面被遮挡。

去年3月,星纪魅族率先提出“手机域”的理念,即超越底盘域、动力域、车身域、座舱域与自动驾驶域之外的“第六域”,手机连接汽车以后,成为汽车的一个零部件,源源不断地为整车输送新功能。

星纪魅族OS研发部产品总监金鹏也告诉每人Auto,手机域的概念更像是车的一个算力中心。

因此,即使车机系统自身的算力不够高,用户也能享受流畅的车机体验。因为手机借用车机的屏幕,但占用的是手机的算力。

星纪魅族集团副总裁彭翻举例,在车里使用腾讯会议开会,实际上进程是在手机里运行,只是使用车内的麦克风、摄像头等硬件,在保证沉浸式的体验同时,对车机并未形成算力侵占。“我们还能做到辅助OTA,保证在弱网、无网环境下的流量共享。”

目前,Flyme AIOS(即星纪魅族打造的无界生态系统,Flyme Auto是Flyme AIOS在智舱领域的延续)已经在领克08、极星4、吉利银河E8、领克07、领克Z10、吉利银河E5几款车型上搭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吉利银河E5。图 / 吉利汽车官方微博

星纪魅族还和领克联合打造了平板电脑Co Pad,搭载在领克07上。通过Flyme Link,实现生态数据和车共享的同时,Co Pad还可以联动前排15.4英寸可旋转中控屏,能够做到座舱内多屏互联,共享车辆控制、播放音乐、投屏、互动观影等能力。有了这套系统,当家庭用户带小朋友外出时,还可以通过摄像头实时观察后排小朋友的动态,及时进行看护。

手机玩家做车机,是降维打击

今年2月29日,星纪魅族宣布了一件大事——停止传统智能手机新项目的开发,全面迈入前景广阔的 AI科技新浪潮。这无疑是一个重大决定。下一步要如何走,星纪魅族想得很清楚,“要用有限的资源和有限的时间,去做一件更伟大的事情”。

按照星纪魅族的规划,其将用三年时间,完成All in AI的愿景。具体来说,在2024年,星纪魅族会构建起AI时代操作系统的基建能力;到2026年,星纪魅族将要构建完整的AI产品生态。

手机圈的无限内卷,或许是促使星纪魅族All in AI的一大原因。一位业内人士曾直言:“在一个无限内卷的环境里,用宝贵的智慧资源和创造力,去对抗传统智能手机规模效应与复制粘贴,是对团队才华的浪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星纪魅族车手互联。图 / 星纪魅族官方微博

AI赛道显然更有想象力。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达到2137亿元,预计到2028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达到8110亿元,五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0.6%。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星纪魅族今后的业务重心将以Flyme AIOS为核心,实现智能手机、AR智能眼镜、智能汽车等终端的全场景互联,为用户带来多终端、全场景、沉浸式的融合体验,构建全球智能出行科技生态。

此前,星纪魅族的Flyme 10.5系统,已经实现了泛搜索、知识问答、图像处理等40多项AI功能。在这个基础上,Flyme AIOS再度加码升级。星纪魅族认为,打造一个原生的AI系统,并不是在旧系统上打AI补丁。因此,在Flyme AIOS里,AI是系统设计的哲学和基石,系统结构和交互方式均以AI为优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星纪魅族Flyme Auto。图 / 星纪魅族官方微博

确定了All in AI的转型大方向,星纪魅族给自己选择了一个更有想象力的赛道——智能汽车。

其实,不只是星纪魅族,随着小米、华为陆续入局汽车行业,越来越多的手机制造商盯上了智能出行这个新赛道。而车手互联,正是手机玩家们擅长的事。相比蔚小理等新势力,车手互联无疑是前者的加分项。

手机对系统的性能稳定性和流畅度要求很高,手机厂商在消费电子领域打拼多年,拥有更多技术积累和经验。因此,金鹏认为:“手机厂商做车机系统,其实是降维打击。”

这一点,从两大手机巨头华为、小米入局汽车行业,并大杀四方便可以得到印证。

5月,华为率领的鸿蒙智行交付30578辆新车,在新能源车企销量排名中超越蔚来、极氪等一众新势力,跻身前十(排第六)。凭借小米SU7,小米汽车赚足了眼球,5月,小米交付新车8630辆,且在手订单量惊人,根据小米汽车App数据,SU7的交付周期已经超过32周。

如今,星纪魅族加入战局,汽车智能化的赛道,“华小魅”的竞争格局已初步形成。

华小魅角力,谁能率先破局?

开过智能汽车,就很难再回去开传统的燃油汽车了。这是大多数人尝试过AI时代汽车新物种后,内心最大的感触。来到汽车转型的下半场,打造智能出行生态,成为场上选手竞逐的新方向。

眼下,华为的鸿蒙智能座舱通过Harmony OS(鸿蒙系统)已经量产上车,率先实现了人、车、家之间的生态闭环。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曾分享过鸿蒙系统的进展,短短一个多月用户已经超过六千万,是升级速度最快的鸿蒙操作系统版本。

小米也靠着“人车家全生态”圈了不少汽车粉。

2023年10月,小米发布了澎湃OS系统,并将其战略从“手机×AIoT”升级为“人车家全生态”。随着小米SU7的到来,小米“人车家全生态”顺利打通。小米董事长雷军解释道,“其中‘人’是个人设备,‘家’是智能家居,‘车’是移动的智能空间”。

小米SU7创始版用户曾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人车家生态”的使用体验,“像个小助理一样”。他每天上下班路上,会在车上提前设置好家里的智能设备,比如当他把车停到地库之后,家里的灯或者空调已经打开了。

有意思的是,手机厂商扎堆入局汽车业,老对手在新赛场重逢,竞争自然无可避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星纪魅族车手互联。图 / 星纪魅族官方微博

“可能华为在生态整合方面做得好一点,小米在‘人车家’这方面更胜一筹。”彭翻分析华小魅之间的角力,“我们其实在能力融合、共享还有数据融合,特别是在跨端(融合)方面比较擅长。”

在未来的智能出行图景中,与华为和小米略有不同,星纪魅族更强调全场景、多终端连接,来打差异化。比如,把手机、车机和AR智能眼镜打通,可以想象在车里观影、接打电话、甚至戴着AR眼镜寻车的时候,超会寻车场景也将变得更便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星纪魅族Flyme Auto。图 / 星纪魅族官方微博

做车机的思路也不同了。“一开始是以手机为中心去连车,但后来发现如果继续这样做,以车为中心要连多端设备怎么办?”于是,在做领克07的时候,星纪魅族重构了整个协议,以车为中心,来实现车可以连手机、Pad、AR眼镜甚至IoT的周边设备。

星纪魅族的规划是把Flyme Auto做成中国的安卓,“我们计划把接下来每一代Flyme Auto开放给合作伙伴,在不同的硬件平台、配置上面,各个品牌的用户能体验到如手机般丝滑的体验。”

毕竟,在华小魅的竞争里,争取更多车企用户,才有望拿到更大的市场份额。

文章为每人Auto原创,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