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罗村,每家每户都过着“向往的生活”。红罗村全景。红罗乡村振兴元宇宙平台。

典型镇村培育提升是“百千万工程”的关键抓手和重要工作。深圳市首批10个“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社区)中,深汕特别合作区独占四席,田寮党建特色村、红罗少数民族特色村、大安红色美丽村、百安文旅示范村……村村有所长,发展规划明确。

深汕特别合作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抓好典型村培育,在这片广东省创新区域协调发展的“试验田”上,翻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走好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南方农村报特推出“深汕百千万看‘典’”系列报道,聚焦典型村建设,敬请垂注。

从沈海高速白云仔收费站下高速,经过深汕特别合作区的深汕大道、产业路和创新大道,驶入一条直行村道,这便是进入红罗村的通道。随着村道穿过葱郁的树林,“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红罗畲寨”的牌匾映入眼帘。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这是不少人向往的“桃花源”。在红罗畲族村,目之所及处,20余栋民居排列整齐,门前鸟语花香,屋后悠然自在,每家每户都过着“向往的生活”。位于深汕特别合作区鹅埠镇的红罗村,是深圳市唯一一个少数民族(畲族)聚居村,也是国家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作为深汕“五光十色”乡村振兴示范带重要节点,红罗村已入选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正以“百千万工程”为契机,大力挖掘少数民族传统活动、打响畲寨文化名片,致力于打造以红色旅游、绿色生态为亮点的少数民族特色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党建红 村貌焕发“五光十色”之姿

“我们是从山上下来的山民,”红罗村村民感慨道,“我的祖辈住在山上,我小时候住在山腰,现在我和我的孩子们搬到山脚。”从深山与世隔绝到几经迁徙至山脚,从世代高山狩猎的传统村落到如今极具风情的少数民族网红打卡地,最终蝶变成现代化美丽田园乡村,红罗村的搬迁史离不开革命红和党建红的底色。

最早的红罗老村深藏于罗裙山深处,原名为嶂背村,“红罗”之名源自红军。1928年,红四师离开海丰县前夕,战士们见到罗群山开满红色杜鹃花,由此将畲族村命名为“红罗村”。此后红罗村历经多次搬迁,1997年,第一批“下山”的村民迁至现址,建起了红罗新村,“一开始是一层小平房,后来家家又加建了二楼和三楼,生活一天天变好。”

近年来,随着深汕特别合作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红罗村成为深汕“五光十色”乡村振兴示范带重要节点和农村综合性改革的试点村之一,红色山村展新颜,如今红罗村已然焕然一新,早早完成了“三线”整治、雨污分流、外立面改造等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目标,崭新的红罗党群服务中心也随之落成,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

这栋三层的小楼,承载了村子内众多民生服务需求,党群活动室、儿童娱乐室、畲族文化展览室、图书馆……党群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仍不断完善,正打造成为富含民族与传统、文明与活力的宣讲基地和活动中心。据介绍,每年暑假期间,服务中心还会开设畲语课堂,为孩子们提供学习平台,不断传承畲族文化。

与此同时,2400平方米的儿童友好建设、生态停车场、乡村振兴学院正加快建设,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乡村振兴学院是红罗村“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工作的重点项目。“学院一层是儿童友好设施、培训教师,二三楼设计成民宿,四楼就是餐吧和茶室,”红罗村党支部书记蓝壬生介绍,“这不止是平时党员上课培训和团建的地方,还是旅游、村民休闲等一体化的民生配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态绿 产业插上“元宇宙”之翼

红色基因之外,红罗村还兼具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近年来,红罗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举办登高节等一系列活动,吸引游客进寨进山,探索“旅游经济+民族特色文创经济”双轮驱动的乡村振兴发展策略。

农历三月初三是畲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在这一节日里畲族人会举行盛大歌会,载歌载舞,并祭祖先拜谷神,以乌米饭来缅怀祖先、款待来客。红罗村是广东省最早举办“三月三”乌饭节文化艺术系列活动的地方,村民们会举办篝火晚会、长桌饭、登高等特色民俗活动,2023年的红罗村“三月三”文化节吸引了几千名游客进寨同贺。红罗村还开设畲语课堂,举办少数民族传统技艺培训班,展示畲族传统服饰,让村里的传统文化“走出去”。

“让红罗畲族文化‘走出去’的前提是游客们‘进得来’。”红罗村党支部书记蓝壬生表示,“进寨的路不好走,我们就建水泥路、加宽车道,上山的路不好走,我们就修步道,让游客们进寨上山都轻松。”

去年,红罗村郊野径步道正式投入使用,解决了游客“上山难”的问题。这条步道连接红罗村古驿道入口至山顶,长约2公里,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脚下青石板路平坦整洁,是周边市民休闲踏青的好去处。

进村的道路也正在扩建中,将由原来的双车道拓宽至四车道,方便游客进出村子。红罗村村委左侧是在建的深汕高铁,建成后将引进广汕铁路赤石站,与广汕铁路互联互通;村委右侧则是已落成的红罗村元宇宙沉浸式文化交流中心,以红罗村畲族民俗文化为内容核心,打造具有互动性的游戏化交互场景,即将开放供游客参观体验。据介绍,该项目投资2300万,基于互联网电商、区块链、AIGC等多种技术,提供乡村振兴产品销售、数字文创产品发布、元宇宙场景发布、虚拟人运营等服务,以科技赋能民俗特色旅游,将打造首个乡村振兴元宇宙沉浸式、交互式数字民俗文化元宇宙平台。

近年来,深汕紧抓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发展机遇,明确典型村特色定位,按照“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打造特色文体旅品牌”的要求,因地制宜培育典型。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乘着典型村东风,插上“元宇宙”之翼,红罗村正蹚出一条文旅特色鲜明的网红村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郑文意

【来源】南方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