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护理部成功实施院内首例迷你中线导管置入术,为长期输液治疗患者带来了福音。这一创新技术的引入,不仅解决PICC患者频繁打针的痛苦和焦虑,也标志着医院在静脉通路管理技术上显著提升。

73岁的朱老伯,因多发性骨髓瘤需要频繁住院和注射治疗,对打针产生恐惧。护士长夏小翠通过综合评估,为朱老伯在B超引导下成功置入“迷你中线导管”,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和焦虑。这一技术开展,为患者带来更舒适、更便捷且经济的输液新选择,让患者的住院体验得到极大改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介绍,超声引导技术放在上臂中段深静脉,其尖端不超过腋窝,留置时间能达到1—4周,而普通留置针留置时间仅为3—5天。此次迷你中线导管技术的成功实施,也是五院开展“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2023—2025)”的又一重要成果,不仅扩展患者可选择静脉工具的范围,也为医院在静脉通路管理方面技术水平的提升注入新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是迷你中线导管?

迷你中线导管(Mini-midline)是一种创新的静脉输液装置,介于短套管(长度<6cm)和中长导管(长度为15—30cm)之间,其长度为6—15cm,通常是用常规穿刺技术放置在前臂浅静脉,也可采用超声引导技术放在上臂中段深静脉,其尖端不超过腋窝,留置时间一般为1—4周。其显著优势在于留置时间长、价格低、穿刺速度快,无需胸片定位,可在床旁无菌操作下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技术为需要短期输注血管活性药物、危重症患者过渡期及静脉血管条件差的患者提供更安全经济的输液方式,有效填补了传统静脉留置针与PICC置管之间的空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PICC门诊信息

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PICC护理专科门诊年门诊量1200余人次,其中PICC穿刺量100余人次。团队有专科护士10人,小组成员秉持“聚专业之力,护患者健康”的护理服务理念,做好每一次静脉置管护理,延长患者的静脉导管留置时间,为患者提供有温度、有厚度的护理服务。

服务内容:

◆ PICC导管置入/维护,PICC导管拔除;静脉输液港及CVC的维护。

◆ PICC导管、静脉输液港并发症的处理:如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性感染、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PICC导管断裂修复等。

◆ 静脉治疗及静脉置管患者居家护理技能培训和指导。

◆ 静脉治疗及静脉置管患者的健康教育。

门诊时间:周二、周五8:00—12:00,节假日逢周二、周五照常开诊(遇特殊情况另行通知)

门诊地点:瑞丽路128号 门诊2楼综合门诊5号诊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陈美玲 张娜(实习)

供稿:区卫健委

初审:方佳璐

复审:石思嘉

终审:徐雷冰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