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4086真人故事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他的身影在讲台与街头间自如切换。他是儒雅的教师,也是奔忙的送餐员,更是拯救生命的勇士。

他曾拥有稳定的生活,却毅然投身支教。他募集钱物,深入西藏深山,用三年时间改善了学校的教学环境,并教会孩子们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鲜活的生命在他眼前消逝,让他痛彻心扉,却也点燃了他拯救生命的决心。他加入红十字会,苦练技能,献血捐髓,组建急救队,守护生命的尊严。

他,究竟怀揣着怎样的情怀与精神?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故事,感受那份不凡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站在讲台之上,底下是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

我叫沈波,是70年代末出生的独生子女,老家在辽宁丹东。我父母是上世纪50年代,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

父亲是水产研究专家,母亲是外企的日语翻译,所以小时候,我家条件还算不错。不过,因为父母工作太忙,我总是来回折腾,在姥姥家待两年,再去姑姑家住两年,然后再回到爸妈身边。

这种生活经历,让我变得特别能适应环境。

受父亲影响,我从小就多才多艺。五六岁的时候,我就能背好几百首唐诗宋词。七八岁的时候,我就会弹奏电子琴等多种乐器。

除了文艺,我在体育方面也特别厉害。学校举办的各种运动比赛,冠军总是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时候的我,是不是特别帅)

但是,我总觉得这样的日子,就像喝白开水,太平淡了,总想找点有挑战性的事情做做。

1997年大学毕业后,我曾在一家日企任职。可那种循规蹈矩、一成不变的工作模式,始终无法契合我内心深处,对多彩生活的热切向往。

因此,我毅然决定下海经商,尝试各种生意。

从出租车到挖掘机,从台球室到沙场,再到旅游开发和网吧经营,甚至收售板栗等。

虽然过程中也曾遭遇挫折,但总体而言,我的事业发展还算顺利,很快就拥有了车和房。

2002年,我和我前妻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可惜好景不长,两年后,我们因为性格不合,加上我那时太过折腾,就分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母亲包的饺子,不仅填满了我的胃,更温暖了我的心)

离婚后,我一个人带着儿子生活,一个人把他拉扯大,直到他上小学。

那时候,我父母退休了,他们心疼我,就主动帮我照顾孩子,这样我才能腾出手来,去外面打拼事业。

我特别感激父母,不管我遇到什么困难挫折,他们总是无条件地支持我、鼓励我。有他们在背后给我撑腰,我才能放心大胆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但人生,总是充满了意外。2010年,我的家乡遭遇了一场百年难遇的大洪水,我辛辛苦苦收来的板栗全都被冲走,损失特别惨重,还背负了100多万的债务。

那段时间,我过得特别困难,连坐公交车的钱都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些年,往返于沈阳和丹东的我)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当时,高铁还没开通,丹东和沈阳之间,出行不方便,所以就有人想到了拼车这个办法。

当时很多人喜欢叫它黑车,但我们更喜欢叫它返程车。因为坐上这车,一般都是为了返回原来的地方。那时候票价是每人120元。

从2010年到2015年,我就一直做拼车服务,真的付出了很多努力和汗水,但也收获了丰厚回报。

时至2012年末,我终于还清了所有债务,那一刻,我如释重负,身心有了前所未有的轻松。

回首过去,心中涌起万千感慨,我深知生活不易,也体验过困境中的挣扎与坚持。

在这样的时刻,我忽然觉得,自己或许可以为他人带去一些帮助和温暖。于是,我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加关爱留守儿童的车队)

2014年2月底,我看到沈阳志愿者协会组织春风送暖,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我觉得很有意义,立刻报名参加。

我买了许多文具和衣服,在3月3日跟其他志愿者,一起去了抚顺新宾的大山里,看望那些留守儿童。

在和学校的校长聊天时,我了解到他们那边老师很少。有的村校,就只有校长一个人,教书、管理,全都得他来。

其中龙湾小学,我到现在都记得特别清楚。那里的校长,独自一人,教了山里孩子30年。

了解到这些情况,我心里挺难受的。山里孩子们那么想学习,可是却没有老师来教他们。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在接下来的3年里,努力做了很多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在藏区支教的生活)

我成立了辽宁省爱心支教联盟,招募了很多志愿者,加以培训后,把他们送到了那些缺老师的学校。

我们的愿望是,希望每一个想学习的孩子,都能得到更好的教育。

2015年底,我收到一则消息,四川甘孜州石渠县,海拔4500米的一个偏远小山村,有一位活佛,收养了80多名孤儿,那里也缺乏教师。

得知这一情况后,我决定亲自前往那里,希望能为孩子们招募到合适的老师。

可是,那个地方交通极为不便,火车和客车都无法到达,更别说飞机了。因为海拔高,一年中有长达9个月的时间,都是寒冷的冬天。

藏区冬季严寒,零下10度是常态。晚上尽管有牛粪取暖,但次日清晨醒来,盆子里的水还是会结成冰坨。不得不先生炉,融冰为水,待其温热后才能洗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给藏区牧民和孩子募捐的旧衣物,我全身上下也穿着募捐的衣服)

面对这样的困境,许多老师都望而却步。最终,我决定留下来,亲自承担起教育这些孩子的责任。在这个偏远的、环境恶劣的藏区小山村里,我一呆就是3年。

期间,我动员亲朋好友,为藏族老乡募集了差不多五六吨旧衣物。我和孩子们身上穿的衣物,也都是募捐来的。

对于募集衣物,我特别强调要旧的,我觉得这样更环保,也有利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让他们知道,一丝一缕皆来之不易。

我主动与牧民沟通协商,成功借用其房屋作临时教室。虽然资金紧张,但我仍竭尽所能,并获得很多亲友援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藏族学生)

经过半年努力,学校教学设施,孩子们的学习环境,均得到极大改善。

起初,孩子对汉语一无所知,我就从零开始,一边学习藏语,一边借助汉语拼音,耐心地教授他们。经过我近3年的不懈努力,如今,他们已能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自如交流。

后来,我先后前往了四川的大凉山、云南的红河、贵州的铜仁以及辽宁的朝阳等地,投身于支教事业。尽我所能,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在那些渴望知识的孩子心田。

除此之外,我始终坚守着一份特殊的责任—资助5名来自贫困山区的藏族孩子。

每个月,我都会为他们提供总计约2500元的生活和学习费用。

我与这几个孩子们的缘分,始于一次难忘的走访。我来到东港市龙王庙镇卧虎村小学时,孙校长向我详细介绍了这几个孩子们的家庭情况,以及求学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在甘孜藏区支教3年,学校发生的变化)

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我深感他们迫切需要社会的关爱和帮助。于是,2016年,我开启了这场跨越千里的资助之旅,并一直坚持到现在。

2018年,我在甘孜3年支教期满离开,转到贵州铜仁,并步入了第二段婚姻。

但这段婚姻同样没能维持多久,原因是我长期致力于支教事业,分隔两地,生活难以调和。

最终,在彼此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平和地结束了这段一年的婚姻旅程,我又重归单身。

但我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依旧未减分毫。

之后,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加大了对偏远地区教育的投入力度,乡里建起了中心小学,孩子们有了更加正规的学习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在珠海的烧烤店里,为顾客弹唱)

因此,我于2019年,支教期满,就离开了贵州铜仁。囊空如洗的我,借钱在珠海开了一家烧烤店。

所有支教活动均源于自愿,我肩负着5个孩子的资助重任,还有儿子需要供养。所以,我必须全力以赴,不遗余力。

但,事不遂人愿。很快,由于口罩影响,原本生意兴隆的烧烤店铺,不得不面对无客上门的困境,高额的房租成了我无法承受的重担。

没办法,我只好在珠海做起了外卖配送,以此勉强支撑店铺运营。

但日子一天天过去,压力却越来越大,我最终难以支撑,只得痛下决心,关闭了店铺。

这次店铺亏损了8万左右,但比起之前负债100多万,这点损失在我看来算不得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沈阳红十字会开展世界急救日宣传活动)

此后,我辗转来到沈阳,仍以送外卖积累资金还债。通过1年的辛勤付出,我终于还清了债务,攒下了一点微薄积蓄,并开始了“外卖员兼公益急救员”的生涯。

首次参与救援时,我还未成为一名骑手。我曾尝试救助一个因突发脑梗落入水库的男人。

当时,我的专业知识尚浅,未能成功挽救他的生命,这也成了我心中难以释怀的遗憾。

后来,我加入了红十字会,深入学习了高级救护员技能。一次在高原地区,我再次面对紧急情况,及时运用所学,成功救治了伤者,为此感到无比欣慰。

作为外卖骑手,我们在社区中穿梭,常常是紧急事件的第一发现者。得益于当地工会和红十字会支持,我们时常参与急救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正在呼吁越来越多人,加入到救援队伍中)

我明白,急救的黄金时间,只有短短4分钟。但单靠个人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我特别希望,更多的骑手朋友能加入到急救队伍中来。为此,我还倡导组建了一支沈阳街头流动救援队。

虽然现在我们的公益救援队才60人,但我相信,以后我们的队伍会越来越壮大,可能会到600人,甚至6000人。

刚做外卖员时,我特别努力,但收入不高。送外卖也讲技巧,我请教了大神,才慢慢摸出一些门道,现在月收入差不多1万。

要想收入高,除了熟能生巧,还得掌握些小窍门,比如避开堵车路线、优化好路线、少爬楼、多接近单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历年来收获的部分荣誉证书)

我刚开始时,满沈阳跑,后来发现固定商圈接单更高效,就集中在那边了。平台对我们骑手要求很严格,要按时在线,按时完成跑单量,不能经常休息。

刚开始挺吃力,后来熟练多了,成绩也不错,经常入围沈阳外卖骑手Top100,得过单王称号。还有幸参加了公益蓝骑士活动,得了两枚勋章,挺开心的。

我全力以赴地奔跑在送餐道路上,努力保证收入。只有这样,我才能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资助那5个孩子,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同时实现自己的支教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非常荣幸成为蓝骑士支队队长,正在学习急救)

参加救援活动多了,也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更在不断地挑战和突破中,提升了自我价值。

2023年9月9日,我参加沈阳和平区红十字会发起的“世界第24个急救日”活动。

9月16日,我又参加了红十字会开展的“世界第9个骨髓捐献日”活动,采集骨髓样本入库,希望未来能给别人带来生的希望。

我在公益道路上,越走越全面,从支教到急救,再到捐血捐骨髓,意义非凡。

时光荏苒,我的儿子现在已经顺利毕业,并步入职场。他目前在苏州工作,专注于游戏编程和作曲。看着他一步步成长,我心中满是欣慰与骄傲。

这些年来,我亲自深入实地,走遍了祖国大地的各个角落,探访了超过100多所乡村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给孩子们发奖状和奖品)

我动员我的亲朋好友共同携手,先后资助过100多名生活在贫困山区的孩子。

去年10月份,听说广东省湛江需要支教老师,我看手里经济宽裕,就立马跑去支教了。

随着7月份来临,这一学年的支教旅程也将画上圆满句号。

对于这段支教经历,我深感欣慰。在我和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的学习成绩有了显著进步。

虽然上大学不是唯一的人生道路,但好好学习,却是打开未来多种可能性的钥匙。

我相信,学习能够为他们敲开更高层次的大门,赋予他们更多选择人生方向的权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们纯真的笑脸,拥有治愈一切的力量)

回首这么多年的公益路,我觉得自己的人生很有意义。我的努力与付出,也得到了相关单位的认可,一本本荣誉证书,承载着我过去的点点滴滴。

我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就是这微小的力量,却如同微弱的星光,虽不起眼,汇聚起来却能照亮整片夜空。

让我们携手共进,以爱与智慧共筑这个美好世界。

【口述:沈波】

【撰文:如语】

【编辑:醉红颜】

我们无法体验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不一样的生命轨迹,这里的每一张照片都是生命的点滴,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人生,如果你也喜欢,请点击关注哦!

(*本文章根据当事人口述整理,真实性由口述人负责。本账号友情提醒: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