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市潼南区公安局,有一个名为“冬琴护苗”的工作室,这里的“护苗姐姐”们用真心和关爱,为众多曾误入歧途的未成年人点亮了回归正道的明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警吴冬琴为在校学生普及法律知识(潼南公安局供图)

在重庆市潼南区公安局“冬琴护苗”工作室里,时常传出急切而又饱含关爱的声音。工作室负责人吴冬琴,正为那些徘徊在歧途边缘的孩子们操心着。

年仅十三四岁的留守儿童明明,被几个小混混带着在街上逗留,这引起了吴冬琴的警觉。她通过“警盾护苗”数据平台发现这一情况后,迅速让民警了解情况,并当面叮嘱明明要好好学习,远离不良群体。吴冬琴深知,这些孩子大多缺乏关爱和正确引导,稍有不慎就可能走上歪路。

17岁的高三女生小丽,为赚零花钱将银行卡借给他人,陷入涉嫌犯罪的困境。得知此事的小丽惶恐不安,无心学习。吴冬琴收到小丽的“悔过信”后,立即行动,在确认小丽无主观犯罪动机后,不仅给予批评教育和法律知识普及,还不断关心她的备考情况,让小丽能安心应考。

12岁的小石头,命运坎坷,自幼父母不管,与奶奶相依为命,曾辍学并沾染不良行为。在吴冬琴的耐心劝说下,小石头表示想上学。吴冬琴为他联系学校、解决学籍问题、安排监护人,还贴心地准备生活用品和零花钱。然而,小石头因在课堂上的不良表现被学校劝退。吴冬琴没有放弃,与同事一起将孩子送到未成年人特殊学校,依然持续关心着他。

15岁的大鹏,父母离异后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因交友不慎多次盗窃。虽每次都写下保证书,但仍难以彻底改正。在爷爷奶奶的请求下,吴冬琴不懈努力,终于说服大鹏妈妈将孩子接走。即便大鹏母子离开潼南,吴冬琴仍牵挂着他的适应情况。

16岁的乐乐,曾因初次偷窃被教育后彻底悔改,不仅自己回到正轨,还积极向吴冬琴举报其他不良行为。像乐乐这样被吴冬琴拉回正道的孩子还有很多,如东东、明明、虎子等,他们都在吴冬琴的帮助下开启了新生活,并一起帮助更多的迷途少年。

吴冬琴说:“看到同学们一个个懂事,明白事理了,我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我们拉回一个,相当于挽救了一批。”她用沙哑的嗓音、急切的话语和坚定的行动,诠释着对这些孩子深深的关爱与责任。

为实现更精准的“护苗”帮扶,“冬琴护苗”工作室创新“三色预警”机制。2022年5月成立工作专班,建立“不良未成年人员库”,研发“警盾护苗”数据模型,根据不良行为次数等赋予“红黄蓝”三色预警,及时推送预警信息,实现多部门联动守护。该模型建立以来,成功帮扶匡正不良未成年人200余名,全区未成年犯罪案发率显著下降。

同时,工作室还探索“N方联管”新模式,构建“1+3+N”多维联管体系。以工作室为核心,联合警察局、学校、家庭以及高校、社会团体、妇联、民政、司法等相关部门,实现多跨协同“护苗”。通过“警校家”三方联动,开展集中帮教、送法到校到家等活动。与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合作,提供法律援助和心理咨询服务。与多个部门横向联动,落实针对性措施。此外,还在“平安潼南”微信公众号开辟“冬琴护苗”专栏,线上清除孩子们的烦恼。(潼南公安局宣)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