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讲“三伏热不热,夏至早知道”,今日就是夏至节,今年的三伏天会很热吗?农谚早有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至和三伏它们之间本身是存在关联的,夏至到了之后,也就意味着夏至炎热的开始,往后的日子当中暑气就会越来越重,说的直白一点,就是空气湿度大,温度比较高,出现了潮湿闷热的一个天气。而这种天气,恰巧就是我们所说的三伏天的气候特征。民间把这个时候还被称之为“上蒸下煮”,可见其是相当之炎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夏至到三伏,要经过三个庚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夏至三庚数头伏,从这句俗语来看,夏至就是计算三伏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换句话来讲,三伏天来的早晚,全看夏至什么时候到来。

在每年的公历,夏至时间相对比较的规定,但是在干支历当中,因为计年的方式不同,所以每年都会出现很大的一个波动,它的时间并非固定,这样一来,三伏天自然就容易出现早晚的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换句话来讲,夏至来的早,三伏便会早一些,夏至来的晚,三伏便会晚一些。要知道今年的夏至可不一般。今年夏至出现在6月21日4时51分,这是228年以来最早出现的夏至。上一次比这更早的,发生在1796年,时间是6月21日2时42分。

夏至来的早,也就代表着暑热会更早一些,按照时间来看,今年的三伏天到底会不会热呢?除了从时间来看,还要注意一点,就是夏至当天的一个天气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日夏至节三伏热吗?农谚有答案

1、 夏至大晴天,三伏似火烧

夏至如果是大晴天的话,那么三伏天气会变得异常的炎热,这个比较好理解,因为夏至是三伏天的开始,当这天出现大太阳的话,意味着暑热不仅来的快,还来的比较早,后续整个的天气都将会以炎热为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按照庚日计算的一个方式,今年将会迎来超长伏,也就是说伏天时间会达到40天,显然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自然也要比以往更加炎热。

2、 夏至无雨三伏热,夏至有雨应秋早

在夏至节,如果出现无雨的情况,那么三伏天就会特别的炎热,如果说夏至出现下雨的情况,那么天气就会凉爽一些,应秋早,也就是秋天来的会比较早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我们要知道三伏天热不热,就可以直接看夏至当天的一个情况,如果是出现下雨的话,那么就会凉爽,反之,如果是出现天晴的话,天气就会异常的炎热。

3、夏至有雨十八落,夏至无雨干断河

夏至如果出现有雨的天气,那么后续,整个时间段当中,都有可能出现降雨的一个情况,如果夏至没有下雨,这里则是说干断河,也就是说出现伏旱的天气概率非常的大,一旦出现伏旱天气的话,显然三伏天就会异常的炎热,反之,有雨水的话,它能吸收一部分的热,也就会凉爽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夏至无云烧,三伏天难熬

当天上出现无云的情况,从侧面也是在告诉我们,没有雨水,那么三伏天会变的特别的难熬,本身就已经是很炎热了,这个时候还出现干旱无雨,显然人会更加的难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这里也是在告诉我们,夏至这天无云没下雨,三伏天也会异常的炎热,上蒸下煮的日子,更是会持续很久。

“三伏热不热,夏至早知道”其实就是说的夏至时间来的早晚,以及夏至当天的一个天气具体情况,如果是晴天,那么三伏天会比较的炎热,如果是雨天,天气相对来讲,就会比较的凉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