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甘孜州色达县这条“四好农村路”连起好山好水好生活

近日,交通运输部公布2023年“十大最美农村路”名单,甘孜州色达县五色海旅游环线上榜。

近十年来,四川全省农村公路累计完成投资超过2800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23万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36.9万公里,规模居全国第一。

当前,全省上下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为目标,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改善民生福祉、支撑乡村全面振兴和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让这些道路成为群众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

记者近日走进色达县,一探当地如何持续推动农村公路“建、管、护、运”全面协调发展。

一条旅游路,成了“致富路”

交通条件的改善,给环线村庄带来显而易见的变化

6月18日,在五色海旅游环线的起点霍西乡念柯村,曾在这里担任第一书记的李勇站在路旁,看着盘桓在云端的公路感慨万千:“当年的愿景正在变成现实。”

念柯村背靠的五色海被当地人称为“众措湖”,意为“碉堡沟顶上的湖泊”,湖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斑斓的色彩,湖边的岩石植被颜色随季节、时辰、光线而变化。

“我们一直都想依靠五色海发展旅游。”李勇告诉记者,当时最大的瓶颈就是道路。

2019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霍西乡至五色海旅游公路改扩建工程和洛若镇五色海旅游环线改扩建工程建设完成。

那时,李勇就开始为村里的旅游发展描绘蓝图——“我们想修建一个集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旅游服务中心,规划了露天营地、骑马点、山地摩托等旅游项目,还想借开发五色海景区之机,打造‘霍西五色海—格萨尔文化艺术中心—金马草原—观藏猕猴—霍西五色海’旅游环线。”

如今,沿着这条环线行驶,路旁的旅游服务中心已动工建设,观猴休闲庄已有业主入驻,一个个帐篷基地、民居民宿也已建成。

“路修好了,我们才敢投这么多钱来修民宿。”在勒柯村,正在自家民宿工地上忙碌的村民秋郎告诉记者,路建好了,游客多了,他投入38万元修建民宿,希望建好后能挣更多钱。

交通条件的改善带来的改变显而易见。“以往村集体经济收入多依靠‘飞地’的光伏电站,现在更多的村子有了自己的产业,酒店、农家乐、牦牛养殖、乳制品加工这些业态我们都有了。”霍西乡乡长克波说。

“生态、人文、旅游资源是民族地区的优势,我们在修建农村道路的过程中,一直围绕这些优势做‘加法’。”交通运输部派驻色达县挂职干部吴学源告诉记者,除了五色海旅游环线,色达还按照“以路兴产、以产拓路、路景融合”的思路,打造G548翁达至色柯沿线森林公园、高原湿地公园等公园廊道。

一辆“小黄车”,串起大乡村

不仅方便群众出行,还助力“山货出山”

“以前要到县上去,早上6点就得从村里出发,中午才能到,现在一个半小时就到了。”见记者来访,翁达镇翁达村村民泽巴棍细数起生活的变化,现在他花25元就能在村上坐公交车前往县城,而以前去县城一趟包车要花280元至300元。

色达县最远乡镇距离县城135公里,最远的行政村距离乡政府所在地有112公里,运输成本高,通路不通车,一度是阻碍当地群众出行、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民生短板。

“为解决这一民生短板,我们坚持城乡统筹、客货并举、运邮结合的总体思路,深入实施乡村运输‘金通工程’。”色达县交通运输局局长林萍说。

林萍口中的“乡村运输‘金通工程’”,是四川2020年率先在全国提出并实施的一项惠民工程,如今,全省已累计发展乡村客运车辆3.2万辆、乡村客运线路9148条,居全国第一。

在色达,一辆辆统一颜色、统一标识的“小黄车”穿梭于乡村公路间,不仅方便了群众出行,还畅通了“山货出山”的通道。

“村上公路修得巴巴适适,物流也方便了,店里的虫草、干菌都能及时到达买主手中。”翁达镇旭尔沟村村民德达宫告诉记者,有了“小黄车”,不仅出行方便了,自己售卖山货的物流成本也降低不少。

在实施乡村运输“金通工程”过程中,色达县结合实际,开通城乡公交6条,覆盖51个建制村,剩余78个边远村投入35辆“小黄车”实行农村客运区域化经营,并且整合“小黄车”等客运运力在保证安全前提下运送包裹,通过16个乡镇物流站、129个村级邮快驿站,实现快递物流到村。

明确责任体系,公路管护得当

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考核评价机制,养护质量逐年提升

排查落石隐患、查看有无路基沉降、清理路面障碍……自从当上了“村级道路养护员”,霍西乡玛岗村村民泽让交感觉肩上的担子重了起来,“特别是到了冬天,我几乎每天都要出门铲冰。有了这条路,我们进城更方便了。”

近年来,在交通运输部和交通运输厅的大力帮扶下,色达全县公路网总里程达2041.76公里,其中农村公路总里程有1667.1公里,这些公路位于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山区,管护难度高。

为全面管好农村公路,除了聘请“村级道路养护员”外,色达县还明确了“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责任体系,设置1名总路长、5名县级路长、36名乡级路长、157名村级路长,常态化开展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治理、路产路权保护、隐患排查等工作。

此外,色达县通过设立一个县级交通运输执法大队、在16个乡(镇)成立交通服务管理站、在129个村设立护路队,建立了“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政管理模式,农村公路管护体系构建率达100%。

除了明确责任,以人管路,该县还聚焦机械化、专业化养护,投资近千万元,建成农村公路机械化养护与应急中心和4个片区养护站。

“以往很多村级道路存在‘重建轻养、以建代养、建后不养’的现象,随着机制的不断完善,我们依托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系统,建立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考核评价机制,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养护质量逐年提升。”林萍说。

记者 宁蕖 甘孜观察 杨孟双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