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街镇甸丰村地处嵩明坝子腹地,一直以来因为人口密度大导致的公共空间狭小、村内道路拥挤成为群众心中幸福感提升的制约因素。5月份以来,小街镇党委将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初心镶嵌在人居环境提升的一石一瓦之中,在甸尾上村新修建公共文化广场,为群众搭建了一个茶余饭后能够休闲娱乐的幸福场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转“危”为“安”的休憩园地

甸尾上村公共文化广场选址在原老供销社原址,施工前,这里是破旧的老供销社,残垣断壁,房屋岌岌可危,给周边的居民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及时化解安全隐患,小街镇秉持“民之所好好之”的为民宗旨,在危房原址上新建集休闲、健身、娱乐于一体的公共文化广场。新建可容纳50人的纳凉亭1处,硬化平整场院 220平方米,新增绿化植物710株,设立太阳能路灯13盏,让周边群众彻底告别了“晴天日头晒,雨天不出门”的尴尬境地。华灯初上,周边群众自发组成花灯队伍在场院上同台竞技,老人畅谈家长里短,儿童玩耍撒欢,原来的“危险地”改颜换貌变为“幸福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群“智”群“力”的生动实践

建设休闲娱乐场所是大多数群众的诉求,也是让村庄变美、变好的民生实事,如何能够满足群众需求的最大公约数,“群策”成为甸丰村党委破题文化广场建设的第一个答案。为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甸丰村党委通过入户走访的方式征求“群众智慧”。“新建凉亭用什么材质”“固定座椅设置数量”“周边绿化种什么植物......”随着群众意愿的收集,群众在村庄建设过程中的参与度不断提高,自治热情逐步激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甸丰村党委在征求“群策”的基础上,将“群力”作为吸引群众积极参与共建的又一妙招。甸丰村党委将公共文化广场建设中绿化种植、座椅安装等力所能及的工程都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民生清单内容,由村内党员自发认领,经过一个多月的共同努力,甸尾上村公共文化广场顺利竣工,现已全面投入使用,焕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新的生机与活力。

化“繁”为“简”的综合阵地

新建公共文化广场不仅为群众提供了休闲乘凉的地方,也为群众宣传宣讲、协商议事提供了新场所。广场上的宣传栏中,张贴了党建文化、健康教育、惠民政策及村内的大小事宜宣传和公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里大家能畅所欲言,既能收集群众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不定期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近距离的听民声、知民意,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把问题诉求解决在家门口,成为解民忧纾民困的“大本营”。也能开展户外宣传宣讲,常态化开展培育文明新风、推动移风易俗、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讲堂”,实现便民服务 “零距离”和宣传教育“接地气”,在潜移默化中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新风,使之成为开展党性教育的“新地标”。

来源:小街镇|编辑:李艳娜

审核:雷霞|监制:朱忠元

发布:嵩明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