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杨霁月

动动手指咖啡“从天而降”,河道巡检“一键完成”……天府新区的低空越发忙碌起来!如何才能保障低空飞行器井然有序且安全高效?

6月20日,位于四川天府新区兴隆湖畔的成都市低空交通管理服务平台顺利开展了首次实战检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都低空交通管理服务平台

监管服务、交通服务、应用服务于一体

保障低空飞行安全、有序、可控

鹿溪河上空,大疆M300无人机正在对河道漂浮物、排污口进行识别,及时发现河、湖异常;万安街道上空,大疆M30T正在对辖区内的违建、火情等展开执法巡查模式;西博城、国会中心上空,大疆M300RTK型无人机正在对天府中央商务区开展治安巡逻,切实做强“空地一体”现代警务模式,打造警务新质战斗力的空中利剑……

当天府新区辖区范围内一台台无人机起飞、执行各自任务时,距离几十公里之外的成都市低空交通管理服务平台即刻显示出相关信息,对其进行动态监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低空飞行监管

记者通过平台界面了解到,该平台当前主要面向低空飞行监管服务,共设7个模块,包括运行态势监控模块、飞行动态监视模块、历史飞行记录模块、飞行活动管理模块、行业数据管理模块、应用场景服务模块以及公共安全管控模块。

据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配合军民航有关单位进一步完善成都市低空管理体制机制,加快构建安全、有序、高效的低空飞行管理和服务保障体系,提升平台飞行管控服务能力,打造成为集飞行活动监管服务、交通服务、商业应用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为后续拓展丰富多样的应用场景奠定坚实的基础,全力服务成都加快打造西部低空经济中心。

低空经济背后的“智慧大脑”

努力为打造西部低空经济中心“保驾护航”

随着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空中管理正迎来新的变化。

此次成都市低空交通管理服务平台作为低空经济背后的“智慧大脑”,不仅为飞行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运行保障工作,还将在未来持续为成都构建低空飞行管理服务体系,守牢低空飞行安全底线,培育常态化、规模化运营场景,努力打造西部低空经济中心“保驾护航”。

四川天府新区低空经济发展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目前已具备飞行动态监视、航空情报管理、飞行活动管理、公共安全管控等服务功能,正积极强化数据引接, 并根据成都市低空飞行活动应用需求,进一步拓展平台功能。与此同时,也在探索多种数据资源价值转换模式,最大程度发挥平台的服务功能属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飞行器

从“起飞”到“腾飞”

天府新区探索打造低空经济“四川品牌”

低空交通管理服务平台是低空空域“飞”起来的重要安全保障。

据悉,根据成都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天府新区作为全市低空经济综合集成试点区,已成立了低空经济工作专班,以成都市低空交通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系统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产业发展壮大、应用场景营造、基础设施建设等。

具体而言,当前,天府新区已在中央商务区天府公园内(蓉漂人才公园)建成可满足载人直升机和eVTOL起飞降落要求的起降点,可服务于通用航空短途运输和通用航空包机飞行、会展安全巡检、兴隆湖空中游览、航空摄影、城市旅游观光等多个应用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蓉漂人才公园 侯涛 摄

按照“政府主导、市场逻辑、平台公司运营”的思路,组建了“成都低空飞行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成都市低空交通管理服务平台建设、运维及全市域低空飞行管理服务工作,并承担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及低空飞行衍生服务等。

打造低空产业生态,天府新区已落地无人机整机及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重点企业及科研机构20余家,初步形成行业链主企业牵引、国家级创新平台支撑的产业生态,正围绕航空发动机、低空航空器整机、航电系统等重点领域推进强链补链,并强化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协同转化,探索以市场应用为导向的定制研发、横向合作。

四川天府新区低空经济发展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天府新区已搭建了成都市低空交通管理服务平台,培育了低空巡检、低空配送、医疗救援、文旅表演、研学培训等多个应用场景,引育了一批产业链重点企业,初步形成了服务全市、体制顺畅、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低空经济综合集成试点框架体系。

抢抓机遇,迎风高飞,四川天府新区将探索建立低空飞行管服“四川标准”,探索创建低空经济发展“四川模式”,探索打造低空经济“四川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