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决战·淮海战役》有一句名台词:“徐州地方,历代大规模征战五十余次”。而徐州自古以来战事频繁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徐州是兵家必争之地;第二,徐州是易攻难守之地。正因如此,中国历代王朝以及割据政权虽然都非常重视徐州,但基本不会定都于徐州一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既然是“基本不会定都于徐州一带”,那意味着还是有例外的。根据史书记载,西楚霸王项羽就定都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项王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既然彭城(徐州)自古以来易攻难守,项羽为什么还要定都于此呢?本鬼个人认为有以下三个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众所周知,项羽是一个战略短时、迷信个人武力的“匹夫之勇”。哪怕是在最擅长的军事领域,项羽也更重视战术问题和局部乃至单一战场,对军事战略形势缺乏较高的判断能力。项羽可能没有发现或者不在乎徐州易攻难守,不利定都的缺陷,回乡炫耀的诱惑更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项羽分封天下布局为:以关中的三秦王压制蜀汉刘邦,以西魏、河南、韩、殷、常山等诸侯王为中间地带,项羽的西楚控制华北南部、淮河流域、江东,三齐王为北部屏障,九江王为南部屏障。按照这一布局,位于淮泗核心地带的徐州正好有联通各方的交通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项羽之前还有一个人曾经定都于彭城,他就是楚义帝(楚怀王)熊心。根据史书记载的蛛丝马迹,项羽在秦朝灭亡后发动了一场针对楚义帝的叛乱内战,最终逼死了楚义帝。但楚义帝之死也沉重打击了项羽的统治合法性,这可能迫使项羽定都于彭城,以此安抚人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所述,项羽个人的缺陷,徐州便利的交通和地缘战略位置,项羽与楚义帝的特殊关系导致项羽选择定都于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而彭城的易攻难守也让项羽遭到了楚汉之争以来一个重大战略挫折,虽然项羽算是把局势扳了回来,但还是失了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