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国信证券发布研报称,锂电行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行业,当前锂电池、铁锂正极、电解液等环节竞争格局集中,产业链盈利也进入底部企稳阶段。预计未来盈利修复与格局稳定后的估值提升将带动龙头企业估值回归。从估值提升空间来看,建议重点关注锂电池、磷酸铁锂正极和负极环节。
行业现状:动力储能电池产业链进入淘汰赛阶段。2023年以来占据锂电池出货量90%的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产业链迎来供需关系变化。从需求来看,无论是新能源车的销售增速,还是储能装机的增长节奏,纷纷较先前2-3年有所放缓,终端车企及储能集成企业出现短期观望举动,在价格端不断向中游环节施加压力。
从供给端来看,上游碳酸锂、中游材料、电池产能均有明显扩张,产能瓶颈不复存在,电池企业相对严格按需定产,以谨慎的态度控制库存水平。一线与二三线企业在产能利用率、盈利能力等方面出现分化。此外,锂电产业链外部需求面临着显著的挑战,美国和欧盟不断升级贸易保护措施,通过车辆原材料溯源、贸易关税等形式不断给国内锂电产业链施加压力。
展望未来,拥有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的龙头企业可以通过海外投资、技术授权等方式继续参与欧美新能源车与储能市场的发展,从而一定程度上推动锂电产业链竞争格局加速优化。
多数原材料价格趋于小幅震荡,产业链减值压力减小。2023年以来碳酸锂价格开启快速下跌通道,迄今18个月的累计跌幅已经达到85%,跌至9.58万元/吨。受锂盐价格下降影响,正极材料价格普遍同比下跌47-58%,电解液价格同比下跌40%。负极和隔膜虽然成本和报价并不与碳酸锂联动,但是由于产能扩张竞争加剧,负极不同产品价格同比下降13-25%,隔膜产品价格同比下降29-43%。
各类型锂电池产品价格同比下降30-50%。2023年以来原材料和产成品的快速降价,给材料企业形成了较大的存货跌价损失压力,对企业经营带来巨大挑战。目前整个产业链价格趋于小幅波动,多数原材料价格波动对产业链的盈利冲击已经显著缩小。
产业升级方向:传统动力电池产业链龙头企业拥有领先的研发技术实力、相对优秀的管理体系、规模化生产优势和定点优势,这些优势可以助力其在储能领域实现快速发展。未来头部电池企业或应加快研发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开拓细分应用场景并布局相关市场,推动中游与下游产业链协同,重构价值链。材料企业则应加强技术优化与设计以此巩固成本领先优势,并积极探索产能国际化布局、扩大海外电池客户的供应份额。
风险提示:贸易壁垒;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竞争加剧;汇率波动、大宗商品涨价风险。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