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潮潮!

随着梅雨季节的到来

气温高、湿度大的季节特点凸显

细菌容易大量繁殖

从而引发食物中毒

那么究竟该怎么防护?

一起来了解一下

01

一、梅雨季节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易霉变:梅雨季节温度、湿度均较高,是霉菌生长繁殖的适宜环境,易导致食物发生霉变。


2.易受潮:梅雨季节湿度较高,食物若是在开封后未封口或者贮存不当,易受潮变质。


3.易生虫:梅雨季节湿润的环境易使蚊虫繁殖,食物若贮存不当,极易生虫,从而受到污染。


4.易腐败:随着气温升高,食物易腐败变质,人体一旦摄入被致病菌污染的食物,极易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02

二、餐饮单位食品安全提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做好食品安全自查: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全面开展场所环境卫生、原料采购、加工制作、贮存管理、温湿度条件、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等重点环节的风险隐患排查;对受潮、淋水导致变质腐败、霉变生虫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原材料和食品,一律清理、下架、销毁。

2.食物做到烧熟煮透:食用肉、禽、蛋和海鲜等食品,要确保食品中心温度加热到70℃以上,确保动物性食品无血水。特别注意四季豆、豆浆等食品要确保烧熟煮透。

3.加工过程做到生熟分开:畜禽肉、水产品和蔬菜清洗切配要分开;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存放要分开;生熟食品工用具、容器要分开;熟食专间工用具、容器和冰箱要专用。

4.食品贮存做到控制时间和温度:菜肴当餐制作、当餐食用。熟食在常温下存放不得超过2小时,存放超过2小时的,应在8℃以下环境中冷藏或60℃以上环境中热藏。就餐人数较多时,菜肴工艺要简单,熟食卤味要控制,生食菜肴要限制。

5.餐用具做到彻底清洗消毒:餐用具使用后应及时洗净。餐饮具、盛放或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和工具使用前应彻底消毒。

03

三、消费者食品安全提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出就餐时应注意饮食安全:

1.要到证件齐全的餐饮单位就餐,自觉抵制无证无照经营单位,避免食品安全隐患。

2.看“笑脸”选择就餐单位,优先选择绿色“大笑”脸谱的餐饮单位就餐。

3.注意高风险食品的饮食安全,特别是小龙虾、食用沙拉等,发现感官异常或来历不明的可疑食物,应立即停止食用。

4.留好票据、正确维权,如果遇到食品安全问题,可拨打12315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资料:区市场监管局

编辑:陆海华

责编:李琳、陈锦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