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血友会又被骂了,上一次他们是弄出个给国家捐款的幺蛾子。而这次,他们被曝出5月份善款使用情况中,只有1.9万用于陷入困境的家庭,而把15.9万,花在了旗下的合唱团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血友会很快就进行了回应,就是称没表述清楚,花在合唱团上的15.9万,是指从2016年到现在花费的部分费用,而非上个月(5月份)合唱团的支出。至于演出为零,那是因为近来变动多,没时间且人手也不够。

他们可能觉得,这样一解释,人们就会意识到是自己误会他们了,就容易接受了。但事实却是,人们依旧不是很愿意接受,部分网友还是在继续指责他们。

估计北京血友会觉得很委屈,不就是15.9万吗,你们至于吗?

只不过从我们的视角出发,就是另一种画面。

虽然这笔钱(15.9万)是8年里合唱团的陆续支出,但人们献爱心、做公益,最直接的目的还是为了帮助病患。别说15.9万,哪怕就是1万,那笔钱从流进北京血友会开始,上面就标明了仅限用于公益的注释。

以前看到过这样一种解释:钱的确是你们捐的,但我们花的,是这些捐款产生的利息,而非这笔钱本身。

可实际上懂得都懂,捐款产生的利息,依旧属于捐款的一部分,而非慈善公益组织的私人财产。否则的话,所有慈善公益组织都要把别人做公益的钱存着,慢慢输出了。

5月份一共捐了18万善款,你拿出1.9万用于陷入困境的家庭,从而保留了大部分16.1万。这谜之操作,让人匪夷所思。难道是没有需要帮助的病患,以至于这笔钱送不出去了吗?

这种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的,但是我想不到任何其他合理的理由。不过有趣的点在于,明明显而易见的问题,人们没说,公益组织就完全get不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种脱离,时间久了,即便是明显不合理的问题,看上去也会变得普通、寻常,其实那是一种脱离太久之后导致的麻木。而这种麻木,时间越长,对整个国内公益的环境就越差。

这个趋势在2021年尤其明显,中国慈善联合会发布的《中国慈善捐赠报告》中显示,同比下降了80多亿。人们变得没那么爱做慈善了。

而在2022年和2023年的救灾中,一些拙劣表演的频出带来质疑,再次降低了这个数字。当然具体是多少我们并不知晓,因为人家不发数据了。

水变浑了,再想净化到清澈,难如登天。人心更是如此。

贪官太多,人们见到官就没有好感;作秀频频,人们看什么都像形式主义;当然,人们自己本身也要受此影响。考编的饭碗比考研要铁,大家自然就更愿意去考编了。当坏人才能得利的时候,人们就会争抢着去做一个坏人。若身边的人个个自私,那么你独自保持高尚,就面临着成为损失最大的那一个。

广西桂林南溪山医院因为受到洪水的影响,一些患者被困住了。一个护士去分发食物却需要为了避免被抢夺而紧紧抱住食物并呵斥众人。视频下面,网友说:人怎么能这么自私呢。

而在另一个地方洪水退去,一片狼籍,视频里的人们没有在自家门口收拾残余,而是在街道上找起了“意外收获”,有人用蛇皮袋收集瓶装水,也有人找寻密封的食品。我不知道其中有没有高尚的人单纯是在做好事,但即便有,恐怕也不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刚在想,如果自己在那条洪水退去的街道上,会加入他们,还是阻止他们呢?

几乎没有花掉10秒钟,就有了答案:我会看着,什么也不做。

不是我们变了,而是当大部分人都在变,想坚持就成了一种很难的行为。选择不加入他们,或者尽可能变的慢一点,就已经是一种坚守。

当然会有转机,转机要在自私和麻木带来的后果出现之后,就像洪水裹挟着下水道里的细菌和食物泡在一起,洪水退去,留下了食物和看不见病菌。不可否认,即便是看着的人,也要与那些生怕晚了抢不到物品的人一起承担疾病带来的后果。可那,又不是我们能去选择的事情。

梭罗说,"如果一个人不随同他的同伴步调一致,或许是因为他听到了一个不同的鼓点声。"但梭罗不说在那之后发生的事情。

其实很简单,因为什么都不会发生。洪流之下,个体是无力的。你即便能听到不同的鼓点声,也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