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全面改善陇南市区大气环境质量,系统性解决燃煤污染影响突出问题,陇南市立足城区实际,突出科学治污、精准治污、源头治污,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统筹各方力量,扎实开展“冬病夏治”,特别是煤质管控工作,确保今年冬季环境空气质量稳步改善。

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专题召开会议,对煤质管控工作进行研究,审定了市区2024年度大气污染专项治理方案,成立了工作专班,组织开展“百日攻坚行动”。划定重点防控区域,严防不符合要求的燃煤进入。对建成区运营的煤炭集中交易一级市场和煤炭二级配送网点全面实行动态管理,持续完善配送体系,构建包含煤炭来源、销售数量、销售去向等内容的购销台账,切实做到购销煤炭可追溯。对进入城区的煤炭按照规定进行抽检,对抽检发现销售或使用不符合标准煤炭的行为及时移交相关部门查处。严格落实煤质管控定期督查制度,市级督导单位按照专班职责分工,向武都区交办巡查发现的问题,督促煤炭集中交易一级市场和煤炭二级配送网点规范经营,持续巩固煤质管控长效机制。

多措并举,聚焦重点区域

针对市区滨江花鸟市场100多家商户冬季普遍采用小煤炉取暖且无法进行集中供热改造的问题,现已重新选址,尽早将花鸟市场搬离。重点对滨江中学国控点周边居民区进行供热改造,在油橄榄基地信合小区安装换热站1座,计划2024年完成信合家属院、邮政家属院、移动公司、人社家属院、烟草公司家属院等小区的管网建设。加快热源厂 80 蒸吨锅炉超低排放改造进度,现已完成可研编制、报批、项目入库等前期工作,力争 2024 年启动实施。

未雨绸缪,扩大供热面积

依托热力管网改造升级,进一步完善配套供热基础设施,提升城区集中供暖质量和覆盖率。启动实施陇南市武都旧城区热力管网改造升级项目,总投资1.533亿元,项目覆盖旧城区的钟楼和城关 2 个片区,共敷设一级供热管网 18510*2米、二级供热管网 3215*4 米,新建换热站 6座。项目一期(钟楼片区)已于2024年第一季度建设完成,项目二期(城关片区)已启动实施,完成后将先期解决 1622 户居民的供暖需求。对于集中供热难以覆盖的区域,有序推进城市燃气管道更新改造建设工作,以“煤改气”清洁能源取暖方式替代燃煤取暖,计划于2024年完成天润小区、兰天广场、东江庭院、农机大厦、三元小区的燃气管网改造建设,解决1688户居民的供暖需求。

经过努力,截至6月17日,陇南市优良天数比例为96.4%,位居甘肃省第一;可吸入颗粒物(pm10)为56微克/立方米,位居甘肃省第二;细颗粒物(pm2.5)为24微克/立方米,位居甘肃省第二,空气质量稳定向好。

(来源:陇南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