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福田区人民政府、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主办,福田区水务局、福田区教育局、福田区红树林事务中心、红树林基金会(MCF)承办的第二届中国红树林湿地教育CEPA国际研讨活动暨2024中国自然教育大会湿地教育分论坛,将于6月22日至23日在深圳召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研讨活动是为更好助力国际红树林中心建设,突出中国在国际湿地教育工作中的引领作用,结合2023年在深圳成功举办首届中国红树林湿地教育CEPA国际研讨会的基础上,而召开的两场聚焦国内外湿地保护的专业交流工作坊、两场深港湿地教育考察,致力于推动湿地教育发展,邀请国内外湿地保护地及专业机构的专家学者、实践人员、学校教师代表等,共同研讨交流国内外湿地教育的优秀案例、学校经验、公众参与路径,展现福田湿地教育成果,讲述中国故事。

专业交流工作坊(一)

东亚-澳大利亚迁飞通道(EAAF)各国湿地教育经验分享

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EAAF)是世界上最大的迁飞通道之一,从俄罗斯远东和美国阿拉斯加,向南穿过东亚和东南亚,一直延伸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该区域囊括22个国家,是超过210种、逾5000万只迁徙水鸟的家园。然而,EAAF覆盖的也是城市迅速发展和人口快速增长的区域,给湿地环境带来了巨大改变,也给当地湿地保护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和挑战。在EAAF迁飞通道上的多个国家,包括中国、韩国、泰国、缅甸等,都开展了基于候鸟和湿地保护的教育工作,为逐渐退缩的湿地争取到更多的公众理解和支持,也为更多物种争取到生存的机会和空间。此工作坊由来自EAAF上的国内外优秀湿地教育领域的专家代表,分享在各自国家如何基于本土开展卓有成效的湿地教育工作,通过不同形态、概念形式,推动更多人参与湿地保护工作中来。

Suchakhri Srirat素查克里·斯里拉

泰国湿地协会专家

分享主题:

湿地教育CEPA: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的学校教育经验

Pyae Phyo Aung昂彭彦

缅甸自然保护协会总干事

分享主题:

通过CEPA提升缅甸湿地保育工作

朴祥镐

韩国生态和平亚洲中国办公室主任

分享主题:

韩国济州岛东柏东山湿地保护教育:生态桌游和密室逃脱

杨镇宇

澳门生态环境保育协会会长

分享主题:

澳门自然教育活动分享

梁恩铭

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WWF香港)教育总监

分享主题:

以主动世界公民(Active Global Citizenship)概念推动湿地保育

专业交流工作坊(二)

迁飞通道的学校教育经验分享与交流

2022年湿地公约COP14大会上通过的几个重要CEPA行动机会之一,就是要提升湿地教育与正规教育的结合。很多湿地都为学校教育的合作做出各种尝试,包括与学校合作编写课程、设立研学基地、将湿地内容推进到学校正规课程等方式。在校园内开展基于湿地保护的自然教育工作,不仅能丰富课堂形式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还可以让参加科普活动的孩子们都能积极成为湿地保护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将湿地保护的意识根植内心,进而提高全社会对湿地保护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大湾区学校代表分享湿地教育经验及座谈-“如何有效促进跨区湿地中小学研学课程”

分享/参与嘉宾:

1、黄嘉俊 香港伊利沙伯中学旧生会汤国华中学老师

2、邓丽云 深圳福田华新小学老师

3、吴碧云 广州113 中学老师

4、林彩燕 香港湿地公园 教育及社区服务经理

湿地教育实地考察

路线一:香港湿地教育考察

覆盖区域:香港米埔国际重要湿地、香港湿地公园

路线二:深圳湿地教育考察

覆盖区域: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深圳湾公园自然教育中心

采写:南都记者 张馨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