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过庭《书谱》曾言:“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大多数书家的早年作品,风格张扬个性,而随着年龄增长,人生境界逐步沉淀,艺术创作不再崇尚表层的浮华之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譬如“草圣”怀素就是一个经典例子,自从怀素继承“二王”笔法,游历于名山大川之后,他的草书融合万物意态,运笔飞动多变,如江河决堤,极尽率性颠逸的奔放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吕总《续书评》所言:“怀素草书,援毫掣电,随手万变”,直到60岁之后,他回归“超然物外”“虚静”的最高境界,草书抛弃人为的雕琢与修饰,笔笔返璞归真、顺应自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方看怀素晚年写的《小草千字文》,用笔连贯畅意、简洁干练,当年怀素下山后,曾与颜真卿结交,所以他继承“篆籀笔法”,多逆锋涩行,始终保持笔尖弹性十足,蓄力饱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他善用回腕,以腕力运笔,点画精准有序,不会脱离法度,上下笔画衔接也更加自如,笔笔有往有收,线条瘦劲灵动、醇穆多变,内在筋骨刚健,极具苍劲拙质之气,气韵娴静安详,提高了艺术质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作冠有“一字千金”之称,折算成人民币,单字价值100万,目前市场估值高达10亿,于右任赞叹曰:“此为素师晚年最佳之作。可谓‘松风流水天然调,抱得琴来不用弹’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伍嘉陵也评价此作:“素师小草瘦劲自然,应规入矩,得二王遗韵。黄庭坚谓其暮年乃不减长史,如是也!此千金宝帖,行笔飘逸、一气呵成富有动感,历为书林所重。李白称其草书独步天下非虚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常临摹此作,可以掌握古人“草法”,用笔自然灵活、规范精到,而且此作意境平和宁静,能提升鉴赏水平、文艺修养,体悟传统古韵之美。

小草千字文》曾失踪1000多年,如今绢本现身台北故宫,卷尾注有“贞元十五年六月十七日于零陵书,时六十有三”,此乃怀素罕见的楷书真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幅纸本真迹,现存530字,之前长期秘藏于海外,近代黄锦祥购回,惊艳了整个书坛,多方报纸刊载这一喜讯,可惜市面没有完善的纸本字帖,十分稀缺。

而今,我们把怀素《小草千字文》的纸本与绢本,进行1:1超高清复刻,将其合成一卷,前本部分乃原版原色的绢本,字体极为高清,后半部分则是纸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市面没有清晰的纸本流传,大多字帖内容不全,因此在真迹之后,我们将原作缺失的部分补全,以便于大家观览,将纸本、绢本对照学习。

如此完整精善的怀素《小草千字文》法帖,全网独此一家,而且无论是绢本,还是纸本,字迹清晰无比,细节处理全都一览无余,可以掌握最准确的怀素技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品与原作毫无二致,见此品如见原作,同时正文下方加入反复校对,没有错误的现代字注释,帮助初学者识读、临摹,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侵权抄袭者必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