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晓静

今年的全国高考语文试卷,选用了作家周蓬桦的美文《霜降夜》,一夜间被读者们传遍大江南北,成为热门话题。认识周蓬桦是很多年前的事了,读他作品的时间远比认识他要早得多。他的《浆果的语言》《沿着河流还乡》都曾是我旅途的伙伴,给我带来许多心灵的安慰和对生命的思考,而这次远行选择的伴手书《大地谷仓》,就从像泥土里刚刚冒出来的植物,带着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让我从阅读中获得能量,感觉自己正在变得独立、强大和年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地谷仓

周蓬桦 著

山东文艺出版社

我常常认为,散文是最自由的表达形式。而周蓬桦将散文的自由度发挥到了极致。他突破了散文所谓的章法和规则,带有极具个人辨识度和浓郁的生命气息,身体力行地进行一种文体试验,不拘一格地为读者提供崭新的人生体验。从视觉到听觉、味觉、触觉,仿佛一道美味大餐,或者一个隽永的画面、一个意味深长的印象派影视记录——小切口进入,从横向到纵向,越挖越深,信息量如春日盛开的花,在大地上展现一片缤纷,果实带着落花的伤感与泥土的芬芳,用简洁的一两句话收尾,一个完美的过程,就像盛满浆果的口袋,浓郁尽在其中,令人流连忘返。

若要把散文写得耐人寻味,说起来简单,做起来艰难。周蓬桦的散文在写作深度上与许多传统散文模式有本质的区别。那些流行的写作往往浮于表面,对要挖掘的事物浅尝辄止,没有能力或胆量再继续挖下去,无法为读者带来精神上的冲击力,而周蓬桦的散文绕道切入,从平常事物中采集非凡,抵达了惊雷般轰鸣的效果。

读周蓬桦的散文,不但可以感受各种视觉、味觉、触觉的愉悦,还会像被一种神奇魔力牵引,进入这位深沉儒雅的讲述者所创造的幽深境界,听其充满远见地讲述人与自然、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这些娓娓道来的哲理金句,将使你获得思想、情感、生命价值等全方位的收获。他的文字接地气,从不刻意过滤生活真实的一面,以带有悲悯情怀的笔触写树、花、草、鸟、狗、牛……完全遵守世间万物平等的原则,对待任何卑微的生命,都饱含着真诚与爱。《雪地上的狗》一文有这样一段话:“小牲畜在我眼前奔跑,它总是跑到我的前面,偶尔也会蹿到我的身后……它嘴里不停地呼出白茫茫的气息,我像它一样喘息……”字里行间浸润着怜惜与疼爱,对万物充满同理心,文字愈发亲切有温度。

“我与哥哥又吵架了,他把我拖到小卧室,用一根绳子把我绑在了床腿上,然后学着电影里的情节把毛巾塞到我嘴里。”(《回忆花楸树》)一个敏感少年苦涩又无奈的童年跃然纸上。哥哥当然不是十恶不赦的人,这完全是一个少年在荷尔蒙躁动时横冲直撞的行为。接下来,他会受到母亲的惩罚,“泪水不会白流的,所有的委屈都会得到公正的补偿……”读到此处,我眼前浮现出一个倔强的少年正淌着一脸委屈的泪水,不服输地梗着脖子。心酸、痛苦、无奈、委屈、倔强、期待,这才是一个少年真实成长的组成。

站在宏观的角度,生命何其短暂。一个作家要将这短暂生命的沧桑、悲怆、恍惚、迷离以及异质感全部通过作品表达出来,是一条异常艰难的路,周蓬桦始终在探索和尝试。读完《大地谷仓》,一种强烈的疼痛感迅速唤醒我身体里沉睡的某种非虚构的感觉,仿佛失忆很久的人在月光下突然找回了真实自然的河流,消逝的时光又回到生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