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来西亚艺术家陈翠梅的个展《你们不知道什么是爱情》将在六月底同时在巴黎、厦门和吉隆坡举行。展览将首次呈现艺术家的装置艺术作品“情感机器”系列。

巴黎 - Tree Art Gallery

展期:2024年6月26日到7月7日

开幕式:6月27日当地时间18:00-21:00,自由入场

地点:62 rue Notre-Dame de Nazareth, Paris

厦门 - 散步时刻画廊

展期:2024年6月28日到7月21日

地点:厦门思明区民族路37-1号海祥大厦707室

吉隆坡 - CIMB Hotel Art Fair 2024, by CIMB & Cult Gallery

展期:2024年6月29日到6月30日

地点:Level 24, Room 2415, Four Points by Sheraton Kuala Lumpur, City Centr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爱情可能是一场霍乱

文/陈翠梅

我当然不懂爱情。

我是那个逃跑的女人。

讲一个小故事,20年前我在新加坡的一个短片工作坊当导师。工作坊结束后大家去酒吧庆祝。其中一个导师K跑上台唱了自己的一首歌,唱完后大喊,陈翠梅我爱你。大家炸了。没有人在乎我的惊恐。大家看电影看太多,都想帮勇敢求爱的男主角,完全不顾及被求爱的人的意愿。第二天我就逃回吉隆坡了。没想到K也追来,还让我的朋友觉得这件事特别浪漫,骗了我去一个餐馆,借了吉他让他单独唱歌给我听。

我过了一个星期东躲西藏的日子。然后他才走了。

在收到很多情诗的那段时间,有一次我很无情地调侃:“我几乎能嗅到苦杏仁了。“发出信息后我立刻意识到这句话的残酷和不当。

K立刻知道这句话的出自Garcia Marquez的爱在霍乱蔓延时,他回答,”这是无可避免的,苦杏仁的气味,终让我想起无法得到的爱情。“

几个月后,我在德国慕尼黑,有个选片人神秘兮兮地给了我一个音乐CD,“他听说你会来,叫我亲自交给你。”里面有九首歌。“他一个星期里写了9首歌给你。”那个选片人大概觉得这是爱情。我把CD听了一遍,然后也就这样。很多年以后,大家还会拿这件事来说笑。我和K也成了朋友。

一次我和K在一个诗歌短片的工作坊一起当导师,他说起他在大学的时候,第一次接触诗歌,他的老师跟他说,你真的要写诗,那就得像患了霍乱一样,上吐下泻,不可自制。他说他那时候一天能三十多首诗。我心想,一个星期写9首歌,也不过是一场痢疾。我爱你,又干你何事。一个能写出一万首情诗的机器,也不过是几行简单的编程。我不能说我的这个不停呕出情诗的印刷机是来自于K,我只能说,一个好像得了霍乱,上吐下泻地写情诗的一个机器,可能也能让我们感受情绪,也能让我们思考爱情是什么。我们姑且称呼这个机器K。这是我的Emotion Machine系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可避免,苦杏仁的气味总是让他想起爱情受阻后的命运。刚一走进还处在昏暗之中的房间,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就察觉出这种味道。他来这里是为了处理一桩紧急事件,但从很多年前开始,这类事件在他看来就算不上紧急了。来自安的列斯群岛的流亡者赫雷米亚·德圣阿莫尔,曾在战争中致残,是儿童摄影师,也是医生交情最深的象棋对手,此刻已靠氰化金的烟雾从回忆的痛苦中解脱了。”

——加西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翠梅的情感机器让我想起一个人在真的爱上另一个人的时候情感的不可控性和非理智性,会随着点状不断的爆发,就像这个不断吐出情诗的机器一样。而且机器的输出并不是单方面的,是互相的,它与艺术家,与公众共同构成情感传递环里面的一部分,三者在主客体之间不断切换,共同完成了这场表演。可能爱情的本质在这种切换中得以显现——一种无法完全被捕捉的流动状态。

在这个展览中,艺术家虽然完全采取了不同的媒介进行她的创作,但她却继续延续了她以往作品中极其私人对于情感的思考。这是一个有情绪,不停愤怒地在输出的机器,不过我想这个展览的调性是温柔的,俏皮的。就像展览题目一样,没有人可以知道究竟爱情是什么,但情绪产生的当下却可以让我们回溯自身和受到启发。”

——吉朗,策展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总试图去描摹爱情,去探究爱情是什么,并试图进入。艺术家陈翠梅的这个情诗机器人,在载入她特有的又碎片的文字后,开始在一个容器中大量呕出诗句来,在你接近机器并阅读它的时候,让你以片段的方式闪进爱情的缝隙。

一些疯狂的苦涩的憔悴的执迷的酸臭的甜蜜的,等等等。来,来尝尝爱情碎屑的滋味。”

——蔡邦尼,散步时刻画廊主理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翠梅 照片来源:NOWNESS

陈翠梅,5岁钉过一个小板凳,8岁开车撞过一根柱子,9岁辦过一本儿童杂志,12岁读完一整本科学百科全书,17岁开过一个文学专栏,21岁电脑动画学位毕业,27岁拍过一部《爱情征服一切》,38岁生了一个小孩,41岁决定习武。

陈翠梅,1978年生于马来西亚关丹,首部长片《爱情征服一切》(2006)获得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奖和国际影评人协会奖,并在鹿特丹国际电影节上获得金虎奖。她的短片《每一天每一天》(2009)获得克莱蒙费朗国际短片电影节最高奖项。她被邀请到戛纳电影基金会驻村创作营,也担任过许多电影工作坊导师。2015年,她发起了Next New Wave(新浪潮)为马来西亚年轻电影人设计及举办电影工作坊。2017年,她创办东南亚短片节,专注于展映东南亚短片。她的最新长片《野蛮人入侵》(2021)获得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的评委会大奖。她的首个艺术展览《就因为你按了快门吗?》(2022)展出一系列人工智能生成图像,获得了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的发现奖,并于2023年在法国阿尔勒国际摄影节中展出。她的第二个艺术展览你们不知道什么是爱情(2024)将于今年6月在法国,中国与马来西亚同步展出。

更多详情,请关注展览Instagram账户:@whatloveis_proj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