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小罗

这周二(6月18日)的任天堂直面会上,吸引我的游戏可不少。比如《塞尔达传说:智慧的再现》《超级马力欧派对:空前盛会》,还有让人忍不住要吐槽一句“你怎么才来”的《密特罗德Prime 4》。有些游戏我觉得可能会给下一代Switch首发,结果竟然也能在不久之后玩到,这种感觉还是挺不错的。

当然,这种场合也少不了“冷饭”们的身影,比如《勇者斗恶龙3HD-2D重制版》,或是《逆转检事1&2御剑精选集》。我对这类游戏也是欢迎的,虽然不至于每一款都会重新买、重新玩,但我一直觉得,有些好东西——尤其是玩法和故事——不应该限于时代和平台的阻碍,值得一次又一次重制,给一代又一代的玩家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人高清

“逆转裁判”前几代、“逆转检事”系列,以及前些日子推出了重制版的《幽灵诡计》,在我看来就是这类作品。它们故事精彩,角色鲜明,玩法也很有趣,哪怕很久以前已经通过关,我还是能清晰地回忆起第一次接触时那种惊喜加惊艳的感觉。

不过,有时候坏就坏在这种“惊喜加惊艳”上,尤其是这种注重剧情,主打解谜、推理、选择的游戏。它们的流程往往都不太短,中途环环相扣,一旦沉浸其中,人就忍不住跟着故事一直走到最后,就算不可能一口气通关,至少也得打到一个比较大的节点,或是某个章节的结尾。

在我想象中,由于是复刻版,我的游玩体验应该是非常流畅的,就算做不到一气呵成,也不应该遇到太大的阻碍——毕竟玩都玩过了,不少剧情的关键转折、核心手法,乃至某个证人被戳穿后的夸张演出都还有印象,再玩一次还不是小Case?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我不止一次在很小的细节上卡住,不是忘记了某个关键道具的用法(可见,我在搜查过程中也不太仔细),就是选择了错误选项,甚至气急败坏地出示自己的律师徽章……好在这类游戏的容错空间相当大,不至于“选错即死”。不然,身为老玩家,还要三步一选错、五步一读档,未免也太没面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算是出示律师徽章,也要学会虚张声势

实际上,这种情况对我的游戏体验产生了一定影响:如果我什么都不记得,以100%空白的状态去玩某款游戏,那就会获得极大的新鲜感(要是我从没玩过《幽灵诡计》,那该有多好);如果我全部记得,或者记得大部分通关要素,那就会从流畅的操作中收获快乐。偏偏我属于“记住了,但没完全记住”,两边不靠,就只能在忍不住查攻略时吐槽自己:不然还是全忘了吧。

同样出于这个原因,我在和其他朋友讨论某些游戏的情节和玩法时,也经常记混——比如《魔兽世界》哪个版本开放了什么职业和功能,我总是振振有词,但很难说准。每当我绘声绘色地描述一个和公会成员打本时的场景,朋友想了想,说:“这件事没错,但不是发生在这个版本……”后来,我就养成了勤查资料的习惯,写稿时尤其如此。当然,这个习惯也帮我规避过不少错误,但它仍然是“记不住”的副产品。

这么说或许有点夸张,但以个人经验而言,我能深刻记忆的大多是那些有趣、有冲击力、足够打动我的细节,并且根据它们串起对整个游戏的回忆,至于另一些不那么“有趣”的东西,哪怕更实用,对通关更有帮助,我也不一定记得住。这就好比学数学,我可能对某个数学家的生平事迹感兴趣,进而了解了一些故事,但未必学得懂这个人提出的公式……不过,换个角度考虑,一款游戏最能让人记住的,恐怕也不是(至少不完全是)通关攻略,而是有趣、有冲击力、打动人的部分,创作者们着力塑造的,正是这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些东西,记住的人多了,就会变成段子

《逆转裁判123:成步堂精选集》和《幽灵诡计》重制版我都买了,都没有打通。不出意外的话,《逆转检事1&2御剑精选集》我还是会买,还是打不到通关。不过,我想,如果某款游戏曾经给我带来过惊喜和经验,那么如今就不妨以更随意的心态去玩——记不住又如何?反复读档又如何?大不了就去查攻略,面子什么的,谁还在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