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寻欢

2023年,我国电影大盘重回500亿大关,恢复到疫情前电影大盘的85%,破亿影片数量、总场次、总观影人次等多项指标表现亮眼。
其中,《流浪地球2》票房达40.29亿,占据当年电影大盘的7.3%。官方授权商赛凡科幻空间制作的笨笨拼装版、Moss拼装版等衍生品销售额破亿,创造国产电影周边销售新纪录。定档2027年大年初一的《流浪地球3》未映先火,引发观众广泛期待,稍有消息就能登上微博热搜。
《流浪地球2》带领电影产业衍生品开发销售迈上新台阶的同时,国产科幻大片的市场空间、票房潜力、IP开发、产业链发展等更多未来畅想也随之而来。
6月17日,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科幻电影周暨上海科技影都发布会在上海市松江区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的科幻电影周活动聚焦“人工智能+电影”,探索人工智能与科幻电影的双向赋能,激发电影人的深度思考和未来畅想。著名导演黄建新、著名编剧王红卫、科幻作家王晋康、人工智能专家学者戴勃、美术指导霍廷霄等从业者共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电影,科幻新视野与新质生产力”进行了深度对谈。上海科技影都重点项目和科幻文学IP/影视项目推介活动,对众多备受关注的国产科幻IP新进展作出介绍。

未来三年内,有哪些重磅国产科幻电影将与观众见面?上影节科幻电影周系列活动及背后彰显出的意义,对于国产科幻电影的发展又有何作用?

国产科幻作品蓄势待发,哪一部最值得期待?

在“未来引擎·科幻文学IP/影视项目推介暨上海科技影都重点项目发布”活动中,6部备受观众期待的科幻影视作品、科幻文学IP都公布了最新进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幻悬疑剧《梦之海》由田里执导,黄景瑜、王紫璇等演员主演。该剧集背景为地球地表水升入太空,人类失去赖以生存的海洋,面临史无前例的生存危机。为了延续人类文明最后的一线生机,中国航天启动“摘星计划”,龙凤胎姐弟两“天地互联”,开启了一段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的冒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是科幻小说迷,相信看到以上简介就会会心一笑,即使不是,该剧也可以吸引很多观众的注意,原因只有一个:《梦之海》改编自刘慈欣所著的同名小说。
作为国产科幻小说的执牛耳者,刘慈欣所著的《三体》系列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对人类命运深切思考闻名世界,获得过雨果奖、轨迹奖、星河奖等多个科幻小说大奖。而他本人的作品也是国产科幻影视作品改编的一座富矿,《流浪地球》《流浪地球2》《疯狂的外星人》,不仅质量上乘,票房也十分亮眼。杨磊执导,张鲁一、于和伟、陈瑾等演员主演的《三体》则在豆瓣获得了8.7的高分,赢得了原著书粉和观众的一致称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同样由杨磊执导,于和伟主演的《三体2》和衍生剧《三体:大史》正在稳步推进。在上影节开幕论坛上,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宣布光线传媒和“三体宇宙”正在共同开发电影版《三体》,并表示该片的导演是近些年屡创票房佳绩的张艺谋,消息一出,立刻引发观众广泛热议,登顶微博热一。
科幻电影《群星闪耀时》由黄建新监制、章笛沙执导,黄渤、吴磊、高叶等演员主演。
该电影背景设定在未来时空,三位中国宇航员在返回地球的途中,遇到复杂状况与地面失去联系,在万分危急的时刻,一条藏有神秘代码的电子信号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章笛沙在现场表示:“该片将通过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特技场景,塑造一个富有张力的未来太空世界,展现人性在危机中的挣扎与救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领衔主演黄渤位居国内最卖座男演员第三名,近年来主演的多部电影均票房不俗,相信以他庞大的电影号召力和良好的路人缘,会给该片带去很大的票房助力。
除此之外,根据王晋康多部科幻小说改编的《生命之歌·王晋康短片集》、仇晟执导的《比如父子》、孙若希制片、杨祎铭和范凌冰编剧的⻘春奇幻片《教室外面很危险》、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中法合拍科幻片《瓦朗索尔1965》也亮相推介会现场。
国产科幻影视剧的蓬勃发展,当然离不开科幻文学的助力,本期推介会上还有不少科幻文学IP引发外界关注。张冉所著的《止水》,探讨科技、人性和亲情;任青所著的《向北方》,则明显带有东北硬冷影像气质,与《流浪地球》颇为相似;杨晚晴所著的《麦浪》则以独特的叙事⻛格、生动的情节、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关于生存空间的故事。

以上科幻影视作品的推介,是对行业信心的有效提振,对观众观影兴趣的一次强烈激发。而包含推介会在内的其它活动,则共同颂扬了中国电影人对科幻电影的梦想和追求,也彰显了中国电影人在科幻影视剧上的探索精神。

科技赋能产业创新,科幻片能否迎来融合突破?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2023年电影票房大盘为549亿元,票房破亿影片73部,国产片票房总计460.05亿元,占据全年总票房的83%,票房榜前十名也均为国产片。
其中,《满江红》是历史故事焕发新生机,《流浪地球2》是国产硬科幻的成功展现,《孤注一掷》《消失的她》引发“东南亚诈骗”“恋爱脑”等社会议题,《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长安三万里》是从传统文化中寻求创作灵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作品在质量和票房上的成功,离不开电影人的努力,但电影毕竟是一个全产业链工种,尤其是科幻片,跟人工智能、虚拟拍摄、多元化版权、AIGC内容生成等方方面面都有关联。因此,科幻片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端的扶持、供给端的创意升级和技术端的科技升级。
政策端上,2023年,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补助地方预算达到2.48亿元,大力支持了各地电影事业发展,5月1日至10月31日则免征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基金,而这一时间段涵盖端午档、暑期档、国庆档三个大档期,助推电影市场降本增效。
供给端上,在文化强国、科技强国、文化数字化等战略背景下,我国影视工业化、规划化、流程化成为激活文化产业经济效能的关键,而影视基地则积极辐射周边区域发展,促成了“影视产业+区域发展”的产城融合新格局。
所谓影都,即通过有机整合全域影视产业链而形成的高附加值、复合式产业生态群。目前,以上海松江、北京怀柔、青岛西海岸、金华东阳、长沙马栏山等为主的影都,在内容制作、内容宣发、摄影制作、营销玩法等层面不断发力,助力影视工业化蓬勃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坚持“科创芯、世界窗”异质双核的松江,2023年引进影视企业1386家,同比增长5.72%,影视企业总量达到7921家。松江还围绕“产业、技术、人才”三大中心,坚持以科技赋能数字影视产业发展,二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新产业集群的形成,则为松江打造VR场景、元宇宙虚拟技术等影视技术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助推松江成为最具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影都。
技术端上,我国电影科技正从跟跑者向并跑者进行蜕变。
以电影视效技术为例,青岛东方影都影视基地借助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等视觉效果技术,承担了《流浪地球2》等大片的部分特效画面。
该影片上映后,无人机大战、太空电梯等场景的特效,让观众血脉偾张,被一百多万豆瓣网友打出8.3的高分,不仅“好于95%科幻片,好于98%灾难片”,“不必对比什么,作为里程碑他已无敌”的短评还被点了四万多“有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电影放映技术为例,观众在观看《流浪地球2》《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沙丘2》《碟中谍7》等影片时,对影院所能提供的沉浸式体验有相当高的要求。
2010年时,IMAX在我国只有14块银幕,一些观众为看《阿凡达》不惜跨城跨省观影。而到2022年,IMAX已在全国210多个城市建立了780多家影院网络。截止2023年,我国IMAX厅、LED屏厅、CINITY影厅等特殊技术影厅的总数量已达到9520家。
以人工智能为例,黄建新在金爵电影论坛上表示:“我们电影当中看到的,在电影院经历的梦幻的过程,跟我们现在面对的数字阅读是有本质一致的,是虚拟的……人工智能是电影最好的朋友”。
科幻电影周虽然已经闭幕,但暑期档却将正式打响,谢霆锋领衔主演且首次担任动作指导的《海关战线》,王传君主演、柯汶利导演继《误杀》后的续作《默杀》等影片也即将与观众见面。
等到明年上影节之际,相信近期登上推介会上的不少国产科幻影视作品都有了新征程,乃至已经经历了市场和观众的检验,那会是怎样的一番新成绩、新光景,且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