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岸边,垂柳、美人蕉等植物

绿意盎然

水边,“凌波仙子”水雉等水鸟

翩跹起舞

田边,多汁大西瓜、百香果等蔬果

甜美上市……

六月的连江东岱镇洪塘村

宛若一幅徐徐铺展的田园画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能想到

这里曾经环境脏、河水臭、游人少

如今却华丽“变身”

跻身连江十大最美村居、

省级生态村、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态振兴

从“黑臭水体”到“水岸乡村”

东岱镇洪塘村,地处岱江平原、敖江入海口,背靠云居山,生态内河穿村而过。眼下,村内一派田园风光,连片的水稻郁郁葱葱,村民们在河边纳凉、闲聊,很是惬意。

据当地村民介绍,这条清流在过去是一条臭水沟。从前由于缺乏管理,大伙在河边搭鸡舍、往河内倒垃圾,导致淤泥堆积、河道不畅,甚至出现了“一桶水半桶泥”的黑臭水体。“你们这里太臭了!”外人的一句评价,刺痛了当地村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此,从2017年开始,东岱镇开始“治水”,不断给内河“洗澡”,先后完成了洪塘村山兜示范段、洪塘村过浦河段、洪塘村香炉角至塘南里段河道、敖江流域洋西至洪塘段等治水项目建设,累计治理河道约8.2公里。

富含大量有机质的淤泥,也实现了废物利用——大部分堆放在河两岸,用来种植美人蕉等20多种花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从人居环境整治入手,开展了‘一河、两路、三行动’整治行动,即内河清淤、131县道农房和庭院改造、沿江通道江滨路改造及陈年垃圾治理行动、厕所革命行动等。” 洪塘村党总支书记吴汝朋告诉记者,村里还组织农户参与“清田还绿”田地清理行动,对影响田园美观的杂乱窝棚、废弃瓜果枝条等进行清理,打造“路成网、田成方、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化高效农田。

在众人的努力下,“破窗效应”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爱美效应”——美丽乡村服务队、党员卫生巡逻小分队、护河护绿志愿服务队都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产业振兴

从“夏日丰景”到“四季丰收”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振兴靠特色。眼下,洪塘村的瓜果大棚呈现夏日好“丰”景——一个个西瓜汁多甘甜,一个个百香果果大形好。

越来越美的洪塘,吸引了吴文华等在外村民返乡创业。种植户吴文华告诉记者,棚内种植的西瓜品种为“8424”,具有皮薄、无籽、汁水充盈、甜度高的特点,在市场上深受欢迎,“不到半小时,300公斤西瓜就被抢购一空。”

据他介绍,大棚内今年上半年种植的水果有西瓜和百香果,产值预计50万元左右,下半年还将种植圣女果和草莓,形成“一年两季四果”的多品类不间断种植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洪塘村还鼓励农户对“冬闲田”进行开发利用,轮种蚕豆、油菜花、花菜等经济作物,实现“一地三收”,并在早晚稻创收98多万元的基础上,增加蔬菜经济收入150多万元。

得益于此,绿水青山带来了四季丰收。去年,洪塘村集体收入达到了30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村民的口袋鼓了起来,村里的游客也多了起来。洪塘村引导村民将种植大棚办成“采摘园”“游乐园”,建设稻田长廊、瞭望台等,打造稻田文旅示范区,吸引市民及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村里还联合福建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成立写生基地。如今,洪塘村的写生基地与山堂村观鸟基地、蝉步村的“南山田居”研学基地形成联动,逐步形成了写生、观鸟、田间采摘为一体的多元化农旅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化振兴

从“水上交通站”到“禾下乘凉梦”

据东岱镇党委组织委员杨榕介绍,洪塘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也是“二三”革命烈士吴南俤的故里,拥有水上红色交通站、龙潭摩崖石刻等历史文化资源。

在村内的古渡口,敖江之水浩浩荡荡、奔腾入海;而在岸上,位于三落厝内的水上红色交通站,熠熠生辉。它们共同讲述了洪塘村“地下航线”的红色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记载,1931年7月起,中共福州中心市委第一次秘密建立福州台江到连江琯头、乌猪、官岭一带的闽江水上交通联络站。彼时,进入连江开展工作的线路即从闽江口下船,翻越市区与连江之间的云居山,到达另一条水运枢纽——敖江东岱口岸。敖江南岸的东岱洪塘村,就成了闽东苏区南大门的一个重要中转站,三落厝也成了游击队和革命同志栖身中转和隐蔽的秘密地下交通站点。

为了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洪塘村于2023年在三落厝打造了水上红色交通站,将其作为党员教育培训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红色文化,龙潭摩崖石刻也是一大文化特色。记者看到,洪塘公园内,花木扶疏,亭台楼阁,曲径通幽,一块巨岩横空突兀,称作龙潭石。门亭镌刻“龙石奇观”,亭联为“径曲通禅室,门幽对野桥”,园内清泉名曰“龙潭”。龙潭石上留有楷书“祝圣万年山”、行草“龙潭路”等石刻,隙缝间还生出3株巨大榕树,是连江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洪塘村走过了烽火岁月,迈进了新时代。据杨榕介绍,洪塘村是全镇最先成立党员先锋模范岗的村居,实施了“党建+生态宜居”“党建+乡风治理”“党建+重点项目”等行动,探索“党员+农户+合作社”新模式,着力打造“水岸乡村,人文洪塘”。

洪塘村也是东岱镇加快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东岱镇根据生态水系、稻田资源等自身禀赋,制定了“一带三产”的发展规划——打造生态水系两岸景观示范带,一产发展火龙果及葡萄等特色作物合作社、二产发展果蔬及渔业精深加工产业、三产探索田园综合体,走出一条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的振兴之路,奋力书写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禾下乘凉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交通小贴士

驾车从福州市区出发,经东部快速通道,转入104国道、含光路、131县道,即可前往东岱镇洪塘村。

记者 郑瑞洋/文 原浩/摄

新媒体编辑 郑锦銮

监制 管慧 林亦敏

福州晚报新媒体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福州晚报,获取更多资讯

点亮

转发分享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