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一共上下两集,此为第一集

01

前年的时候母亲去世了,65岁,苦命了一辈子的她终究还是在六十五岁的年纪离开了我,虽然我早已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可在她去世的那一刻我还是好久都没有缓过神来。

今年早些时候继父也去世了,68岁,他的后事是我处理的,当然也有他的一些亲戚朋友们来帮忙,不过所有的开销都是我来承担的,毕竟我们在一块相处了几十年,我对他没有什么怨恨,反而有不少的感激。

可偏偏就在继父去世了之后,我的老房子被占,房子里之前的物件被他们肆意的拿走使用,刚开始的时候我只是觉得他们是继父的亲戚,是继父的好兄弟,那些东西我也用不上,既然他们有需要就给了他们了。

但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则是他们的上门让我无法理解,来抢夺继父所留下来的财产更让我不可置信。

就在那天的周五,继父的弟弟给我打来了一通电话,电话里说周末会来市里一趟,问我有没有空,想要来家找我说一些关于老屋的事情。

我没有拒绝,而是提前安排老公准备了一些烟酒,水果,想着等他们到了之后好好的招待他们,至此我并没有任何的不适,也没有任何的想法。

周末那天马上就到了,一大早就接到了继父弟弟的电话,很嘈杂。

“小丽,我们到了,在你家小区的门口,保安让打电话才让我们进去。”

我接过电话后跟保安说了一声,然后他们就来了,我们家的小区是那种别墅的小院类型,不贵,始终不是别墅区,只是老公当年赶上了好时候,购买的房子,现在想来真的挺舒服的。

不大一会,我便听到了外面的声音,大概是叔叔的声音,随即打开门去迎接他们,来人有五个,年迈的大叔(继父的大哥),已经七十多了,以及他的儿子在旁别搀扶,二叔,*(继父的弟弟),六十出头,身体还挺硬朗,还有他的儿子以及儿媳妇。

我见到这阵仗第一时间还有些发怵,不过一闪而过,随即便邀请他们进了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见过他们,小的时候他们也经常叫我去他们家里吃饭,继父以及我母亲相继去世的时候也都是他们在家里帮忙的,不然我跟我老公俩人还真的忙不过来。

进门的时候他们一直都在夸我小区好,我的房子好,还夸我过上了好日子,还说我继父跟我母亲得到享福的时候了,却没有那个命,都离开了,表示惋惜。

我一边点头表示认可他们的话,一边笑着给他们递上了水果,简单的寒暄之后他们也是直接说明了这次来的目的。

二叔说:

“小丽,你看你在市里头过得这么好,老屋你也就不回去了,老屋我们平常就替你看着,有什么需要你随时给我们说。”

事实上老屋早已经被他们占用了,从继父去世了之后他们就不止一次的进去老屋放东西,拿东西,我一开始没有反对,后来次数多了之后也是把老屋交给了他们,方便他们进出了。

我点头表示老屋已经同意让他们用了,我也基本上不会回去。

可二叔紧接着却说:

“叔其实今天还有一件事,就直说了,你也知道我们家的难处,这你大叔家里俩孩子,现在老大结了婚了,老二还没结婚,你二叔家里也是俩孩子,过得真的挺难的,不如你们。”

“这次来是想要把老屋卖了,正好村里有一户人家看上咱家的那房子了,愿意花三十来万买下来,你看能不能咱就卖了,到时候咱们分一下,我跟你大叔分二十五万,剩下的你拿走,估计也差不了多少,主要是我们家太困难了。”

我愣了一下,这房子我是想过要卖,但是并没有想过要跟他们分钱,这房子继父生前就承诺过是我的,在他病逝之后留给我当做遗产,只是我平常不常回去,这才让他们使用了,如今被他们这么一说,我心底里自然有些不乐意了。

也许是看出了我的为难,二叔马上接着说:

“你也不用为难,毕竟你们没有血缘关系,我跟你大叔都是他的亲兄弟,他生前这套房子装修的时候也没少麻烦我们,我们也出了不少的力,况且你住在市里这么好,老屋你也不会去了,就算了吧。”

正在我想着如何回复他们的时候,丈夫突然站我后面高声说了起来:

“各位,这房子就算是卖了也是看我们家的心情去分配钱,这房子我老丈人生前就承诺留给我们了,跟你们无关,你们要是不信的话可以去看看我老丈人的遗嘱。”

丈夫的话一出马上就引起了他们的不满,尤其是那几个年轻人开始愤恨着让我们拿遗嘱出来,还说我们就不是继父的孩子,不应该去分配这笔钱,应该物归原主。

每个人都在说自己的话,只有我陷入了沉思,遗嘱?哪来的遗嘱,这话也只是继父生前跟我们说得而已,并没有留下什么实质性的证据,没有遗书,也没有录音。

就在大伙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门口出现了一道人影,喊道:

“你们不要吵了,我有东西给你们。”

所有人都停了下来,一下子看向了来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我叫乔红丽,今年48岁,四十多年前我六岁的时候跟着母亲来到了继父的家里,那时候我其实是有印象的,我的父亲在我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从我记事开始就一直都是母亲在照顾我。

当时家里真的揭不开锅了,爷爷奶奶又是个重男轻女的人,在我父亲去世之后他们对我基本上也不管不顾的,再加上我姥姥姥爷也是这样,他们觉得出嫁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所以始终都不愿意来过多的管我们母女俩。

我依稀记得那时候我跟母亲俩人在屋里每天都只能喝点米汤,吃点咸菜,就连馒头都要一个掰成两半吃。

那时候的日子真苦啊,母亲没有什么本事,每天只能带着我去村里的砖窑上搬搬砖,推推车,能赚一些是一些了,不少人总说我们母女俩可怜,却也只是说说而已了,生活还是我们自己的。

后来母亲认识了一个男人,也就是我后来的继父了,他们是砖窑上的工友给介绍的,并不是我们村里人,而是另外一个村的,离我们这边也还是有一段距离的,俩人见了几次面之后也是互相有了好感。

刚开始的时候母亲跟他在一块的时候并不是自在,总觉得怕被人说闲话,况且她还带着我,而继父可是一个没有结过婚的男人,这件事情不管放在哪里都容易被人说闲话念叨。

就这么俩人相处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在继父的不断追求以及示好下,母亲最终才同意了跟他过日子的事情,婚礼也挺简单的,爷爷奶奶没有参加,姥姥姥爷也没有参加,甚至继父的父母也没有参加,几乎是在没有老人的情况下俩人举办了一场挺简单的婚礼,是在饭店办的,很多都是他们的朋友,热热闹闹的就这么算是正式在一起了。

很快母亲就带着我去了继父的家里生活,他们家庭热闹的,不光是两位老人,还有两个跟继父差不多大的人,也就是后来的大叔二叔了,他们的院子是那种又长又方的,屋子很多,基本上是一人一间,为了方便我跟母亲到来之后生活,他还专门把他的那间屋子好好的装饰了一下。

只是全家那么多人,真正欢迎我母亲的只有继父以及继父的大嫂了,两位叔叔挺无所谓的,继父的父母更是一言不发,不愿多说一句话。

再往后的生活就是我们母女俩努力的想要融入这个家庭的模样了,母亲平日里跟大婶子的关系会比较亲近一些,经常跟她一块忙活家里的事情,笑容也是跟她在一块的时候最多,而我那时候才六岁,除了所谓的爷爷奶奶之外,其他人还是挺喜欢见我的,比方说大叔有时候会给我带几个糖吃,二叔会给我买个冰糖葫芦,这些都让我铭记在心。

后来我上学的费用就都是继父来承担了,我母亲在家里跟大婶子他们忙活农活,继父则是出去外面砖窑上班,一切都挺平淡,也挺幸福。

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日子,大叔他们家搬了出去,在村里也建了一套不错的房子,算是单过了,二叔也结了婚,夫妻俩人跑到了外地去打工生活,家里也就只剩下了我们跟爷爷奶奶两家人了,平日里倒没什么事情发生,大伙都是各忙各的,吃饭的时候会坐在一块,当然这些事情也都是我母亲忙活的,用母亲的话来说就是:

“咱就是多做些事,等你爸妈都认可我了日子就好过多了。”

就这样母亲做了很多事情,他们却依旧没办法认可我母亲,因为我母亲不能生育了。

其实他们结婚完了之后也多次想要个自己的孩子,可奈何一直都没有怀上,这才让爷爷奶奶十分的在意。

所以我母亲也就一直都低人一等了,在家里总是做着最多的活,却受着最多的白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在继父为人不错,他并不在意没有自己的孩子,也不在意我母亲不能生育,更不在意我的姓氏,一如既往的对我母亲好,一如既往在众人面前维护我母亲。

继父对我的好是体现在很多事情上面的,比如说他自己赚的钱从来都会交给我母亲保管,然后拿出一部分给我买衣服,买糖吃,他经常说他喜欢闺女,也经常想要让我叫他爸爸,可我却一直都开不了口,只是在叫他叔叔而已,哪怕是在最后他离世的时候我也叫他张叔。

我上高中的时候是在县城里面上的,是张叔给我找的关系让我过去借读的,在我读书的时候他们俩人还在村里自己修建了一套房子,是在原来老屋的基础上建造的,我母亲说这套房子就是给他们留的,因为大叔他们搬出去自己住了,二叔跟二婶也拿了家里的钱在县城买了房子,所以老屋就留给他们了,他们就把老屋重新修建了一下,还是挺不错的,起码以前好太多了。

而我也有了自己单独的房间,是继父专门给我好好装饰出来的,特别让我觉得温暖,往后的日子里我每次回家就喜欢待在自己的房间里看书写作业,那份回忆至今我历历在目。

高中毕业后我考上了师范,去了省城读书,上学的时候是继父跟母亲一块去送的我,大包小包的拿了很多东西,怕我没得吃,继父给我塞了好多钱,就连枕头里面都给我塞了钱,生怕我有一天饿着了。

母亲满眼泪花,依偎在继父的身边,那种样子真的很像夫妻俩,大概也就是从那一刻我真正的认同了继父的存在,从小到大,从六岁到十八岁,这十二年间他对我的照顾,对我母亲的照顾,一直都让我铭记于心。

大学生活很快,我谈了对象,也被分配了工作,日子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了,继父跟母亲则是自己在县城经营了一家小餐馆,平日里就在小餐馆干活,晚上忙活到十一二点才回家休息,母亲愈发的变胖了,看得出来她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对继父也很满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我是在25岁的时候结婚的,那时候我已经上了几年班了,对象就是我大学时候的那位,我们之间的感情很好,他对我也不错,见过父母,他父母对我很满意,还买了一套房子给我们生活。

他了解我家里的情况,明白我母亲的境况,曾经提出过等我们结了婚就把我母亲接到我们家里来祝,让继父一个人生活,我拒绝了,母亲也拒绝了,甚至还骂了我一顿,因为在母亲的心中早就认为继父是她的全部了,而且也因为我一直以来没有叫继父爸爸而生气。

但毕竟过去了这么多年了,我确实也很难叫得出口,我承认他这么多年来对我以及我母亲的照顾是真心的,我也愿意在他们年迈之后去照顾他们,给他们养老,但叫父亲的这件事情我真的挺难办到的。

以前母亲每次凶我的时候他都会站出来替我挡着,埋怨我母亲,替我说话,久而久之也就没有再因为这事儿而闹过别扭了,而他也愿意让我叫他张叔。

结完婚之后的我也一直都住在市里,只有会在逢年过节,自己不忙的时候回去看看他们,他们平日里自己种点地,卖些粮,虽然没有赚什么大钱,但也足够生活了,而且继父之前打工也赚了不少钱,足够他们晚年一块养老了。

至于我母亲这些年虽说也陆续出去打工赚过钱,可我依旧决定了每个月给母亲一千块钱的生活费,为了让她的生活好过一些,母亲为此经常拒绝,可眼里的欢喜却掩盖不住。

或许是我长大了,也或许是我懂事了,我对继父的感情似乎比以前还要深很多,回顾自己的成长之路上离不开继父对我的帮助,心中对他多了很多的愧疚之意,经常想方设法的去给予他一些我的孝顺。

结婚后第二年我有了孩子,因为公婆在家里照顾我的缘故,所以继父跟母亲并不能来我们家里长住,主要也是没有房间,可继父怕母亲担心我,俩人跑到了我的小区附近租了一个房子,白天的时候母亲来我家里照顾我,照顾孩子,继父就出去外面找了一份出力气的活,特别让我感动,而赚下来的钱除了他们的日常开销之外都给了我了。

他们在市里住了小一年,继父也在市里打了一年的工,临走的时候还开玩笑说将来带着我母亲来市里养老,就像现在那样租个房子,他出去打工,让母亲在我家里照顾我,我觉得是个养老的好方式,可母亲却不乐意,执意说市里的开销太大了,不想要过得那么难,最后俩人还是回去了村里。

临走的时候母亲给了我三万块钱,说是继父要让给我的,怕我在城里的开销大,怕我有了孩子之后生活压力大,我一再推托,但最终还是被母亲留下来了,继父大大咧咧的说:

“这钱我们留着也不用,你们拿着花吧,你们花钱的地方多,你孩子可得叫我姥爷了,这可不能叫叔叔了昂。”

继父的话让我笑了半天,连连点头答应。

后来也就这么过着平淡的日子了,每到了暑假我都会让孩子回去住一段时间,继父跟母亲对他都很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得是在五年前,继父因为生病住了院,母亲打电话让我不要回去,说不严重,也说马上就好了,只是我听不进去,马上请了个长假,专门跑回去在医院跟着母亲一块照顾继父,虽说并无大碍,但还是在医院躺了小半个月,出院后我又买了很多的营养品,一个劲的嘱咐继父跟母亲要好好的养身体,注意生活,不能想年前时候那样了。

继父笑着跟我说:

“你这闺女,小时候让你叫爸爸你不叫,现在老了还专门跑回来照顾我,别人都羡慕我了,养了一个好闺女。”

我没有反驳他,除了称呼没有变之后,其实我就是他养大的。

前年的时候母亲去世了,生病离世的,其实当初是我没有注意到那么多,在继父住院的那段时间里我就应该让母亲去好好检查一下的,结果没想到她因为脑梗离世了,让我十分的后悔。

处理母亲后事的时候继父一直都在宽慰我说:

“你母亲这辈子过得挺幸福的,你也不用那么伤心了,有你这么一个孝顺的好闺女她是开心的,其实也怪我没有照顾好她,年纪大了都知道身体上有病,但是也没有好好的去看一看,好好的治一治,现在也来不及了,咱们村里人都是这样,哪里不舒服了总喜欢拖着,这是个问题,你将来可不能像我们这样,有哪里不舒服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去看,及时的治好心里踏实。”

他的话里透露着一份无奈与伤心,却还是强装镇定。

我曾问他将来怎么办,母亲去世了,继父就变成一个人了,我想要送他去养老院,或者是像之前他说的那样,把他接到我家附近来生活,起码我平日里能夺取照顾照顾他,可他却摆了摆手说:

“我不去,我在村里有房子了,我去干嘛,况且咱们村现在发展的挺好的,也不用出去,啥都有,你以后有空了多回来看看我就好。”

我坚定的点了点头,并且后来的日子里我平均三天就会给他打一个电话,询问他的身体状况,平均一个月给他一千块钱的生活费,哪怕他不收我也要给,反正是不能让他晚年没人照顾,而我也平均三个月都会回村一趟,就是为了看看他,给他送些营养品之类的,怕他一个人在家里有什么意外,我还专门装了一个监控,一旦有什么不对劲的就赶紧给他打电话。

继父说我瞎折腾,但我心里却很踏实,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我觉得我在给他养老,我要给他养老。

(上)

本文一共上下两集,下集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