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上午,“《万花筒》海外版权推介会暨泰语版、阿语版签约仪式”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黎巴嫩数字未来出版公司、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国际出版部、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三方代表在现场签约,达成了《万花筒》的泰语版、阿语版的输出协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推介会现场

《万花筒》是儿童文学作家陆梅历时三年,以上海城乡变革为背景,精心创作的一部现实题材长篇儿童小说。作品起笔于上海弄堂的烟火生活,把石库门的孩子和祖辈、父辈三代人的梦想与荣光,巧妙地融入两个女孩在一个夏天的点滴成长中;又以望远镜和万花筒作为文学意象,通过女孩之眼,透视海员爸爸的远洋生活经历,反映我国远洋航运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现上海弄堂里富有地域色彩、烟火气息和文化意味的百姓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陆梅

作品由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后广受专家、读者好评,先后入选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获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年度“桂冠童书”;并于今年4月获得2023年度“中国好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花筒》书封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原副主席、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原主席海飞在致辞中表示,《万花筒》旋出了新时代海派儿童小说的斑斓世界,旋出了小弄堂里的大上海,打通了城市和乡村,关照了儿童与成人,连接了中国与世界,是对中国当代原创儿童文学作品所呈现的地域风貌、少年成长的突破与丰富。

接着,张莉、李朝全、王国平、陈香四位专家学者和作者陆梅,围绕《万花筒》的文学价值、出版价值和“走出去”方面的贡献与意义展开对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嘉宾合影

张莉认为,《万花筒》通过两个女孩和一座城之间的关于友情、命运的故事,引导少年读者看见、发现这个世界的多元与多样性;李朝全从作品体现的中国文化的角度, 分析了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力量;王国平认为作品中体现出的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情感,富有地方特点的知识,以及平等的现代理念是这部作品引起读者共鸣的关键所在;陈香评价《万花筒》是用烟火人间搭建的精神之塔,它不仅写了童年的命运,更写出了民众对命运变迁的记录和关怀,以及社会变化、变革中,普通人的奉献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