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6月26日《中国文化报》“副刊”第3版“灯下落笔”专栏刊发稿件《以磅礴之笔书写磅礴大地

芒种刚过,连日阴雨,在这个农作物种植和收获的关键时期,除了看书,还是看书。我仔细阅读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昭通人、知名作家沈洋的报告文学作品《白鹤滩上白鹤起》,该文发表于2021年第7期《边疆文学》,于2024年6月获得首届“秋白中短篇报告文学奖”。

近年来,沈洋先后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万物生》《大救驾》等文学作品15部。其中,7部长篇报告文学中,“磅礴三部曲”《磅礴大地》《昭通:磅礴之路》《磅礴金沙》分别在《中国作家》《中国三峡》全文发表或节选发表。《昭通:磅礴之路》《磅礴金沙》两部作品分别获得第九届徐迟报告文学奖提名奖、云南十大好书奖。我觉得他像蜜蜂,不停地采摘百花酿就蜂蜜;他更像春蚕,繁忙地倾吐着不尽的蚕丝。

云南昭通滋养了沈洋的创作,他的作品具有云南昭通的丰富性、独特性,以“生于斯,长于斯,奋斗于斯,充盈于斯”的故土风物为乡愁情结,展现时代的巨大变化。在他的作品里,云南昭通被拓展到眼前、延伸到中国,进而放大到世界。

守望昭通或许是他的一种秉持。因为,昭通的力量总是能够带来母性般的安全感,同时能够充分显示出他所指认的生活理想与人生价值。他在从故乡到他乡的特殊经历中,找到了独属于自己的意象资源,便以极具穿透力、饱含沉郁浑厚的情感、浸润着时间浓度的语言,帮助读者理解他的写作背景、动机,真实地反映他的内心情感。

直面这一主题,报告文学作品《白鹤滩上白鹤起》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情感真挚,表达流畅,尤具强烈的感染力。这部作品主要讲述了白鹤滩水电站施工人员的创新创造、移民干部的担当作为、移民群众的牺牲奉献等。在叙述过程中,有些视角宽泛、全视野,类似于散文的“实”;有些则取片段剪裁,切入一点,语言精练,更具散文诗的文体特色。

“说起自己的过往,老万连日期和时刻都说得清清楚楚。岁月催老了他的容颜,却没有带走他的记忆。”寥寥几笔,以点带面地把形象勾勒。为了抗拒遗忘,他努力收集着、记取着乡镇里点点滴滴的已变得有点模糊的痕迹。

“金塘镇,是从昭通到巧家公路在金沙江边交汇处的一个繁华小镇,印象中,逢集天,从集镇中心穿过的公路两旁,常常店铺林立,摊贩叫卖声不绝于耳。可是前天来巧家时,正值黄昏,渐黑沉下来的天幕,黑布一般将这个原本灯火通明的小镇包住了,从微光的缝隙里,那些拆倒在地的民房,成了瓦砾堆。”小镇、集天、店铺、黄昏、民房……这些元素展现的不全是良好的心情、优美的风景,这里甚至也不单是怀旧,也有悠长的叹息以及深邃的思考。这些思考往往因情而生、因事而发,是一种“常常感动”的“活着的思绪”。

文中,张奎说:“移民工作有欢有乐,有忧愁。群众对政策的理解有差异,工作中也有很多矛盾,对赔偿不满意、不理解,但通过多次做工作,交心,我们最后成了朋友,多见几次面后就慢慢理解我们、支持我们了。”读到这些文字,感到一种有别于常的欣慰。

沈洋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并重的作家,语言富有弹性和活力,想象力丰富,处处弥漫着昭通大地特有的文化氛围和感情色彩。这种氛围和色彩把读者紧紧拉住,最终让双方都得以净化和启迪。

“从巧家县的蒙姑镇到金塘镇,再到县城和白鹤滩大坝,顺金沙江而下,视野所及,不是工地就是高架桥。沿途拆倒在地的碎砖瓦,看不出岁月的年轮,也看不到那些曾经写在墙上的标语口号,那些房屋和树,在十多天后,也就是在我结束这次采访之后,都会依次没入江水中。甚至都不叫‘江’了,叫‘湖’。‘高峡出平湖’这样大气美好的句子,曾经是毛泽东主席的诗句杰作,在不久后,将以实物的样貌,铺展在眼前。这多么让人不舍,但又多么让人向往啊!毕竟,白鹤滩电站要修了,都传了几代人了。当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即将到来之际,人们怀念一下那些故旧的山水和老屋,那是多么的应该。”文本体现出的生命精神是重要亮点,它包含着人性的温度、生存大地的温度和故梓乡土的温度。

他的这篇报告文学作品立足于云南昭通,充满“在地性”。历史与现实的观照,则易于加深对乡愁的理解。乡愁是一种文化,是让人魂牵梦萦、普遍体验却又难以捕捉的情结,是读者与过去、现代生活的情感对话,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坚守,这毋庸置疑。

事实上,沈洋以回溯昭通历史为铺垫的手法,是在寻找白鹤滩的“根”和“魂”。他对昭通大地的情感、对亲人呕心沥血式的爱,他以文学书写人生信仰、以真诚的努力构建精神品格,为如何运用地域性的写作资源去完成具有普遍性意义的作品树立了典范。

来源 /中国文化报 马亚姗

监制/ 胡华玉 编审/保进 校对/严家佳 编辑/李建芹

投稿/822996965@qq.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转载请注明来自 “ 微昭通 ”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