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科创达自主研发的AI原生整车操作系统滴水OS。

"车窗打开一条缝透透气。""附近有什么推荐的咖啡厅?"随着语音轻唤,车窗缓缓下降,车机大屏弹出开启车窗进度条,并列出附近咖啡厅推荐表,一键选中,自动驾驶将带你直达目的地……今年北京车展上,中科创达秀出了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原生整车操作系统——滴水OS,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融合的"丝滑"体验受到来自海内外整车厂商与合作伙伴的广泛关注。

大模型、大算力当道,智能汽车产业正飞速迭代,每一个细节都在被重新发现发掘,用户交互体验大幅跃升。在"软件定义汽车"的发展趋势下,整车电子电器架构逐步向高度集成的"中央计算+区域控制"演进,拥有一颗"中央大脑",全面打通软件、硬件和应用层,将是汽车智能化的未来。

做汽车操作系统界的"弹性乐高"

全开放和高度灵活是滴水OS最显著的特征。目前,滴水OS 1.0版本成功运行在国内首款单SoC芯片舱驾一体的硬件环境里,赋能大模型上车,提供情感交互、沉浸式HMI(人机界面)、车内全场景视觉等座舱功能,同步支持自动泊车、L2++级高速以及城区智能驾驶功能。

中科创达高级副总裁张伙生将滴水OS形象地比作"弹性乐高"。"融合多个操作系统,支持多种架构,既能舱驾融合,也支持智能座舱、自动驾驶两大模块分开运行。我们还集成全球汽车应用生态,能根据海内外主机厂不同车型架构设计和市场需求进行灵活配置和选装。"

"弹性乐高"理念也贯穿着中科创达的创业史。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当时国内最早一批从事安卓操作系统软件开发的公司之一,并于2015年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成为中国首家从事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研发的上市公司。

张伙生告诉记者:"当年,手机经历从功能机向智能机的转变,中科创达抓住了这个机会。我们认为,汽车也会经历类似过程,而我们在手机操作系统领域的技术积累能够移植到汽车上,助力智能汽车操作系统升级。"

2013年起,中科创达开始进军汽车领域,伴随着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布局智能中控、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技术领域。公司还先后收购芬兰汽车用户界面软件供应商Rightware、保加利亚图像视觉技术公司MM Solutions,与高通、地平线、英伟达等芯片厂商在智驾领域展开密切合作,成立合资公司。这些前瞻性布局和强强联合,大幅提升中科创达在智能座舱、域控级视觉解决方案以及智驾技术实力。在舱驾融合的中央计算架构大趋势下,中科创达将这些核心技术和产品优势集成应用,提前布局"中央大脑"整车操作系统产品。

于整车厂而言,"弹性乐高"模式有助于大幅降低开发系统平台的难度和成本,加速其量产上市进程。

从"滴水"出发,助力智能车全球化

滴水OS的名称取自临港新片区的地标滴水湖,从张伙生的办公室望出去,旖旎的湖光水色尽收眼底。

"滴水OS是中科创达与临港新片区共建的品牌,希望它能成为临港和上海的名片,在这里生根发芽。"2023年,中科创达将全球研发总部设在临港新片区,将整车操作系统业务板块整体落地,并以滴水湖为下一代整车操作系统命名,未来临港团队规模将扩大到600人。

为什么是临港?张伙生给出的答案是"产业生态"。围绕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和上汽临港生产基地,临港已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集聚的态势,"从整车厂到芯片、软件、零部件供应商都非常齐全"。

当下,中国汽车"出海"正处于关键期,"生而全球化"的滴水OS也将借助临港对外开放的优势进一步开拓其国际化业务。

此前,中科创达在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建立客户中心、研发与交付中心,为全球超过5000万辆汽车赋能。滴水OS与数十家海外企业达成生态合作,包括亚马逊、HERE等头部企业,集成导航、声音识别、在线音频等主流应用。"相较于跨国车企巨头,中国车企出海还面临许多挑战,比如系统需要兼容海外软件。对此,滴水OS帮助车企搭建从系统到应用的全球生态,从而助力其更高效出海。"

接下来,中科创达就将与临港新片区共建"出海"实验室,根据企业诉求把海外生态进行预集成,实现"即插即用"。

>> 观察员点评

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宋杰封认为,资源整合配置能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能力之一。像中科创达这样的创新企业不仅对当前行业整体技术发展水平和趋势有全盘、清晰的认识,而且擅长运用新技术,为传统行业、新兴产业发展提高效能,创造新价值赋能。中科创达在国产智能操作系统研发中起步早、技术储备足、行业影响力强,自身拥有"硬实力",其"全开放、全链接、全球化"发展理念,将助力临港新片区和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构建更开放、智能、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作者:周渊

文:本报记者 周渊 图:受访者供图 编辑:傅璐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