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理解攻击意味着什么,你就会陷入一个受伤害的角色中。

当我们内心感到不满、怨恨或者痛苦时,就会产生攻击冲动或者攻击行为。攻击本身屏蔽了我们的感受和体验,迫使我们只知道行动而没有思考。在之前的文章中读者们了解到,攻击本身是内在焦虑的行动化。

比如,你看不惯某人的行为,或者看不惯某人的观点,你内心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愤怒,遏制不住的想要释放到对方身上。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你所扮演的是一个“受伤害的角色”。你认同了自己的这个身份,所以你内心将出现与之相匹配的内在体验。这些体验不是别人给你的,而是你自己的选择。

攻击不被理解的原因

攻击不被理解的原因

没有被父母理解

心智的成长遵循这样一个逻辑,它首先需要被重要某人理解,其次才有机会被个体所吸收和内摄。在原生家庭中,父母不能够理解孩子的攻击行为,孩子也就没有机会理解自己的攻击行为。比如,当孩子愤怒地拍打桌子的时候,父母无法忍受孩子的这种行为,于是试图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来消除痛苦。

父母不理会孩子的痛苦,不住地喂他食物;或者拿一些玩具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其结果就是,孩子永远没有机会理解这些痛苦意味着什么,因为它在被处理和整合之前就消失了。我们能够看到一些延迟满足能力不足的孩子,稍微遇到一点挫折就感到崩溃,因为他们没有处理这些痛苦的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缺乏对攻击的思考

攻击不被理解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个体缺乏对攻击的思考。我们可以在网络上随处看到一些攻击行为,看到一些人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愤怒,有一股誓要毁灭一切的架势。如果他不去思考这些行为意味着什么,那么他们在之后的关系中仍然只有攻击。

另一种说法是,攻击行为本身屏蔽了思考过程,于是个体就不需要体验那种无法表达、无法解释、无法涵容的体验了。比如,一个人单纯的攻击其他人的观点,其目的是希望自己被看到。因为在他们内心深处,有一种深深地被忽视感以及被抛弃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