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骄阳似火。在灵璧县朱集镇双杨村水稻种植基地,渠水潺潺,稻苗青青。伴随着一阵阵轰隆隆的机器声,只见两台插秧机在泥水里踉踉跄跄,艰难地播栽着希望。插秧机来回开过之处,一垄垄整齐的秧苗便站立在水田里,放眼望去,满地绿色,把一块块平整的稻田点缀得生机盎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实行机插秧第一次,就是想试验一下直播稻与机插秧哪种模式更优质高产。我现在准备把190余亩水稻,全部改用机插秧技术,按照一台机器一天工作10个小时计算,一天大约能栽50亩,两台机子两天即可栽种结束。”在机插秧现场,双杨村种植大户杨贺说。“另外,机械化插秧省时、省力且高效,能够有效降低水稻种植成本,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降低农业生产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荣锁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可说:“我去年就使用机械插秧了,产量和质量还是不错的。前天,我家200亩稻田全部都采用机插秧技术,相比较传统直播稻栽植,机插秧省时省力,间距更加平均,有益于生长,便于田间管理,可有效增强对病虫害的抗性,可大大提高粮食产量。今年旱情十分严重,多亏政府及时开闸送水,我们这里一点也没有旱着,‘旱改水’项目就是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几年来,灵璧县朱集镇充分利用发展现代农业战略机遇,立足资源禀赋,紧紧围绕落实“粮食安全”战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将“旱改水”项目与乡村振兴有效结合,借项目建设盘活资源,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把效益不高的中低产田和低洼易涝地转变成“田成块、路相连、渠成网、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化农业生产良田,全镇改造水田面积超1万亩。

与此同时,朱集镇聚焦优质水稻产业,把机插秧作为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举措,广泛宣传“机插秧”在提高种植效率、提高粮食单产上的优势,促进水稻优质高产,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马东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