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玉兰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兰台给大家讲一讲“老红军”李玉兰的故事。

1932年12月,徐向前率领红四方面军约1.4万人来到了四川北部地区。

经过数月激战,徐帅率领红四方面军先后击溃了“川军”田颂尧部、杨森部、刘存厚部。而徐帅和红四方面军之所以能以“客军”的身份先后击败土生土长的“川军”诸多军阀,除了“川军”原本战斗力就比较弱之外,更重要的是红军是老百姓的队伍,老百姓们都主动帮助红军。

饱受军阀蹂躏的四川民众听到红军进入四川的消息,都不顾自身安危,主动为红军提供帮助;尤其是四川涌现了不少女中豪杰,她们听到红军来了的消息,甚至光着脚丫子主动为红军带路。

以至于徐向前元帅在回忆录里都忍不住称赞道“四川的女同志真是好样的!”

为什么这么多“川妹子”愿意帮助红军,加入红军?

这是因为川北地区由于军阀混战的关系,军阀们为了筹措军费,就鼓励甚至强迫川北民众种鸦片,二十多年下来(1911—1930),不但川北老百姓被军阀们祸害够呛,许多川北地区男性也染上了大烟瘾,发展到后来甚至干不了什么重活儿,女人成了主要劳动力。

而封建社会,女性又没有任何地位,被丈夫或者家人打骂成了家常便饭;所以红军进入川北地区后,才会有那么多女性愿意无偿帮助红军。

而在红军的鼓励之下,几万名川北女性自愿加入了红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新兰大校

这里就包括1955年的女大校王新兰,她同时也是萧华上将的妻子;

开国少将李中权将军的亲妹妹,开国的女上校李中秋;

开国女上校吴朝祥、女上校权卫华、刘坚……

还有就是达县历史上第一位女县长,许世友将军第二任妻子雷明珍以及本文主人公李玉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坐在藤椅上的是徐梦秋

李玉兰1933年参加革命,后来到达延安后经过组织安排,嫁给了在长征过程中因为严重冻伤,不幸截肢的红军军委秘书长徐梦秋。

当然,徐梦秋最著名的并不是他担任过军委秘书长,而是他担任红军学校老师的时候,他曾教出了六个开国上将,分别是韦国清、张爱萍、苏振华、刘震、邓华、刘亚楼。

而且他还曾是毛主席看重的“红色历史学家”,红军历史上最著名的《红军长征记》就是徐梦秋主编的。

徐梦秋是在赴苏联看病时因为战争原因不得不滞留在新疆,结果盛世才背叛了革命,倒向了蒋介石,不仅徐孟秀,毛主席的弟弟毛泽民以及陈潭秋、林基路、李宗林、马殊……等一大批革命志士被盛世才抓捕。

在得知盛世才背叛革命后,毛主席第一时间关心的不是自己弟弟毛泽民,而是徐梦秋。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徐梦秋居然成了软骨头,做了叛徒。

当时陪在徐梦秋身边的李玉兰听到自己丈夫徐梦秋背叛革命的消息大吃一惊,立即同徐梦秋立下了离婚字据。但国民党方面根本不理睬他们的离婚声明,李玉兰仍然作为徐梦秋的妻子同徐一起继续关押,是囚犯,也是伺候徐生活起居的佣人。

很长一段时间,延安都不知道毛泽民、陈潭秋等烈士已经被盛世才杀害的消息;也不知道徐梦秋等三人已经成了叛徒。

1944年秋,盛世才斗不过的蒋介石,被迫同意离开新疆,重庆当局另调吴忠信为新疆省主席。在清理监狱时,将徐梦秋接收过来,任命他为军统局少将特研组长。

这个时候,李玉兰才离开了徐梦秋,回到延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玉兰老人

虽然组织上相信并且认可了李玉兰是第一时间与叛徒徐梦秋划清了界限,但是,不可否认,她的前途还是因为前夫徐梦秋的背叛而大受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李玉兰被组织上分配回了老家四川巴中通江县,在通江县民政局担任普通干部。

要知道李玉兰可是1932年16岁参加革命,17岁就担任川陕少共妇女部长和少年先锋队总指挥;如果不是因为嫁给了徐梦秋这个叛徒,那么1955年授衔时,李玉兰至少可以被授予上校军衔的。

李玉兰理解组织上为什么这么安排,她对组织上的安排没有一点儿怨言,唯一痛恨的就是前夫徐梦秋。

2006年记者前往通江县采访已经90岁高龄的李玉兰时,李玉兰的长孙徐安恒告诉记者,徐梦秋是奶奶的绝对禁忌,“家里所有老照片都是奶奶的单人照,即使是合影,爷爷的那一半也早就被剪掉了。”徐安恒是这么说的。

新中国成立后,回到老家的李玉兰不再和老战友们联系,唯一保持联系的是许世友的前妻雷明珍,大概是有一点“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惺惺相惜。

2010年,94岁的李玉兰在四川省通江县去世。

不知道她在临终前是否还在怨恨徐梦秋。

徐梦秋1949年被捕,后被依法判处无期徒刑,1976年死于监狱。终年7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