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第四次治疗,明显好多了!

要不是找到你们,

孩子就要白白挨上一刀。”

周末,福州的常春腾诊所内

四处都有男童们活蹦乱跳的身影

晨晨(化名)的妈妈看着

孩子治疗后的情况,充满欣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晨晨1岁的时候,晨晨妈妈就很在意他的包皮问题,留意着孩子的发育情况和各种治疗方法。孩子大一些的时候,被诊断为4级包茎,但妈妈却因为担心并发症迟迟不愿意手术。

一直拖延到今年,晨晨已经5年级了。“本来都要放弃了,预约了今年暑假手术,突然发现福州有了非手术方式解决小儿包茎的机构,就赶紧带来了。现在看起来,可以少挨这一刀了。”晨晨妈妈告诉记者。

每年一到暑假

都是医院割包皮手术的高峰期

对于家有男孩的家长们

到底要不要让娃挨这一刀

成了很多人都在纠结的问题。

趁着暑假到来前,

今天,福建这位泌尿外科医生

分享了他的亲身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吕夷松

博士

常春腾大夫创始人

一场源于自身经历的“转行”

常春腾诊所是由资深泌尿外科专家吕夷松博士创办的,开展用非手术方式解决小儿包茎的问题,最早起因于自己的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有着超20年工作经验的泌尿外科医生,吕夷松不知做过多少台男童包皮手术,早已是熟练工了。但身为医生,他关注的都是手术的安全问题、外在形态的美观问题,对于患儿术后的恢复情况,例如痛了多久时间、换药难受不难受等,却没有切身体会。

直到前年,吕夷松家的大儿子10岁了,他才检查发现大儿子严重的包茎,包皮前端有明显的缩窄环,只留一个针眼大小的洞,无法外翻暴露龟头。专业上称为4级包茎,属于最严重的级别。按照多年的工作经验,吕夷松当即就决定“切”

手术很顺利,可麻药退后,孩子就开始喊痛。更麻烦的是,由于之前包皮龟头粘连严重,分离后整个龟头表面有一个粘连剥离的创面。这个创面比较大,有渗血。包扎之后,纱布和创面粘连干结很厉害

每次换药需要浸泡碘伏半小时,再剥离。孩子惨叫连连,每次换药都如临大敌。1个月后,伤口是好了,可全家也都被折腾得精疲力尽。

因而当小儿子上一年级,发现同样也是4级包茎时,不仅小儿子因为哥哥的惨痛经验害怕手术,吕夷松自己也头皮发麻!

此外

无论医生经验多丰富

手术都存在包皮切除过多等可能性

除了自家儿子的经历,

吕夷松发现,

网上也有不少家长求助

称术后孩子在睡觉时经常痛醒

那么,包茎有没有非手术方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吕夷松四处查阅专业资料。还真发现,我国官方权威机构中华医学会的相关指南早在2021年时就发布了“包茎和包皮过长及包皮相关疾病中国专家共识”。

在治疗部分,第一部分内容就用了大篇幅说明了非手术疗法,其中采用类固醇软膏涂抹松解包皮缩窄带的有效率达74% ~ 92%,复发率1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上海、杭州等地,一些非公医疗机构内开展非手术方法治疗小儿包茎和包皮过长已经成为常态化

在查阅资料和向相关专业人士虚心请教后,吕夷松决定在小儿子身上试一试。

经过涂药并配合手法松解,不到一周时间,小儿子的包皮前面的缩窄环就基本松开了。

不过,他的包皮和龟头之间粘连也很严重。吕夷松用手法一点一点地剥离,循序渐进,每周做一次,同时每天进行剥离面管理。

一个多月,整个包皮和龟头的粘连就完全松解开来了。小儿子由原来的4级包茎变为了包皮过长,完全可以不用手术了,后面就等他自己发育,将来慢慢龟头就会长出来,呈现真正的自然状态!

两次完全不同的经历,

让吕夷松开始探究,

男孩们是否都要挨这一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包皮到底该不该割?

其实,割包皮最早并不出于医疗目的,而是源于宗教仪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很多犹太人搬到了美国,也把给新生男孩割包皮的观念带到了那里,后传到全世界。

包皮虽然可能藏污纳垢,但并不是一无是处。

首先,男性龟头的皮肤十分敏感,包皮能起到基础的保护作用,而包皮分泌的溶菌酶,能抑制生殖器官的部分病菌,并保护尿道口不被感染。

其次,包皮可以增添性生活中的愉悦感。在孩童时,包皮还可以保护尿道免于污染或尿道感染。

“不是所有的包皮过长和包茎,都非治不可。”吕夷松表示,12岁之前,龟头发育速度是小于包皮的,12岁以后,进入青春期,龟头迅速发育,包皮过长的现象就会自然缓解。

除了我国指南有提到非手术治疗外,澳洲小儿外科学会、加拿大小儿医学会及小儿泌尿教科书以及美国儿科医学会都提出,包皮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应该慎重施行包皮切除手术。甚至一些欧洲国家首选外用激素涂抹加手法翻转等方式改善包茎问题。

“我自己亲身实践过后发现,确实方法很好,大大减轻了孩子术后痛苦。不影响孩子读书、运动,做完治疗后第二天即可去游泳,就不用暑假扎堆‘挨刀子’。”吕夷松表示。

因而,吕夷松带领团队开始深耕非手术治疗小儿包皮过长及包茎这个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吕夷松也发现手法松解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步骤较为繁琐且耗时,大多数孩子需要涂药2-3周,并需要3-8次(每周一次)的手法治疗,而且治疗中和治疗后,都需要健康管理。

为此,吕夷松团队成立了专属健康管理微信群,让父母每天拍照,指导用药,为防止再次黏连,还要教孩子做护理操。

“公立医院无法耗费这么多的精力和人力去做健康管理,加上收费暂未列入医保等,这也是该技术无法在公立医院广泛推广的原因。”吕夷松表示。

但对于孩子及其父母而言,这未尝不是多了一种选择。“对于确实需要治疗的孩子,我们提出一种适应生长发育的非手术手段,耐受度高、创伤低。即使出现效果不佳的情况,孩子依然有手术机会。”

当然,需要提醒的是,手法松解不是万能的,对于严重包皮疤痕,或手法不能治疗的包茎,还是需要手术治疗

目前,吕夷松团队已在福州、厦门、古田等地成功治疗了上百例孩子,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推广和技术精进,能让这一理念得到广泛认知,帮助到更多的男童家庭。

现在刷到我们全凭缘分

大家记得设置星标

关注精彩内容不迷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刘伟芳

编辑:小枫、菲菲(见习)

审核:黄美辉、陈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