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有“媒体人”在公开场合危言耸听地声称,中国汽车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将矛头直指比亚迪。神通广大的网友们,深扒了这个曾造谣比亚迪的“汽车圈江湖大骗子”,原来他背后有这么多料,真是不怕流氓会打架,就怕流氓有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中国汽车最危险时刻?

近日,有一位叫贾可的“媒体人”,在“第十六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发表讲话,引发巨大争议。他称中国汽车存在六大现象:卷成本、卷技术、卷资金、卷用户、卷关系、卷舆论。在贾可看来,这六大内卷现象,将对整个中国汽车产业带来巨大的灾难。这种灾难体现在三个方面:产品可靠性差,服务体系面临崩盘,生态全价值链亏损。由此,贾可认为中国汽车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网友认为,贾可故作惊人之语,这些危言耸听的言辞,显然经不起推敲。首先,“卷”的本质是市场竞争,只有充分的自由竞争,才能构建更加强大的中国汽车工业。如果在国内都害怕卷不敢卷,何谈出海与大型跨国车企竞争?其次,中国汽车出口量,去年就已超越日本本,成全球第一,尤其新能源汽车更是领先全球,让欧 美日 参数 图片 )韩等传统汽车强国都倍感焦虑,何来“最危险的时刻”之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贾可与比亚迪的恩怨?

有网友指出,贾可的那些言论,虽然句句不提比亚迪,但似乎句句都在说比亚迪。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两年一飞冲天的比亚迪,在收获许多赞誉的同时,确实也遭遇很多抹黑。尤其是今年以来,各种抹黑的黑稿层出不穷。而贾可,显然对比亚迪有很大的敌意。原来,他是一个抹黑比亚迪的“惯犯”,双方的梁子早在八年前就结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4月,太原有一位出租车司机因病猝死。当时贾可罔顾事实,直接造谣该司机是被比亚迪车辆电死的,给比亚迪的名誉和品牌造成了极大损失。贾可匪夷所思的逻辑,以及信口开河的抹黑,实在令人不齿。事后,贾可不得不公开道歉,自己将自己的脸打肿了。据悉,当时贾可卑躬屈膝地到处求情,比亚迪最终也放过他一马。但现在贾可又开始到处抹黑比亚迪,是不是有点忘恩负义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有网友深扒了贾可的资料,发现其背后原来如此“精彩”。贾可,原名余勇,出身于传统媒体,于2006年创办了《汽车商业评论》。从此,贾可以此为基,在汽车圈长袖善舞起来。除了汽车商业评论总编辑之外,贾可还有好几个的头衔: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主席,轩辕大学校长,世界新汽车技术合作生态协会理事长等。头衔看似光鲜亮丽,实际上这些机构都经不起深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原来贾可背后这么多料

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其实就是贾可旗下名下《汽车商业评论》举办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去年8月份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等10部门联合发文,要求论坛活动不得随意冠以“中国”“中华”等字样,重点打击“山寨”论坛活动、以论坛活动名义进行诈骗敛财等违法违规行为。在这样的情况下,贾可的“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竟能存在如此之久,这也是一个令人疑惑的未解之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轩辕大学根本没有统招办学资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其实质只是邀请汽车产业链上下游高管过来游学。据悉,报名费高达近10万/年,有许多国企高管参加。身为国企高管,怎么会有钱读这么贵的“野鸡大学”?这里面是否容易产生腐败?其实,“轩辕大学”早就被监管盯上了,在被八部委点名和严查后,贾可不得不将其改名为“轩辕之学”,继续堂而皇之地进行各种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世界新汽车技术合作生态协会,连官网都找不到,只能查到其主办了“世界新汽车技术合作生态展”,协办和承办单位分别是轩辕之学、上海贾可说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换而言之,这些就是贾可一个人包装起来的。此外,贾可(余勇)是6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11家企业的股东;其中控股5家企业,间接持股5家企业,还在7家企业任职高管;相关财产线索,高达172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分析指出,贾可以《汽车商业评论》为基础,通过大量看似高大上的机构,以及包装起来的光鲜亮丽头衔,精心编织和周密构建了一个依附于汽车圈的“商业帝国”。贾可曾经表示,“自己干的不是赚大钱的买卖”“以成就新汽车人为宗旨”。如果他说的是真的,那么其背后那么多家公司以及商业业务,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不能只看一个人表面上怎么说,而要深究其背后如何做,只有这样才能看清楚一个人的真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