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高校迎来毕业季,毕业生们忙碌着,或终于拿到下一站的通行卡,或仍在十字路口徘徊,焦虑迷茫。

陈娴却有点例外。

刚参加完五六月的电商大促,这位即将毕业于浙江大学的百万网红显得有些疲惫,她软软地躺在沙发上道:“可能我过段时间想休息一下。”前一晚,她熬夜到凌晨,后续几天的行程已经排满。

在抖音,她拥有400多万粉丝,这是她经营四年的成果。凭借着搞笑,甚至扮丑,这个顶着学霸光环的00后在互联网中脱颖而出。

接受采访时,她语气平和,聊到感兴趣的话题,音量会不自觉提高。更多时候,她直视着前方,或低头拨弄指甲,平淡且温和。陈娴说,离开镜头,她努力让自己回到最舒适的状态,“我要储存能量,在镜头前再释放出来。”

在最近发布的视频下方,有一条高赞评论,“当其他同学还在忙着找工作、考研时,陈娴已经获得财务自由,余生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要看你怎么定义财务自由。”陈娴否定了月入千万的传闻,博主的收入或许比上班更高,但是在杭州买房,对她来说,也是下一个阶段的事。她出身于县城经济状况一般的单亲家庭,哪怕早已经济独立,也依然保留着低物欲的消费习惯。

今年,陈娴开始组建自己的团队。四年前,她一个人负责所有的创作工作,那时她觉得拥有100万粉丝是一个遥远的节点,而现在回过头,她才发现,自己已经走了这么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娴(@陈闲闲闲)接受九派新闻采访。 图/九派新闻 杨臻

【1】没预料过自己会这么火

九派新闻:怎么想到开始拍短视频的?

陈娴:为了解压,我高中时就很喜欢刷短视频。平台上有许多作品打开了我的视野。所以作为观众的我,也想同时成为这个平台的创作者。

于是高考结束后,也就是2020年的7月份,我开始做短视频。

九派新闻:很多自媒体创作者前期走红的周期并不确定,你花了多久?怎么坚持下来的?

陈娴:将近半年我才出了一条小爆款,当时我有五六千粉丝,收到了广告商寄来的零食,视频内容是我把这些零食分给了同学,从那时起才开始慢慢涨粉。半年时间,我的粉丝数涨到大概2万。以前粉丝量、点赞、评论都很少。虽然经常会有灰心的时刻,但总会重燃斗志。我自己也很喜欢刷短视频,每天两眼一睁就是刷。

之前我可能都是对着镜头演一些段子,这个视频为我带来了思路和新的灵感,原来网友对这种真实发生的事情更感兴趣。

九派新闻:视频创作过程中,你觉得最难的是什么?

陈娴:一方面是创作灵感,还有一方面是客观环境的限制。

前期我只有一个人,也只有宿舍这样一个拍摄场景,各方面素材都比较有限,这种难度和限制越到后面越明显。我不断冥思苦想,在大二的时候报名参加了最强大脑,通过上节目来丰富自己的素材。在大二下学期,我也挖掘出了一人分饰多角的创作模式。

九派新闻:预想过自己会这么火吗?

陈娴:我现在获得的东西是我大一之前没有想到的,可能那时候我觉得有四五十万,或者一百万粉丝就已经很多了。我觉得我现在得到这些,是运气、平台支持、时代机遇等种种因素附加的结果。

我从2020年开始拍短视频,还算是抓住了一些机遇。除了时间上的优势,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因为我的特殊性,就是带着学霸光环去拍搞笑视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娴早期创作的视频,多数由其个人在寝室拍摄完成。 图/视频截图

我不太服输,会一直坚持不懈。哪怕最后没有办法成为百万博主,但应该还是会不断摸索,我觉得做到几十万粉丝,还是没有问题的。

九派新闻:网上说你财富自由,月入千万,这是真的吗?

陈娴:肯定是没有这么多的,很多营销号会去夸大一些事实。怎么会这么多呢,我完全难以理解。

博主的工作是带曝光度的,也会接广告,可能有一点明星效应。一些明星贴广告可能是天价,但博主没有那么夸张,只是相对来说,比上班打工的收入可观一些。但是同时也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比如数据不够好时,可能就会颗粒无收。

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博主的收入能够满足租房、个人的吃穿住行,但如果要在杭州买房,就是下一个阶级的事情了,目前对我来说还不太现实。

【2】曾遭遇校内同学质疑

九派新闻:现实生活中的你和视频中呈现的相似吗?

陈娴:我高中时比较接近我视频里的状态,比较搞笑,当时我的很多同学也会建议我去做搞笑博主。但是进入大学慢慢成长起来后,事情多了,能量慢慢释放出来了,我私下就没有那么外放了。现在我的性格,像“陈甜”的一面会更多。

九派新闻:成为博主后,生活有受到影响吗?

陈娴:我不知道是因为我长得太有辨识度还是其他原因,在线上看到我的人,基本能在现实生活中认出我来。这种情况,最早在大一下学期的时候应该就有了。

我认识一些博主,在现实中没那么好辨认,出门也不用像我一样戴口罩。但我总是能被认出来,比如去商场买奶茶、吃饭,服务员总能够认出我,所以我一般都会戴口罩。被认出来后,有些人会带纸和笔来找我签名。

其实我不是很想被认出来,感觉自己的生活可能会有一点受影响。被认出来后,会让我感觉自己处于一种被关注的环境里,不那么自在。而且我也会觉得认出来我的人,不一定是喜欢我的,我会担忧自己被不喜欢的目光注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时走在街道上,陈娴也习惯佩戴口罩。 图/九派新闻 杨臻

九派新闻:走红后听到过质疑的声音吗?

陈娴:在我们学校内部的网站或论坛,我看到蛮多人会对我有一些抨击的言论,而且这种帖子底下的点赞和附和还挺多。当这样的声音汇聚得够多时,会让我有一些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就是少数派。

最开始接触到这些,大概是大一学期末,当时我的粉丝刚涨到一百万,是那个时期最火的一个节点。我发现针对我的质疑,总是在节点期,也就是火了一段时间后出现的。

相对来说,我觉得来自浙大校友们的质疑声,比普通网友的更有力量。

九派新闻:怎么调解的?

陈娴:一开始确实是会难受,这种内心的强大也需要时间。我会去想一想是什么原因,我觉得可能确实是我们内容做得还不够好。但也不会因为这些声音放弃或者不做了,只是会难过一段时间。我觉得这也是做大了之后,每个网红都会面临的事情。

现在我听到这些声音不是完全无所谓,不过在吸收的同时,会更加理性。

九派新闻:身边的人怎么看待你做短视频网红?

陈娴:我身边的朋友和同学都还是比较支持我的,他们大多都没有对这件事情太大惊小怪,有些人也不是短视频的受众。其实一开始我妈妈不知道我做短视频,她那时候不太支持和允许,觉得拍短视频是不务正业、浪费时间,但她自己也很喜欢刷短视频,也会拍,她不希望我被这种事情影响,所以我一直都没有告诉她,我可能也设置屏蔽了她。

后来是我的一个亲戚说漏了嘴,当时我已经有100多万粉丝了。看到我做出成果以后,她就没有那么反对了。

【3】成立团队正式创业,考虑过继续深造

九派新闻:外人看来你在读书时已经事业有成,为什么还是打算考研?

陈娴:我们寝室三个人一起考的,考的是同一个专业,但是是不同的学校,我报考的是北京大学的会计学专业。本来我们都不是这个专业的,我做了一些调研后觉得这个专业好,她们都被我说服了。

最后大家都没有考上,我那段时间也特别忙,几乎是裸考,分数也没有特别烂,但是肯定上不了。如果我能考上,我还是会去读研的,毕竟那是北大。

九派新闻:介绍一下现在工作室的规模。

陈娴:我们工作室加我一起,现在一共七八个人。大多数都是00后,和我年龄差不多,很多都是应届毕业生。这个团队也是我才拉起来的,之前我刚做博主时,不太懂怎么做,一个人也忙不过来,就和一家MCN签约了。3年合同到期后,我们和平结束。然后我就开始自己组建工作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娴之前做直播的工作室,一楼做直播,二楼为她的个人休息区。 图/九派新闻 杨臻

九派新闻:成立工作室,招员工你看重什么?

陈娴:我比较看重能力,不一定非要有实践经验,而是看他的学习能力等各方面的和我们的适配度。每个员工会有试用期,在试用期里看是否合适。

九派新闻:员工的年龄和你相仿,有些人从业时间比你久,会担心管理吃力吗?

陈娴:我不会做太多的管理,我觉得我们是合作的关系,不是我比你高一级的权威压倒,而是扁平化,互相合作的关系。我觉得一个团队能长久运作,是需要双方都在舒服的状态下进行的。

九派新闻:毕业这段时间的安排是怎样的?

陈娴:五六月是电商比较忙碌的日子,我前一天晚上还在加班,熬夜到凌晨。同时还要兼顾一些视频创作,过几天还要参加一个节目。同时还要准备各种离校事项。

九派新闻:毕业后,你另辟蹊径创业做网红。作为少数,你如何看待身边的同龄人?

陈娴:我觉得各有各的选择,其实我大学的前几年都不是很自信。因为很多同学他们能收获高绩点、奖学金和保研offer。那时,我总觉得他们在做一些更高级的事情,我觉得他们在探索人类智慧的前沿,感觉做学术是更有门槛、更高端的事情。

后来我遇到了一些老师,帮我理清了发展的规律后,我开始逐渐放平心态。再去看看自己和他们,我也不会对他们做太多的评价,至少目前来说,我满意自己的现状和选择。可能对我来说,毕业的实感没有那么强,因为我几乎从进入大学后,就一直在接触社会。(九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