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在姜萍身上的造假质疑仍在继续,甚至愈演愈烈。

这个家境平平、履历平平、学校平平的中专女孩,因为在“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初赛”斩获第十二名的优异成绩,打败了一众履历金光灿灿的名校高材生而爆红于全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百家媒体与千万网友共同将她送上流量的巅峰,更有无数人将她视为常见于小说里的重生女主,疯狂为她摇旗呐喊,使得“姜萍”这个名字彻底封神,几乎人尽皆知。

但先造神再毁神,早已成为了互联网的固定流程,更是每一位稀里糊涂被捧上神坛的素人难以逃脱的宿命,也几乎成为了互联网时代一种颇为默契的“爆红定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籍籍无名的姜萍火了,照片被挂在家乡涟水县城的超大电子屏上,成为了靓丽的风景线与明信片,各种行业的上市公司老板也专程跑到姜萍家里送上奖学金和厚礼,要给姜家门口铺路,还要免费解决姐妹俩所有的上学费用。

各路网红们也纷至沓来,就连姜萍家里散养的那只平平无奇的鸡,都被疯狂的网红们举着镜头一通乱拍,放在网上轻而易举斩获无数点赞和留言,完美诠释了现实版“鸡犬升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便是质疑姜萍成绩造假的开端。

当姜萍的过往经历与信息被挖掘殆尽,已无新的信息内容来维持热度之际,总有“能人巧匠”另辟蹊径换个角度让热度维持下去甚至继续飙升,最常见也常用的方法名为“争议”。

姜萍因为数学竞赛第十二名的成绩而爆红,“能人巧匠”们便质疑姜萍成绩造假,拿捏的是人性里的妒忌本色,以及无数网友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好奇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是有数学专业的人发现,姜萍接受采访的板书出现了几处非常低级的错误,有几个简单的数学符号写错了,质疑姜萍可能和多数网友一样,连数学竞赛的初赛题目都看不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有复旦大学数学科学院的一位教授接受采访称,“如果不讨论数学水平,只看答卷水平,可以保守地说,国内95%的数学专业学生不如她”,话里话外的意思,很耐人寻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大群考上名校数学专业的高材生,学了那么久的数学,答卷水平居然还比不过一个学服装设计仅仅是爱好数学的中专小女孩……见过降维打击的,没见过升维打击的。

还有一位自称是北京大学硕士毕业、数学竞赛金牌教练的老师直接断言说,他敢肯定这个事情完完全全就是假的,只是在作秀,幕后推手应该是姜萍的数学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理由是他自己也曾参加过三次同样的数学竞赛,并且都进入了决赛,非常清楚这个比赛是存在着作弊的可能性的,读中专的姜萍可能连初赛的题目都看不懂。

另有一名自称清华毕业的数学教练也秉承着同样的观点,认为姜萍成绩作弊造假,如果质疑错了,他愿意和那位北大毕业的数学教练一样,付出高昂的“奖学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这些数学领域大咖的质疑,还有网友找到了一张姜萍以前的成绩单,说姜萍平时数学成绩并不好,有一次才考了51分,连及格都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姜萍同县城的陪读妈妈们同样心有存疑。

一位女儿在涟水中学念高二的陪读妈妈接受采访说,女儿和姜萍是小学同学,四年级还同桌过,那时姜萍成绩一般,女儿也和她玩不到一块去,怎么进步这么大?

当然,也有很多数学领域的大咖分析复盘了姜萍的解答过程,认为姜萍在黑板上写的确实是她自己的思考过程,不可能是抄现成的解答。

这些数学领域的大咖们围绕着姜萍造假与否的问题激烈对轰,而被裹挟在舆论中心的姜萍没有任何回应,只是默默如期参加了决赛,距离决赛成绩揭晓很有很长一段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位参加完决赛的选手说:

决赛很难,专业性极强,大多数东西都没学过,他在五个赛道中选择了代数与数论,一共六道题,他做了一道多就交卷了。难度方面,初赛要比决赛的专业性低一些。

达摩院也公开了决赛试题,各种晦涩的数学符号让人宛如在看天书一般,让普通人深感云里雾里,我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念了数十遍,也没能看懂理解这些题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能说,数学真的看天赋与勤奋。

而姜萍能够顶着无数的质疑之声勇敢走上决赛的考场并完成决赛,已经很了不起了,无论她最终的成绩如何,她也都已经赢了那滔滔不绝的质疑之声。

很多人最为关心的问题莫过于,姜萍的成绩到底有没有造假?

和多数网友一样,我连竞赛的题目都看不懂,没能耐从数学领域和解答过程中来分析判断,但从常理角度来看,我个人更倾向于姜萍没有造假。

家境平平、背景平平的农村女孩姜萍,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力量与资源在一场全球数学竞赛中作弊造假,同样的,姜萍的数学老师,一位中专老师,也不能有那么大的力量与资源。

若姜萍的中专老师真有那般能耐,他可以是重点中学的老师,也可以是名牌大学的老师,唯独不可能是一所县城中专学校的数学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若姜萍初赛真的存在问题,她大可以因为心虚而放弃决赛,只要不参加决赛,谁也无法真的论断出真假,等待舆论平息热度退散即可,而参与决赛,便是对万千质疑最有力的回应。

这些只是我个人的观点,可能对也可能不对。

这个世界允许多种声音的出现,质疑的声音当然也可以存在,但需要注意的是,质疑归质疑,求真相归求真相,请不要将敌意对准姜萍,一个不过十几岁且出身寒门的农村小姑娘。

若存在问题,她也是最大的受害者,若不存在问题,她的人生也不会因为一次数学竞赛就逆天改命,毕竟火得一塌糊涂的她,连个公开的社交账号都没有,未曾收割过丝毫的流量。

所以,放过姜萍吧。

先造神再毁神,对于没有伞的农村孩子,真的是一种残忍。